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首次从两个维度择机整合市场
$隆基绿能(SH601012)$ $TCL中环(SZ002129)$
硅片价格下降之后,才知道谁在压库存(硅料+硅片)。。。
本周两家一线企业开工率提升至75%(隆基,上周持平)和90%(中环,上周85%)。一体化企业(隆晶晶)开工率降至70%-80%(上周70%-100%)之间,其余企业(上机、京运通、双良、高景等)开工率降至70%-80%(上周80%-100%)之间。
秦世龙 : 在经营效率方面,无论是现金的周期,存货的周转,还是应收账款的周转,对比我们的同行,我和我们制造领域来看都表现极佳,且在不断改善,一方面是保持了中环对经营稳健的追求和运营质量较高的追求,另一方面目前也是光伏高位运行的阶段,拐点即将来临,是平衡我们在抢占市场占有率和有效防范风险下跌的这么一个平衡的有效手段。
我们再看第四季度我们的经营策略和举措上,我们看到在光伏材料方面,目前拐点可能是一个即将要来临的这么一个特殊时段,我们会继续发挥公司的这种制造优势,提升稼动率,运转的效率,保障公司硅片的市占率且降低风险。
。。。两次提及拐点,核心就是清理市场,方法简单粗暴,逐级降价;
。。。中环首次从两个维度择机整合行业,即制造优势与财务运营。财务运营,即硅料价格高时,降低产能利用率,保证利润+现金流,压低存货+应收账款的周期,为硅料价格下降时加杠杆预留空间。
压库企业打击来自于两个方面:制造上不能有效控制成本,压库存导致的跌价损失,只能被迫去杠杆。
原来不太理解沈总说,价格低时拉一拉,以多晶硅原料为例,价格处于高位时,业内部分企业囤货,不仅仅是原料,因为光伏硅片也在高位出货并不顺畅,为了提高稼动率,存货部分也在高位。
中环反其而行之,高位时,降低产能与存货,平抑原料价格;适当提价,把成本传导下去,保证利润的同时,压制部分市场需求;原料价格进入拐点,中间商被动抛售时,与友商高库存(原料+产品)不同,中环把握着现金,随着价格下跌,逐级加仓(听着象炒股),分别可以通过降价,增加原料库存,产品库存,应收帐款,逐级扩充产能
以前曾做过一个销售模型,高利润+高现金模式,与低利润+高应收模式,不同行业间销售规模可以相差3-5倍,前提条件是相对行业保持足够的利润空间。
价格战的三种状态
我们设想过三种状态,内部取的名字叫:一是挤压竞争状态,二是残酷竞争的状态,三是所谓的决战竞争状态。
我们已经做了完整的安排
相比行业水平,我们相信由于3+3+3,工业4.0制造平台,我们完全能够在对手现金流的条件下实现比较可观的盈利。至于未来准确的价格指数我很难评估,但是从成本和利润,公司运营维度来看,我们都是假设行业里面,绝大部分企业进入现金流模型的时候,甚至现金流为零的状态的时候,中环有可观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