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赛季看拜仁什么?
文/羽则
原文首发于新赛季第一轮之前,可能部分伤病、引援有偏差,见谅。内德老师的英超版欢迎移步我们的同名公众号~
10.
按理说,诺伊尔从雪场滑到病床的事情都过去9个多月了,拜仁早该对门将这个位置有了一些明确的安排。然而索默来了又走,努贝尔转了个弯,凯帕被半道截胡,绯闻列表里的德赫亚、洛里、纳瓦斯、布努、大马丁简直像在开图鉴。
结果新赛季即将开打,阵容里仅存门将一位。害得是你,乌尔赖希。
没办法,回头理理拜仁过去十年的门将引援新闻,大致可以把要求概括为:一门的能力,二门的地位,三门的转会费和工资。
乌尔赖希就是这样。斯图加特主力来的时候只花了350万,后来从汉堡回归没花拜仁一分钱。进过德甲最佳阵容,拿过队内最佳球员,临危受命完还会自动让位。

也怪他拿着一个人的工资干出三个人的效果,导致HR纠结了半年“诺伊尔伤这么重怕是必须优化了吧”、“但他要还能卷几年这钱不就白花了吗”,最后一拍脑门——再去找个乌尔赖希啊!
经过各种“你很好但是我们不适合”、“抛开彩礼不谈我们是绝配”之后,终于有个二代目人选冒出了水面:奥尔特加。
德国人,没当过国脚,有机会被劝诱。30岁,英超打替补,哪里看饮水机不是看。杯赛出场发挥稳定,还有一脚不错的出球,那还等什么?Here we go啊!
唯一的问题是,他是一个曼城球员。而曼城如果真的咬定不放人,开局就真的只有一个乌尔赖希。初代目已经35岁状态下滑且易崴脚,一旦再出点什么幺蛾子……
说吧,穆勒凯恩格纳布里,你们最想看到谁?

9.
和门将相比,拜仁的中后卫是一个相对富裕却又流动性很高的神奇位置。这可能是因为,自从阿巴阿滕解体后,再没找到一对能同时保证防守和出球的搭档。
就拿德利赫特和于帕梅卡诺的组合来说,胖德的正面防守无可指摘,但他实在是不怎么会出球。而于帕虽然上限世界级但下限小区,哦不对是根本不存在,并且承担后场出球的责任越重,这个roll值区间越低。

不过,现在有了金玟哉。
与已经离开的卢卡斯相比,金玟哉同样属于上抢型中卫,但拥有大两个尺码的模型,持久数倍的电量,以及劲爆的身体素质和视觉效果。从数据上来看,抢断拦截差了一些,最高速度略有优势,争顶解围完全碾压。此外,他的传球成功率达到了91%,并且传球数经常在那不勒斯排第一。
根据以上特点,坊间传闻一度和曼联走得很近,号称“灵活版的马奎尔”。额,好像有点吓人?那么咱们换个外号,“会出球的德利赫特”是不是听上去爽多了?
当然了,这话只是在讲类型不是说实力,何况能不能适应德甲和拜仁还是未知数。而且他的出球还是以传统后卫的简单直接为主,并不是什么能一停二看三分边的组织型。
所以新赛季,金玟哉和德利赫特的组合主打的还是稳准狠,“人和球只能过一个”太保守,“球和命只能选一个”才叫霸道。而如果他和于帕联袂首发,这么说吧……
上一个于姓中卫让大金子从中超走向了欧洲,再来一个不得征服世界啊?

8.
金玟哉最多只能缓解部分出球问题,边路球员仍然需要扛起大量的推进责任。好在,拜仁有阿方索-戴维斯。
出道即王炸的这孩子,曾经脚踩风火轮,一杆火尖枪攀云登天。不斩对手右路的无名之将,专挑狠角儿挨个打爆,然后送上一曲《你的身价分我一半》。然而,也许是这个起点真的太高了,高到了这几年似乎就没什么进步的程度。
速度仍然快,推进仍然顶,但过去带着球呼啦啦冲到前场,有的是老大哥要球指路打配合,现在不是自己看着一群后卫犯迷糊,就是传给穆夏拉然后空等根本回不来的球。一顿操作猛如虎,三秒攻守就易主。
因此,他很需要另一边有马兹拉维。

