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与正念相遇,与自己相知

2022-11-13 14:29 作者:知了静观  | 我要投稿

作者:张圳




Mindfulness

正念



- 与正念相遇 -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的我学习过很多的心理咨询流派,也会给来访者布置家庭作业,但“家庭作业”对于情绪低落或者动力缺乏的来访者操作起来会比较困难,甚至对于有些情绪焦虑的来访者而言,因为要多“做”一件事反而更添了一份压力与焦虑。

2008年,在深圳南山书城,我偶遇了一本书——美国亲德尔西格尔、马克·威廉姆斯、约汉·蒂斯代尔写的《抑郁症的内观认知治疗》,当时不懂正念,只是看到书里有当时我需要的每天一个练习,且那些练习是可以自己跟着音频做的,我当时心里所想便是“这练习可以给我的来访者们做”。

而实际上,书里的练习也确实可以帮助来访者自助,作为咨询的辅助,提高咨询效果,现在那几个来访者都还在受益于正念给她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 正念成为生活方式 -

我从心理学了解到正念,也在咨询过程中运用正念,但正念不仅如此。

正念,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影响着我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常常自觉的带有一点小小的刻意的修习着生活中的自己,也常常和我的学员伙伴们分享: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停下来,刻意的问一问自己在不在当下,心自然就平静了;当你遇到开心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刻意的停下来,问一问自己在不在当下,当下的美好感觉在哪里,是怎样的?

日复习一日,月复一月,刻意就不要了,活在当下就会自然变成一种生活的方式,不是无喜,也不是无悲,而是稳定、从容、丰富和心量扩大的感觉。




正念

想法不是事实


- 正念故事 -

有一个小故事想和大家分享,我给这个故事取名叫《想法不是事实的乳酪故事》。

有一天和两位好友一起法国餐厅吃饭,喝红酒,两位好友提议,喝红酒要配一点乳酪。我打小不喜欢腥的东西,立刻笑着说:我不要吃那个乳酪,心里就会有一种反胃恶心的感觉,怎么看怎么不喜欢,而且越来越不喜欢,在强烈的念头(乳酪有股奇怪的味道)加持下这不喜欢的感觉更甚。

酒过三旬,朋友还是忍不住鼓励我试试,说味道美级了。我看到她们一小块乳酪一小口红酒在喝的时候挺享受的,这时突然想到正念饮食、空杯心态。于是我回到当下,试着用吃葡萄干的方法,好奇、非评判的态度来品尝。真的耶,我吃到真实乳酪的味道,而不是我想法里的味道,也真的享受到乳酪配红酒的带来特有的香和滑。

这个故事里我看到自动化的思维好厉害,想象局限了我的行动。





成为师资——每个人是自己的老师

我最初并没有想过自己要走上正念减压师资之路,相比于做培训成为“老师”,我更愿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心理咨询上。

君梅在一次工作坊中的一句话点醒了我——“你们是自己的老师,每个人才是自己的老师”。

学习成为师资的过程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至于成为怎样的自己,还得看学习后内化的自己,而与学员相处的日子也是成为明日之师的日子。

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无论做什么,与谁在一起,都是成为老师的练习。

更可喜的是,在这路途中,有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同前行,一同体验、分享自己所见到不一样的风景。

成为正念减压师资的过程是一次很好玩的向内探索向外扩展的学习过程。你不仅会学习“减压”,还会通过自身以及与他人、外界的互动中了解自己的思维惯性、头脑中无形的框架,看见以前不曾看见过的真实的不同面向的自己。


• end •

与正念相遇,与自己相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