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说“本能寺之变”将毛利家从灭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2023-11-07 18:00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天正十年(1582年),被后世认为改变了日本历史的“本能寺之变”爆发。后世之所以认为“本能寺之变”改变了日本历史,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本能寺之变”将某些战国大名从灭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比如“西国霸主”毛利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本鬼接下来说说自己的一家之言。

日本战国时代,毛利元就带领安艺毛利家在日本中国地方崛起。毛利家的领地在鼎盛时期以及势力范围涵盖了十几个令制国,是日本西部最强大的战国大名,名副其实的“西国霸主”。然而在元龟二年(1571年)毛利元就死后,毛利家在内外两大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开始衰落。

毛利家衰落的内因是毛利元就建立的“两川体制”开始阻碍毛利家的“领国一元化”,外因则是上洛的织田信长逐渐发展成为日本的统一核心。天正五年(1577年),播磨国大名向织田信长投降。织田家大将羽柴(丰臣)秀吉率部进驻播磨国姬路城,织田家山阳道军团正式成立。

山阳道军团的战略目标是拿下中国地方,毛利家自然成为第一对手。毛利家在与山阳道军团交锋的过程中虽然不是节节败退,但也是胜少败多。凭借丰臣秀吉一党的能力和织田信长的支持,毛利家的势力范围从十几国下降到了八国左右,连宇喜多家都彻底倒向了丰臣秀吉。

天正十年(1582年),丰臣秀吉率三万军队进攻毛利家在备中国战略要地高松城。高松城一旦失守,毛利家不仅会失去整个备中国,核心领地安艺国也将门户大开。于是毛利家家督毛利辉元和执政的“毛利两川(吉川元春、小早川隆景)”亲率毛利军主力支援备中国高松城。

毛利家的计划是援军主力与防守高松城的精兵猛将里应外合,一举击破山阳道军团主力,迟滞织田家在中国地方的统一进程。然而毛利军抵达高松城附近时发现,丰臣秀吉对高松城使用了水攻。水攻导致毛利援军无法与防守高松城的军队配合,也无法直接进攻山阳道军团。

而随着毛利军主力来援,丰臣秀吉的目标也从攻占高松城变成了一举歼灭毛利军主力。丰臣秀吉为此做两方面准备:一是利用织田家的经济实力和对交通贸易的控制力,打击毛利军的后勤补给;二是向织田信长请求援军并请织田信长亲自率军出征,与毛利军展开战略决战。

丰臣秀吉两方面准备的进展都还不错,毛利军很快就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士气和战斗力都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织田信长答应了丰臣秀吉的请求,下令包括山阴道军团的各路织田军集结。只要织田信长亲率大军抵达,毛利家将迎来自己的“刀弥坂之战”,灭亡近在眼前。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明智光秀发动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身亡。得知织田信长死讯的丰臣秀吉只得火速与毛利家和谈,然后率军赶回近畿。综上所述,“本能寺之变”将毛利家从灭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为什么说“本能寺之变”将毛利家从灭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