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无罪谋杀》第九卷读后感

《无罪谋杀》第九卷关于罪案最终boss的设定,有点类似于网剧《毛骗第一季》,不过那个是诈骗犯、这个是凶犯,前者实现的可能性较大,后者在现实中实行较小。
从某种程度上讲,本卷的无罪谋杀实乃小说家言。然而透过案子背后,依然能发现很多问题。作者并没有挑明,而是通过架构人物关系点到为止,实乃高明之处,这意味着本书对于人物的塑造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故事讲到这(第九卷结束),还有最后的谜底没有揭开,回顾前几卷,我们可以作一下细微点评:
第一卷引人耳目、超脱现实不断反转;
第二卷点拨人物
第三卷双雄博弈,直指当年;(命格强大,很精彩的一卷)
第四卷密室幻想、贻笑大方;
第五卷接着惊悚的外壳塑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故事,本可以深挖却浅尝辄止;
第六卷再度幻想、自导自演,滑稽可笑却如履薄冰;(如果最后凶手没挂当为神作但势必引起争议,两相考虑之下,作者还是处理掉了)
第七卷胡编乱造、点道为止,蹭一波热点、
,却是永远的无解谜团;
第八卷再度幻想、梦里重逢;
第九卷前因后果、一任群芳...
每一卷剧情都足够流畅,读起来没有任何障碍,如果非要说令人印象深刻或者付诸现实意义的是哪一卷,一时之间难以评定,但第三卷双雄的人物命格,第六卷幻想的写作手法以及第九卷的因果论,足以让每个看过的读者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接用文中丁潜在第八卷的话:让人难以忘记的也许是丁潜和杜志勋的基情、丁潜和巫云飞的谋划,但更多的,还是基于案情本身,读者与主角之间,读者与罪犯之间,那种似远实近的距离。
以上几卷提及的那种真正点“道”为止却又突然抽离的写作手法,恍惚间让人感觉这本小说一时间不再像是故事,更像是各色人等、形形色色人的自传。
他们以小说为载体,获得了真正的无罪谋杀,而读者以文字入戏,看到了隐秘在背后的爽点,那些委屈与愤怒,化作复仇的利刃插向每一个罪恶的心中,并由因果开花、于宿命剥离,在不甘中走向结局...
后续补充
2023年后,国产剧、国产电影和国产综艺三分天下,国产动漫在夹缝中生存;此时的格局犹如《逆转人生》中所言,又如《雕故师》中所说。
在《逆转人生》中,主人公林川心中只有奋斗和博弈别无杂念,对于奋斗目标也是情感追求,这个不行就换下一个,但心中的底线从未放弃,对比书中其他走向落寞的配角,实在是放弃了太多,在诱惑面前葬送了自己,说白了就是没有向内求。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在《雕骨师》中,主人公也是把黑化当作自己潜行人间的掩饰,而真正做到了佛学顿悟、自我感化和他人施解,也许在无数个日夜他是无聊的,但是他一种东西从未变过,那就是我“以太阳系视这个世界为渺小,自我渺小,但我从未想过就此渺小的度过一生,而是不断超越,哪怕是给自己洗脑。”
我们无法判断现实人物的走向,但书中人物的选择给了我们莫大的启示,就像中国电影为何起不来,是因为抵抗不了诱惑,还是因为从来没有想着追求、没有狼性思维,我觉得两者都是,也许在你看来这是苛责,可放眼整个动漫,又有几部做到,即便知道,又有几人去看呢?
底线和追求太重要了,这也是每年都能出一两部优质国产剧的原因,虽然事业难、情感难,但是总有好人在,总有选择权(选择权是自己争取的),只要你有底线敢追求。
综艺毁在流量明兴上,可以理解为互联网对人的危害、三观价值的毁灭打击,也许在种种原因下,有人选择当老六苟活一生,有人选择激情燃烧的生命,工作到四意外到死,只为忙绿起来忘记忧愁,问谁谁不愁?
岂是工作就能忘记的,若想真正解忧,唯有底线和追求,流量明兴似乎光鲜亮丽,但你忽视了一点:
他们的幸运辛苦程度、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是完全不同的
换句话说
国产剧在虚拟世界里没有完全虚拟
而综艺节目却不属于2023
因为你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太低
又无法以追求和出身衡量
在混沌的时代最后只能有唯一解
并不是说这部电视剧过时了就不追了,而是在追更的过程中,你看到了一丝希望,就像自己在写小说记录当年的事情一样。
为什么记录呢
还是因为在外部求索实在没辙的时候、传统思想不管用的时候
只能让自己不再颓废
还是那句话
没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