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华章 ——学习践行鲁洁先生“一切为了孩子”的厚生情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才培养,德育为先。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 二十多年前,国家进行课程改革,已经认识到思政课的重要性。特别是编写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教材,更是培根铸魂、立德树人最核心最关键的工作。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找到时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的鲁洁先生,请她承担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促使她答应下来的,不是领导的劝说,而是责任与担当。 她说:“面对我们国家品德课的现状,一种被否定的现实无力感,我们这些所谓的德育理论工作者,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鲁洁先生应允下来了,并坚决要啃下这块“硬骨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正如鲁洁先生所说“课程标准做好了,上亿儿童都会受益”。 2011年秋天,教育部领导专程拜访全国著名德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德育研究所名誉所长,鲁洁先生,邀请她出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总主编。当时,先生已经81岁高龄。 本该安享晚年的鲁洁先生义无反顾投身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童”。 编写工作启动之后,鲁洁老师与编写组同志一起学习中央文件和课程标准,讨论确定教材的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在讨论中,她总是准备最为充分的人,很多问题她都列出了提纲,写成文字稿。教材每编写一课,都要去小学试教,而且鲁洁老师要求尽量到农村小学去试教。面对高负荷的工作,年轻的老师都说工作一天很累,但鲁老师和他们一样奔劳。大家问她累不累,她淡淡一笑,说:“那怎么办呢?事情总得有人做。”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肩上担负的是国家的重托和期待。 经过5年的努力,经过层层审查和无数次的修改,2017年9月,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正式投入使用。今天,每年有1.5亿小学生在使用这套教材。该教材也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特等奖第一名。 “教育不仅需要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更需要对人的生命真切的关怀和无穷的挚爱。”这是鲁洁先生对教育的坚守和情怀。如果说道德教育是最有魅力的教育,那么鲁洁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则是她最大的人格魅力。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她严谨为学、厚生育人的高尚品格,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重任,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