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上海高考复读经验以及复读机构推荐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0届毕业生,目前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大二在读。 当初为什么选择复读: 上海的高中生应该都知道华二这所学校吧!反正我当时考进华二的时候是相当兴奋的,然后高中三年对自己的期望也一直很高,所以当我看到历史C(扣18分)和英语116分的成绩的时候,我是相当崩溃的(这里没有说华二老师不好的意思,单纯是我自己文科学得不够扎实,导致成绩不稳定,每次都像抽签)。这个成绩就导致,即使我的数学成绩班级第三,即使物理A+,但还是基本上没什么出路,也总觉得这个成绩压根就不是我的真实水平。(历史C真不知道怎么考出来的,我到现在还是怀疑是阅卷出问题了,就算我文科不太好,但是怎么想也不至于是这个成绩,看到C我还去翻对照表看C对应的分是多少,从来没考过这么烂,而且第二年我的历史考了A+) 一说起来话就多了😆😆总之我当时其实不是特别理性地选择复读,还是有一腔热血的成分在,就是觉得自己不应该就这么结束,当然也考虑了志愿,发现真没啥想去的学校和专业,然后就果断选择复读了。 复读学校选择: 我当时主要是看了两所,一所是未来路,一所是思源,最后选择了思源,我就主要来说说这两所学校的情况。 我是先去的未来路,但是当时很快就决定不去那边了,主要是当时被教室环境就劝退了,房间矮得很,灯光也不好,我当时是觉得看着像监狱,然后师资也没什么吸引我的地方。 后来去思源那边看,首先环境就好很多,基础设施齐全,最近去看发现还弄了操场(不多说,直接上图)
我当时就觉得,咱至少说有个明亮的教室(当时还没有操场),至少在里面学习生活不会觉得很别扭。这点我觉得思源的环境和设施还是很不错的,甚至比大多数高中要好。 然后就肯定是要考虑师资,当时我是试上了数学 语文 英语三门课,坦白说历史我基本上就是靠自己学的,没怎么靠老师,但是第二年就A+了(所以我还是觉得第一次阅卷可能有问题🙃🙃)然后数学老师,我的评价是好好好,只有好,虽然我本来数学就不错,没什么太需要提升的,但是我听课还是挺认真的,当时就抱着一种评估一下这边老师怎么样的心态,可以说甚至是带着一种苛刻的眼光去评价,但是我的结论还是很不错,数学老师是复旦数学系毕业的,但是讲课很接地气,也很负责任,就是很明显能感觉到讲课的逻辑以及让学生礼节问题的能力很强。 然后是英语老师,我的评价是:很能带你提分的一位老师。 就没有什么高大上的东西,很实在,虽然我觉得挺不舒服的,毕竟我一直都是英语课上跟老师辩论阅读题的那种学生,但是客观地说久而久之,老师转变我的英语思维之后,分数确实是提上去了,我第一年高考英语是116,复读的时候英语春考就考了130+(对于我这种理科生来说算很好了🙃🙃)。(而且我的问题在于,听力口语很好,就是笔试容易失分,语感不错,但是不够严谨,思维比较跳跃,如果有英语是类似问题的同学,可以选择思源复读) 最后是语文老师,坦白说我复读之后语文成绩也不好,最后只考了西安交大主要就是因为语文,我觉得其实更多是我自己后半段,就春考之后卷子做太少作文写太少的原因😃😃,老师还是不错的,有几位同学最后语文考得也很好!(个人觉得好的语文老师确实太少了,语文提分更多还是要靠自己) 最后补充一点:思源会按照第一次高考的分数来分班,比如我当年那个班基本上都是第一次高考在上海市前6k名的学生(上至考上复旦仍然复读的,下至6k名),所以分层这块儿做的还是很不错,大家基本是跟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学习。 个人复读经验: 小三门我那个时候成绩是可以保留两年的,这个建议选择复读之前查清楚,别弄错了最后考不了。所以比如我第一年物理A+我就直接保留成绩了,复读那一年我只学了历史然后考到了A+。 自己的强势学科一定要延续,不能放松。 一定要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目标分数,有的放矢(比如我实际上语数英历史 我数学基本不用管 就一直做做卷子就行了,主要就在学三门文科,这样提升效率才会比较高) 最后,祝福大家复读生活顺利!高考加油!(最后一点:决定复读之前千万多想一段时间,不用太急着投入学习,千万要理性思考,复读成功了得道升天,失败了代价也是相当惨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