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江流 | 精力如何用在“刀刃”上?

2023-08-28 11:50 作者:成都日报评论  | 我要投稿

践行正确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根本标尺。8月24日,成都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专题学习会,指出“必须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放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不止成都,集中精力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也始终是国内诸多省市的共识——

8月21日,在出席上海市组织工作会议时,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指出,“践行正确政绩观,树牢新发展理念,竭诚为民造福”;8月21日,广东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在会上强调,“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

集中精力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不仅关乎践行正确政绩观,也关系着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8月22日至24日,李强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改革开放、锐意创新,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集中精力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不仅是各地的思想共识,更是行动注脚——

推动发展,就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8月23日,浙江省委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家对浙江出台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意见建议。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在半个月内连开3场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紧跟其上。一场接一场的座谈会,为的就是更直观地了解市场和企业需求,从而优化政策部署,以营商环境新提升赋能民营经济新飞跃。

在成都,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于8月25日开幕。问计于企、问需于企,四川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同出席成都国际车展的行业代表座谈交流,听取他们对本届车展和成都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汽车产业是成都的支柱产业之一,来自一线行业代表的真知灼见,将为成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制造强市”建设带来新思路。


改善民生,就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切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上周,上海出台新一轮“3+1”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促就业政策措施,确保到年底上海市2023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就业率不低于90%。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从3月1日起实施新版《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到7月发布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提出18条具体措施,上海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持续用心用情护航“最大的民生”。

8月25日,成都市体育局发布《大运会场馆“一场(馆)一策”惠民开放清单》,23个大运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将大运惠民进行到底;把时间往前倒,8月15日,成都市民托育消费补贴券活动启动,凡当前未满三周岁的婴幼儿均可申领一张1000元托育消费补贴券;8月1日,成都开始试点“一次挂号管3天”“一人就诊只挂一次号”,切实改善就医感受、提升门诊体验……枝叶关情,成都把市民的每一件小事都当作大事、对群众的每一份关切都作出回应,于一点一滴中不断提质“幸福成都”。


发展是“第一要务”,为民是“根本宗旨”。越是面对千头万绪的时候,越要聚焦主题主线、扛牢主责主业,集中精力推动发展改善民生。让我们行动起来,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断以更高质量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高品质的生活。


观江流 | 精力如何用在“刀刃”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