过去几年,右后卫主力大多都是帕瓦尔。他的全能带来了很多好处,内收的三四后卫切换、前插参与肋部配合,还有桃花影落飞神剑。但是他想走,德超杯刚踢出了一个离职前被喊回去加班的效果。而且有点慢,导致快速反击必须从左路展开。
马兹拉维的风格则完全不同。不仅仅是跑得快,更重要的是他自己就能带球突破,还能和萨内或者科曼等人打出连续的2过1、2过2配合,大大提高了右路的转换节奏。
如此,就有了两条边路都能开高速的可能性。
新赛季,格雷罗的定位多半是左后卫和中场的双重轮换,斯塔尼希奇是三路都能踢的防守补丁,还有个等待经验值的小妖布赫曼。
即使不算隐藏角色萨尔,这条防线也够丰富了。尤其是和某些位置对比来看……嗯,我说的就是后腰。

7.
几年之前,围绕着基米希到底应该打什么位置的问题,德国足坛爆发了一次大规模键盘械斗。当时,双方的辩题分别叫《打右后卫对球队最好》和《打后腰对他发展最好》。
如今,这个问题迎来了第二轮battle,但焦点已经变成了《他现在打不了右后卫》和《他根本就不是个后腰》。
是什么让鸡哥的风评剧烈滑落?我决定掏出遗忘多年的老本行,来给他做一个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首先就是很能跑,覆盖范围大到随处可见。非对抗状态下向前传威胁球的能力很强,刷出过五大联赛关键传球第一。此外打边卫时练了一手斜45度传中,现在打中场还能作为二排输出。
劣势(Weakness):身体对抗不行,防守挂不住人,被拼抢也容易丢球权或者被迫回传。技术不算细腻,像蒂亚戈那样接球丝滑转身再推进,半年也难得见几回。再有就是发角球……重点突出一个人菜瘾大。
机会(Opportunities):他表现最好的时期,中后场遍地传球手,蒂亚戈不多说了,博阿滕和阿拉巴都是长传达人,诺伊尔脚下活也比索默或者乌尔赖希好得多。弗里克还特别喜欢和对手比拼两肋插刀,大量增加回合数,把球权交替放到边路。
威胁(Threats):目前这个阵容,中卫全是上抢型或者单防强点,组织能力最好的于帕前摇还巨长。边路缺少能拿球的组织点,基本都是功能型边锋。球队正在往控制流转型,他就成了中后场唯一的发牌员,结果四面漏风。

综上所述,这应该是一个半肉半DPS,用好了也可以是个顶级辅助,但真的打不了中单。
那么问题来了,主教练图赫尔、队友德利赫特、前辈巴德施图贝尔都说拜仁没有6号位,基米希说我就是6号位,那么他到底是不是呢?
我只能说:如是。

6.
总之,甭管基米希是不是,格雷茨卡肯定不是。
增肌前,磁卡的定位是一个偏进攻的B2B。增肌后,他变成了一个只进攻的B2B。失去了来自博阿滕的内部威胁,格雷茨卡决定把那一身腱子肉秀到对手的禁区,还不是带着球扛人往里走,而是无球空跑当个小支点去争头球。
怎么说呢,这对于中场肯定是个加分项,前提是你不是双后腰。当然,有些比赛磁卡能踢得注意力满分、存在感十足并且攻守俱佳,但其他时候让基米希那个小身板独守大后方,总给人感觉像是张飞绣花,小乔上战场。
于是,拜仁买来了莱默尔。

莱默尔的风格用一个FM分类基本就可以概括:抢球机器。
过去几个赛季,你总能时不时在德甲和欧冠的抢断榜上看见他的名字。5月那场莱比锡3-1击败拜仁的比赛,单场12次抢断的数据是近两年五大联赛的第一人,完美的投名状兼下马威。
不过以这样的风格,强如坎特当年也踢不了单后腰。再说这世上也没几个坎特,假如球队不能组织起有效的高位逼抢或者低位协防,扑出去的失位可能让结果更糟,就像德超杯被奥尔莫打爆那样。
新赛季,如果基米希继续成为4231双后腰之一,保护者应该主要会是莱默尔,但这组合并不完美。
也许,真的到了买一个专职后腰,试着打打433的时候。尽管传闻中的桑加雷、卡马拉、梅里诺等等慢的慢糙的糙,但可能让很多人有机会换个活法。
比如拿球就浪,替补就摆,又是个8号位模板的赫拉芬贝赫。

5.
假如真的改打433,可能对穆夏拉也是件好事。因为上赛季我看着他低头带球的样子,总想起一件陈年往事。
那还是瓜迪奥拉刚来的时候,心里仍旧念念不忘伪九号的梦想。起初在训练里,他的头号改造目标是里贝里,然后有了这样的对话。
瓜:你别老往左路带啊,往中路切!
里:好的。
瓜:你别老低着头带啊,像踢左路一样思考!
里:??你到底想要我干嘛!
很快瓜帅就选择了放弃,后来往这个位置上丢了穆勒、格策甚至是罗本。而即使里贝里踢左路以传球和视野见长,固定到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的中路,也观察不到四面八方。
穆夏拉面临的困局有那么一点类似。

