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G20的烽火没有燃起狼烟,空响几声雷就烟消云散

2023-10-17 10:53 作者:qdlf888  | 我要投稿

在今年九月的那个繁华时节,G20的烽火在新德里熊熊燃烧,美国、印度、沙特和欧盟在这座城市的喧嚣中,签订了一份备忘录,宣布将打造一条名为“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的带状物,又被称为印欧经济走廊或印欧经济带。这条被想象染上了咖喱的姜黄色的带子,更被形象地称为“现代调料之路”。


仅仅从名字中,我们便能感受到这条印欧经济带扑面而来的咖喱和姜黄气息,而在这气息背后,却是美国的主导和印度、欧盟的参与,三者共同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抗性项目。


这个印欧经济带,初听之下似乎颇具威慑力,但实际上,它的威慑力仅限于言辞之间。让我们回溯一下,2021年6月,拜登政府曾经联合G7集团,豪言壮志地提出了一个所谓的“重建更美好世界”(Build Back Better World)倡议,简称B3W。这项倡议与现在的印欧经济带之间,存在着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的核心目标都是要对抗“一带一路”,发力点都是要推动大基建,思路都是要把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串联起来。然而,现在B3W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连拜登政府自己都不再提及。这是为何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B3W的提法过于理想化,按照最初的设想,美国要在2035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价值40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然而,这个目标对于美国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美国不是没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是因为实现这个目标所需付出的代价是美国所不能承受的。因此,美国只能另起炉灶,这次还把欧盟、印度和一票中东国家拉上了同一条船,打造了同样声势浩大的印欧经济带。


然而,对于这个染着咖喱黄的带子能否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我持怀疑态度。我们不妨以最近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不久前,苹果公司推出了全新的iPhone15,这款手机的部分组装工作在印度完成。我观看了国内一些数码测评博主对印度版iPhone15的拆机视频,他们对此的吐槽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放大镜头和芯片后还能发现灰尘。


中国消费者对印度版iPhone15的评价普遍消极,这并非毫无原因。作为一个相对不那么挑剔的群体,中国消费者已经表现出了对这款手机的明显不满。如果将这种态度与欧洲消费者相比,恐怕欧洲消费者对印度版iPhone15的反应会更加强烈。对于印度来说,其最拿得出手的出口货物只有粮食和能源两项。然而,印度的粮食无法大量出口到欧洲,而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也仅能进行转手贩卖。因此,印度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空间非常有限。


让我们再来看印欧之间的贸易情况。即便印度和欧盟之间达成了某种程度的贸易协议,印度能卖给欧洲什么?欧洲又能卖给印度什么?这个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在我看来,印度唯一能让欧盟看上眼的是能源产品,但那也是从俄罗斯手上买回来再转卖过去的。而欧洲能卖给印度的商品种类繁多,但这些高端产品是否能在印度市场站稳脚跟还是未知数。


我们常常在阴谋论中看到美国被描绘成足智多谋、近乎妖一般的存在,似乎美国政府能够预知一切、掌控一切。然而,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事实上,美国并非无所不能的国家。相反,美国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无能的一面。无论是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还是其国内政策的执行,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对于印欧经济走廊或印欧经济带的未来发展,我持怀疑态度。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表现一直都充满矛盾和分裂色彩。尽管美国在某些方面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但其国际战略一直以分化为主而不是团结协作。即使是在其国力最为巅峰的时期,美国也无法将欧盟、印度和中东等地区成功串联起来。因此,我们不能对印欧经济带抱有太高的期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教员曾经说过:在战术上应当重视敌人,但在战略上要对其予以藐视。这一点在我们看待美国的时候也同样适用。我们应当正视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同时对其过高估计自身能力和战略企图的行为表示怀疑。毕竟在塔克拉玛干修筑一条直接把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给包裹起来的环形铁路带的计划就是一种典型的例子。尽管美国雄心勃勃地提出了这个计划,但最终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




G20的烽火没有燃起狼烟,空响几声雷就烟消云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