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片名分析
《长安三万里》,神作。本文尝试分析一下片名的由来。 首先,很多人都曾经指出, 一些诗词中有“长安三千里”的内容。例如李白的《登敬亭北二小山余时送客逢崔侍御并登此地》: 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
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
回鞭指长安,西日落秦关。
帝乡三千里,杳在碧云间。
大概创作团队觉得“三千里”不够远,于是加个零,变成“三万里”。 那么为什么创作团队要用“长安路途遥远”做片名呢? 这让我想起一句诗: 北辰当宇宙,南岳据江湖。 我最早见到这一句,是在刘节版《声律发蒙》(《声律启蒙》的版本之一)里,当时不了解这一句背景,只是觉得用天上的星辰对地上的山岳,对仗工整。后来才知道这一句出自杜甫《别苏徯(赴湖南幕)》,原文如下: 故人有游子,弃掷傍天隅。
他日怜才命,居然屈壮图。
十年犹塌翼,绝倒为惊吁。
消渴今如在,提携愧老夫。
岂知台阁旧,先拂凤皇雏。
得实翻苍竹,栖枝把翠梧。
北辰当宇宙,南岳据江湖。
国带风尘色,兵张虎豹符。
数论封内事,挥发府中趋。
赠尔秦人策,莫鞭辕下驹。
在《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中,这首诗没几句注释,可见算是比较冷门的一首。但是对于“北辰”这一句,有一处注释:“苏徯往为幕客故指其地而言”。显然这一句中,“北辰”借指朝廷,“南岳”借指苏徯赴任之地。显然“北辰”是理想,但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南岳”是现实,不得已而为之。看似简简单单,却饱含了心酸与无奈。 同样,《长安三万里》电影里高适和李白都是主角。程公公要高适讲自己与李白的交往,高适则在讲述中,有意无意地讲出了自己的成长过程。 作为影片中的主角,高适和李白都有到长安施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的美好理想,但现实是屡屡报国无门,长安始终在万里之遥。 但是影片中,李白和高适虽然目标相同,但是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李白想“行卷”获得推荐;两次娶权贵之女,想要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靠玉真公主引荐得以进入翰林院;甚至希望通过永王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还险些丧命。 相比之下,高适尝试请人引荐,加入军队,进入幕府。有机会,就尽力而为,不合适则退回老家耕种、钓鱼、习文、练武。担任哥舒翰的幕僚,虽然与高适愿望不符,但是最终得到机会施展才干,成就一番功业。 虽然论才华,高适不如李白,但是高适最终达到了万里之遥的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