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肥胖困扰你?谷医堂谷方益元提醒不能盲目减肥
很多产后妈妈会有个疑问:为什么卸货之后体重快速下降了大肚脯还在呢?只要大肚脯还在,不管胳膊、腿有多细看起来都显胖。
产后肚子鼓鼓的,其实不都是脂肪的惹的祸,影响到肚子鼓起来或者松垮下去的,谷医堂谷方益元告诉你还有其他的几大原因。
激素在作怪:盆骨变宽了
孕期,为了容纳胎儿并做分娩准备,妈妈们的身体会发生很多变化,整个腹部包括肌肉和韧带,会随着胎儿的长大而不断拉伸,支持盆骨的韧带以及支持腹腔与肌肉的结缔组织变松弛,连接髓骨的关节相对孕前也没有那么稳定,整个盆骨也会变宽骨盆成下塌式扩张,还容易引发膀胱或者子官脱垂。
所以就会导致妈妈们生完孩子后,虽然体重下去了很多,但是屁股变大了,屁股扁平了肚子看起来也还是鼓鼓的。
在生完孩子一段时间后,在妊娠期间由于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影响,体内内分泌环境的改变,会使血容量增加皮下有水肿等现象发生,会出现产后腹壁松弛现象,要避免身体状态的剧烈运动或负重活动,否则可能会造成身体损伤。在身体恢复之前,如果不断地向腹部肌肉施压,会加剧腹直肌分离,让“妈咪肚”更严重,或者严重的话会引起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
有一种大肚脯:叫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是生孩子难以避免的大关,产后肚子收不回去,腰部赘肉难减掉,大肚脯都有它的一份力。因为孕期随着子官增大腹壁逐渐变得薄弱,白线两侧腹直肌松垮,两侧腹直肌间距变大,从而导致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分离是由于妊娠期子宫增大造成的,大部分在产后可以恢复,但是对于小部分女性,如果妊娠期间间隙部分肌肉被过度拉伸。超过腹白线的弹性极限。就会导致左右两边的腹直肌无法回缩了,就是撑开的肚子回不去了。
盆底肌松弛,小肚子也收不紧
在妊娠和分娩期间,由于胎儿压迫盆底,以及妈妈们在分娩时向下屏气,会造成盆底筋膜、韧带、肌肉过度牵拉,导致盆底肌松驰。
盆底肌犹如一张“吊网”,承托着尿道、膀胱、子宫等脏器,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到了孕中晚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盆底肌群松驰,一旦这张“网”的弹性变差,我们收腹的时候就会挤压脏器子宫、膀胱等器官,相应下降堆积小腹自然凸出来就出现了——“盆底肌松驰小肚子“。
温馨提醒:每次想到减肥,很多妈妈想到的就是跑步。跑步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可以消耗卡路里、改善血糖、血脂代谢,但在产后的一段时间里,身体存在盆底肌松弛、腹直肌分离等情况,如果没有产后修复就盲目运动,很有可能会造成子官脱垂加重漏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