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原理解析
中医原理是以‘脏腑组织’与‘经络’之间的互联影响入手的。
经络是一种遍布人类内外,全身的能量场的称呼,就像磁场看不到,但通过对细磁的影响,就可以发现其排布行迹。
经络也是如此,它的本质是:人体各个脏腑组织,神经等器官的联络通道,就像细磁之间的联系立场,因为神经系统在人体内占据主要的磁场强度,所以在表象上,它和神经轨迹有一定重合。
脏腑组织与经络之间互相影响,连接强则经络强,连接弱则经络弱,而连接之间的强弱,取决于实际脏腑组织的活力。
又因为人类饮食的好坏,会对身体的组织产生强弱影响,所以远古人类利用各种植物对人体的影响,来互助配辅,以增强脏腑组织,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来对抗疾病。
因为这种治疗原理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来实现的,对于组织器官没有破坏性作用,所以它的副作用不存在(只要药物不乱用,配辅合理)。而西药是直接杀灭病原体,但同时也会对一些器官造成损害,所以副作用明显。
同时又因为,脏腑组织之间存在互相影响,影响分强弱,也就是心肝脾肺肾,脑等主要脏器之间存在互联,就选用了当时用来表述‘物质之间互相关系的阴阳五行说’。
现代人类因为信息影响,在看到阴阳五行就和封建迷信联系起来,造成很多人类在解读中医的时候,就把它和那些东西联系起来,认为是‘玄学’,这属于‘知见障’,需要提高个人智慧去破除。
如果觉得暂时难以破除,那就想一下:在没有现在文字信息的情况下,如何用阴阳五行去描述原子弹的质变和裂变?
阴阳互冲或者阴阳相合,转化为火,雷,电,风。
是不是很有趣?
既然理解了脏腑与经络,以及饮食,药物与之间的关系,剩下的就是各种表象归纳总结,也就是身体的病变特征:发热,气喘,身寒,厌食,皮癣,等等,内容较多,归纳整理就很难了。
所以,中医也是可以实现‘科学’看病的。
只要把脏腑组织变化与病症表象,脉象诊断,以及中药药性关联起来,就可以实现简单快速的电脑科学诊病开方,只是前期的统筹以及信息关联是一个巨大工作,而且也需要对新病症进行新的病因,病理总结,寻找新的中药药物,以使其更适合社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