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协月常军事科普征文——PDW特别是民用PDW的探讨
作者:@搜查一课-泊进之介
什么是PDW
PDW的全称是personal defence weapon,即个人防卫武器。这个名字很好地说明了它的定义,个人用于自我防卫(而非主动进攻)的武器。但是武器这个词的广度又给PDW带来了一个很宽泛的外延。以至于任何用于个人防卫的武器都可以被称为个人防卫武器。因此当我们试图追溯PDW的历史时,会发现它的存在先于这个名称本身,即这个名称则是在丰富多样的武器设计和使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于是PDW就呈现出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目标用户,但是各个PDW之间却风格迥异的现象。
PDW的实践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当不能使用标准的步枪或冲锋枪的二线作战人员,如炮兵、通讯员、医疗人员、车组成员等也被迫卷入到战斗中时,他们开始逐渐发现自己手中的手枪不再能够应付愈发激烈的战况。手枪开始在弹容量、射击精度特别是连发精度上捉襟见肘。于是出现了给手枪加上大容量弹匣、枪托,甚至加长枪管和添加全自动功能的“手枪”。如C96和鲁格炮兵型。这种设计提升了火力持续性、精度特别是连发精度。使得持有者在面对多个敌人和较远距离敌人时有了更多的优势。同时大于手枪但小于当时常见的冲锋枪的尺寸让它能更好地被二线人员携带而不影响其主要工作。“有托(自动)手枪”也就构成了PDW发展的第一条道路。

第二条道路则要从美国来追溯。熟悉一战武器或者游戏战地风云1的朋友应该知道供春田M1903步枪使用的Pedersen device。即通过一个即插式配件将春田从发射30-06口径的栓动步枪转变为发射.30 caliber的半自动步枪。虽然这个东西在1931年离开了美军的装备序列。但是一种较短的.30口径子弹的概念则被保留下来。时间来到了二战。换上M1加兰德的美军很快就发现,笨重的加兰德并不适合每一位美军士兵。为二线人员提供一种在火力、精度和射程上大于1911,但是在重量和长度以及后坐力上小于加兰德的武器的需求被提了出来。结果大家也猜到了,就是M1卡宾。这就是PDW的第二种道路:“缩小的制式步枪”

Pedersen device
第三条道路就是大家熟悉的“王道征途”即正式提出PDW这一名称的北约招标计划。20世纪80年代,活在被苏联空降大后方和恐怖主义活动的双重阴影下的北约要求提供一种在用户被敌人直接袭击时作为最后解决手段的武器。并且在D/296文件中明确了几条标准:
Ø 需要发射一种在射程、精度、末端弹道和穿甲性能都高于9*19帕弹的新型子弹
Ø 肩射武器的重量需低于3公斤并有不少于20发的载弹量
Ø 不需要抵肩的手持武器重量需低于1公斤并有不少于20发的载弹量
Ø 所有的武器都需要易于贴身携行或储藏于车辆、机舱中并能在各种环境和气候下快速部署和使用
这个计划的佼佼者就是大家熟悉的MP7和P90。他们代表着PDW的第三条道路“从零开始的PDW生涯”

第四种就得看德国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MP5k-PDW。名字里就有PDW一听就是PDW。在H&K根据GSG9的需求生产出MP5k之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第160特种作战航空团向H&K提出了一项新的需求。他们需要有托的,可以安装枪口装置(尤其是消音器)的MP5k来供自己的飞行员使用。结果就是H&K将MP5k延长了枪管,增加了3突笋适配、并添加了知名的折叠托,变成了MP5k-PDW。尽管PDW后来受到了一线作战人员和保镖们的喜爱。不过其本质上仍然是一款二线人员用以自卫的武器。这代表着PDW的第四种道路“缩短的冲锋枪”

可以看到H&K的MP5k-PDW宣传照上是飞行员而非一线人员
总的来说,尽管设计思路多样,表现形式复杂。但是PDW一般表现为非直接战斗人员用以个人防卫的有托武器。尺寸介于手枪和传统冲锋枪之间,对贴身或载具内携带有着较高要求。但是截止这里我们讨论的都是军用PDW。民用PDW虽然起源于此,但是也有一些差距。
什么是民用PDW
一般来说民用PDW往往是现代军用PDW的民用化型号。如取消全自动功能、撤销VFG和枪托甚至限制弹匣容量等等。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小尺寸的,用于个人防卫的有托武器。各大厂商往往也是这样命名和进行营销的。但是比起军用PDW,民用PDW往往在尺寸上的要求更加苛刻。因为作为平民,并不能像军队二线人员一样公开或半公开的携带枪支。甚至当我们使用背包携带PDW时,PDW也不能成为背包的主要部分,或一打开背包就能见到武器。更不要提使用过于不符合日常生活尺寸的背包。这实际上将很大一部分的冲锋枪和短管步枪排除出了民用PDW的领域。我们来找一张CTRU使用背包携带MP5的图片里说明这个问题。

