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ARM失败,英伟达亏损12.5亿美元
2020年9月,英伟达宣布从软银集团收购ARM公司。2022年2月,这场价值660亿美元的收购案被多个监管机构叫停。至此,英伟达收购ARM的计划已经宣告失败,原因是美国、英国和欧盟的监管机构对全球半导体行业表示严重担忧。

笔者了解到,ARM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半导体知识产权(IP)提供商。尤其是在智能设备普及后,几乎所有智能手机、家电、车机搭载的芯片都使用ARM架构。我们所了解的苹果A系列芯片、M系列芯片、华为海思麒麟芯片、高通骁龙芯片全都基于ARM架构设计。

英伟达为什么要花660亿美元去收购ARM公司?近几年英伟达已经开始进军数据中心领域,根据英伟达最新的财报显示,数据中心业务目前已经成为英伟达业绩的最大推动力,增幅甚至超过了在疫情期间高速增长的游戏业务。为了进一步提升在数据中心领域的影响力,收购ARM毫无疑问是最优选择。

假如收购案通过,英伟达将推出基于ARM架构的DPU(数据处理单元)芯片。同时,因为ARM在移动芯片领域有深厚技术积累,英伟达收购后将填补自己在移动芯片领域的短板,这就意味着英伟达将成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全能型半导体公司。可遗憾的是,这场半导体行业最大的收购案被多方叫停。

其实收购案刚提出来就遭到了业内众多企业反对,原因无非是多家公司害怕失去ARM授权,这其中就包括了高通、微软、英特尔和亚马逊。

英伟达这次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笔者了解到,根据协议条款,英伟达在收购失败后将会支付12.5亿美元的补偿费,以保留ARM架构授权,从而保证英伟达可以继续研发芯片。因为收购失败,软银集团后续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前通过首次公开募股来拆分掉ARM股权。对于英伟达而言,收购ARM失败无疑是个不小的挫折,毕竟已经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不过笔者认为这点钱还不太会影响英伟达的日常业务,要知道年初英伟达的市值一度突破了8100亿美元,相当于英特尔与高通两家公司市值之和。

关于英伟达,据外媒爆料,英伟达计划在3月21日的GTC 2022大会上公布下一代计算架构“Hopper”。笔者了解到,Hopper架构主要面向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等,将会采用5nm工艺制程,晶体管多达1400亿个,面积核心达到了900平方毫米,是有史以来最大的GPU核心。Hopper架构在5nm的加持下,能够在单芯片封装下轻松做到每平方毫米1.5亿个晶体管。此外,英伟达还会在这一代GPU产品线中使用全新的多芯片封装(MCM)工艺。至于下一代GPU的实际性能和算力究竟有多强,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