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说齐闵王
齐闵王就是齐湣王,都是同一个人。古代没有汉语拼音,同音字比较多,就用一个字给另一个字注音,就像小时候用汉语给英语注音。重视文字想表达的意思,不用纠结奇奇怪怪的文字和读音。
这篇文章有近三千字,就是苏秦对齐闵王说的话。当时齐闵王想一统天下,苏秦就谈了几点,关键从苏秦的话中了解战国是真的乱!
事件1:以前赵国打卫国,卫国不行了,要亡国了。卫王去魏国,计谋一番请魏王帮忙,魏国就出兵把赵国打趴了。赵国又叫上楚国把魏国教训一顿!
事件2:天下十个国家各打各的,比如A打B国,C打D国等等。乱的一匹。
事件3:陈国和蔡国是小国家,苏秦说它俩喜欢用诈术,依靠晋国和越国,后来亡国了。
讽刺的是苏秦也爱好使用诈术(骗术),下场也不好!苏秦还讲了吴王夫差的事。
我欣赏的是,苏秦竟然说战争的坏处。商人破财,老百姓会死的很惨,士兵更不用说。古代种田是社会收入的利益来源,打一场常规的战争,种十年田都无法弥补损失!到现在大家都会权衡利弊,所以现代战争爆发概率很小很小。
苏秦不是和平爱好者,他表示一统天下需要脑子。观点大致如下:
1、要后发制人、顺应时势。率先挑起战争的人和领头攻打他国的人必然后患无穷、陷于孤立。后发制人会有所凭借,顺应时势可远离仇怨。
2、大国应该讨伐那些不讲道义的国家,以此可名利双收、完成霸业。小国应该谨慎从事,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不轻信他人,逐渐增强自身实力。
3、不能把使用武力摆在首位,尽量避免战争,避免因为炫耀武功而成为众矢之的。
4、取胜的关键是在帷幄之中的策划和计谋,而非战场上的厮杀。
苏秦最后还讲了一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事。以前魏国很强大,想打西边的秦国。秦王和商鞅就在一起吃饭并密谋怎么办。商鞅有计谋,表示可以去魏国,忽悠魏王犯错, 让魏国和东边的国家打仗,到时坐收渔翁之利。这就是非战场上的厮杀。
后来人屠白起,战场上无敌,战场下被宰相范雎等谋臣耍的团团转!苏秦表示战场上无脑打仗是很肤浅的,低级的。像商场官场一样,看似在一起吃饭玩耍,实则在相互交手,“打仗”。成年人的世界太高级了!
都说苏秦是燕国派到齐国的间谍,但这篇文章我感觉不像间谍说的话啊!太有道理了!这篇文章要么是作者编的,要么苏秦是双面间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