背着MP5背包执行任务的CTRU警员
这么大的背包背在身上,走在日常生活中本来就显得很奇怪,并且这个背包的主要部分都被冲锋枪所占满了。这对于平民来说是不可行的。因此平民PDW需要更紧凑的尺寸,使其能够装进日常使用的背包或挎包中,并且不因占据了背包内的大部分空间而与日常携带的其他物品如平板电脑、书籍、充电宝等产生冲突。也不会在使用背包时在无辜平民面前暴露武器。但是仍然可以在需要时以背包内物品可能洒落为代价快速部署。
如果我们打开淘宝随机地搜索几个挎包,或者电脑包。可以看到它们最长边的长度往往在30-50CM之间。这就要求我们的PDW的全长(枪托折叠或收起)要在这个尺寸之内。而经典的MP5冲锋枪即便是使用伸缩枪托,长度也达到了55cm,固定拖更是达到了69cm。只有前文提到的MP5k为代表的“缩短的冲锋枪”以32cm的长度得以胜任。接下来展示一张由知名枪械博主陈亨利打造的可以塞进快递袋的MP5k的照片

9hole review打造的现代化MP5k-PDW
如果大家对民用PDW的尺寸还是没有特别直观的感受的话。再放一张TP9、16寸AR和G19的尺寸对比图来进一步说明PDW需要一个怎样小的尺寸。

除了对隐蔽性的极端强调。民用PDW还需要考虑的就是一些针对民间使用的妥协问题了。如购买时的法律问题、本体费用问题和弹药的费用问题、平民射手的射击水平问题以及枪声和震荡对周边的影响问题等等。这使得标榜为PDW的SIG MCX Rattler等超短尺寸步枪虽然在长度上勉强达标(40—48mm),但是因为成本和枪声/震荡以及后坐力控制等因素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增加抑制器会导致长度超标,分开携带现场安装会降低部署速度)。
总的来说,民用PDW仍然是一种介于手枪和冲锋枪\步枪之间的,个人防卫使用的有托武器,只不过对比军用PDW,在更加强调隐蔽性的同时,不再需要考虑子弹的穿甲性能和射程问题。同时需要兼顾购买和使用的法律问题。比较理想的选择往往是“缩短冲锋枪”如MP5k、MPXk等或“有托手枪”如TP9或前些年爆火的flux raider和其他的手枪卡宾套件。

flux raider
为什么要使用民用PDW
民用PDW这个概念在世界上最大的民用枪支市场——美国往往饱受诟病。人们往往会认为它在便携性和部署速度上不如隐蔽携行一把双排弹匣的手枪,如Glock19。而在威力上则不如步枪。因此他们倾向于在身上携带手枪,在汽车上存放步枪。认为PDW并不如这二者实用。但是这种观点是有其片面性的。我们可以通过分别说明为什么使用PDW而非手枪以及为什么使用PDW而非步枪这两个问题来探讨为什么要使用民用PDW。
首先是手枪的问题。首先需要说明的是PDW和手枪在个人防卫环节中并非是互斥的选择。手枪相比塞在包里还被其他杂物掩盖的PDW而言有着部署速度上的极大优势,并且在不方便携带背包或穿着宽大外套的室内环境中仍然是个人防卫武器的最好选择。但是首先手枪相比有托武器在精度和后坐力控制上则存在劣势。这使得在射击环境复杂、无辜人员较多以及需要同时面对多个敌人时,手枪往往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
不同于在平面靶场里戳纸,想要达到实战可用的手枪技战术水平需要大量且有技巧地训练。如前一阵子因成功阻止了枪击事件而爆火的The Dicken Drill(在隐蔽携行状态下,拔枪并对40码外的目标射击10发子弹,要求总时间不超过15秒,至少命中8发)许多普通网友(而非战术网红)在平面靶场挑战尚且有成功有失败,更不要提需要面对混乱的人群、嘈杂的环境以及对真实目标开火的心理压力。大量频繁而专业的训练的成本并非每一位平民都可以接受的。此时使用有托武器,不论是在武器性能上还是在武器带给你的信心上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PDW的部署速度问题也并不如很多人想象得那么严重。毕竟如果敌人的第一目标就是伏击你,那么隐蔽携行带来时间优势无法补偿你在OODA循环中落后的时间的,因此手枪和PDW都不能够让你及时响应。相反,如果你预见到了周围环境比较的危险,始终保持警惕,也不会和试图攻击你的匪徒陷入西部牛仔式的面对面拔枪速度对决。你会远远地预见到某个正在向你靠近的人不怀好意,并做出预先反应。不同于射击比赛,实际情况下OODA中的OOD部分的速度远比部署武器的速度重要得多。更不要提部署后能否有效拒止敌人的话题。

而当面对随机射手时,更不会出现原地拔枪对决这种情况。最适合的行动当然是首先躲避射手的第一轮攻击,在掩体后寻机反击。此时对部署速度的要求就更加的宽容。但是在群众都在逃窜,并且自身和射手距离逐渐拉开的情况下,对射击精度和跟枪精度的要求就大大提升。此时一个有托的PDW就要比手枪顺手许多。
接下来我们来谈步枪的话题。本来步枪的话题很简单。没有人能随时随地地带着一支步枪乱跑而不惹来不必要的关注。存放在车上的步枪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保险措施。但是它在大多数时候都处在无法拿到的状态下。而在随机射手事件中,如果你在逃生后取得步枪试图返回现场当英雄。对于警察和其他平民来说,你可能就变成了“另一个拿着大枪的危险人物”。从而出现可能的误伤情况。
如果我们不考虑公开携带步枪带来的法律问题,走进一个更加科幻的背景下,比如末日环境。在治理体系失效的地方,当然需要在外出时携带武器保护自己。说到这个,大家的脑子里可能想到的就是madmax或者行尸走肉那样的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可以背着步枪光明正大地上街。这也是很多末日生存狂们进行的准备,他们会屯AR、防弹衣、头盔等等。这当然没有错。但是现实往往并没有那么简单。

为了不让这个文章变成一篇哲学论文。我们只简单地谈一谈市民社会独立于国家而维持这件事。哈贝马斯在《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一书中提到了“在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用私法来组织商品交换,并从政治统治秩序当中摆脱了出来。通过交换价值和权力这两个中介,分化出来两个功能互补的行为系统——社会行为系统独立于政治行为系统,非政治化的经济社会独立于官僚化的国家。”也就是说日常生活秩序并非完全依靠政治国家维持,相当一部分秩序由市民社会自行形成,并相对于政治国家的存续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种种外部因素导致政治治理趋向崩溃时。这种崩溃并不是马上把所有人带入到各自为政互相交战的后启示录时代。政治治理的失效尽管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到市民社会的运行。但是这种冲击一则需要时间,二则并不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全面颠覆。脱离政治管制的市民社会仍然将维持一种脆弱的,以交换为核心的秩序或规则。
简单来说就是大多数人将仍然保持一种正常的生活轨迹和市场秩序。但是暴力犯罪和其他越轨行为因为得不到强力机构的规制而显著增加。举个形象的例子就是,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爆发的一系列“零元购”活动,或者底特律政府破产停摆的时代。那时的平民处于一种无事发生和madmax废土之间的微妙状态。当你想要背步枪上街时会变得显眼,但是手枪又并不总能应付走街上不怀好意的人。当你预判到周边局势正在缓慢发酵,周围人变得越来越不友好,但是市民社会还没有完全停摆到你可以不作为一个经济人参与经济活动之前,PDW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结语
梳理军用PDW和民用PDW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PDW始终是作为手枪和长枪之间的过渡产物存在的。它的存在并不排斥手枪和长枪的存在,相反是对二者的一种调和和补充。购入了手枪和长枪并不代表你用不上PDW,而购入了PDW也不代表你可以放下自己的IWB枪套和长枪。这三者都是不同情境,不同类型的防卫系统中的不同环节。不论你是一个军队卡车司机还是一个生活在不良地区的良好市民,总会出现无法携带长枪(包括冲锋枪),但是手枪又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境。这个时候一个PDW将成为你生命安全的最后防线。
参考资料:
Dicken Drill 1st Try (COLD) | 2022-07-20 FAIL——Shooter Sway
How to stop a Mass Shooter, Mr Dicken the hero who stopped a tragedy——Garand Thumb
The MP5k/ MP5k PDW history and modernization since the GSG9——9-Hole reviews
What is a PDW? [The 4 types of Personal Defense Weapons]——9-Hole reviews
The Civilian PDW Concept | Why You Should Own One——Brass Facts
More Useful Than an AR15 | FLUX Raider PDW——Brass Facts
CAUGHT DEAD in the OODA LOOP——Warrior Poet Society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哈贝马斯(曹卫东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