穆夏拉的带球能力别说在德国了,在全世界年轻新星里都非常可贵。而他在采访提过最多的两个名字,一个是梅西,另一个是内马尔。强如那俩,起初也是通过边路一次次的突破提升自信,以及积累过人之后传射选择的经验。
拉到左路,可以让穆夏拉拿球之后背靠相对安全的边线,也有更容易聚焦的正面视野去思考。而且他已经在面对巴黎等强敌时证明了自己的背身能力,拿球转身再突进的话,边路天生就比中路有空间。
以上,是穆夏拉改打左路的好处。至于坏处嘛,可以问问阿方索……他手里捏了三年的边锋号现在排到了哪?

4.
没办法,目前阵中的三大边锋,都给球迷留下过不少美好回忆。
高光最多的应该是金斯利-科曼。从当初那个只会变向煲汤蒙一脚传中的科盲,到如今内外线都能走、低平高吊都能传的科皇,拜仁球迷亲眼见证了他身上的不断成长。
目前的阵容里,他毫无疑问是最值得信赖的边路爆点。多样化的突破后传中不仅是这支球队的DNA,也是久攻不下时最简单粗暴的破局方法。
问题是,他这个踢法太容易脆,脆到在全员仁都能拿到病床积分卡最高档的那一种。所以每一任教练都会把他捧在手心里省着用,恨不得当做红血才放的必杀技。
所以,必然会有大量的时间和资源用在别人身上,比如萨内。

我一直觉得,纳格尔斯曼捣腾出那么多稀奇古怪,很大程度上是想让萨内和基米希踢成一前一后的双核心。
曾经的萨内是一把反击的利器,这年头非常宝贵的顺足位暴力边锋。后来经历了大伤,不得不踏上转型之路,却因为右脚天残和触球精度不够走得异常艰难。
为了激活他,纳帅尝试过右路堆重兵打传切,然后交给萨内在左中部收割。也用过穆夏拉和他都当边前腰,配合阿方索和马兹拉维打出了两级助推版的两翼齐飞。萨内自己也练了逆足去适应更多位置,尽管还是那个丢失球权的大户,但至少进攻数据同步起飞。
不过,他和科曼存在着一个同款问题,那就是门前的终结能力。萨内还能称作忽高忽低,科曼直接可以看做弱点。幸好,边锋群里还有一个狂点这项专精的人。
他就是——伦敦之王、德意志时尚教主、安联球场人型肉坦、慕尼黑托尼群体最爱、迪士尼法务部一生之敌,格纳布里。

3.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拜仁非中锋位置最会射门之人的名号,都应该属于托马斯-穆勒。
新入坑者看他踢球,总有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粗浅了解之后,会发现根本无法理解为什么他总能出现在看似捡漏的位置,又为什么总能用看似简单的传球带来行云流水的进攻。接下去懂得越来越多,门前嗅觉、边中结合、肋部渗透、无球跑位等名词一一历数,最后……
始于金靴,陷于球商,忠于神经病。

过去数年的多位拜仁主帅,想要改造球队融入自己的战术理念,大多会做出这样的两个调整:一是改掉4231阵型,二是把穆勒从前腰挪去其他位置。
这些往往会带来短暂的新鲜感,然后踢着踢着就陷入莫名的迷茫。最后又回到4231两翼齐飞的老路,大家欢呼这才是DNA正统。
但是吧,正统也有它的前置条件。
首先,穆勒这种球烫脚但也能烫死对手的前腰踢法,是把强势突击的边路和擅长跑动的中锋捏合到一起的指定胶水。不是什么“4231能让穆勒踢得更舒服”,而是“穆勒踢得舒服才有了这个4231”。
其次,这套战术不止需要一个球商拉满的穆勒,更需要中后场和边锋都有足够的持球能力。他曾经把自己的踢法形容为“空间解读者”,没有队友护住球或者过掉人,哪来他可以利用的空间呢?

而现在,很多条件并不满足。前面已经说了很多次控球组织方面的问题,33岁的穆勒也丢了大半射门能力,甚至有时为了一脚出球而一脚出球。
在世界足坛各种边卫转后腰、后腰转中卫、中锋撤中场,通过缩短途径来提节奏的潮流下……拜仁这套东西打不出速度优势,反而会有种对方已经跳了伤害数字,自己还在喊变身口号的错位感。
好消息是,拜仁以一个违背祖宗的亿元身价,砸来了能拿球组织,也很擅长跑位配合的顶级球星。
虽然但是,他是个中锋。

2.
有时候,不得不服一些宿命论。
——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吹响了西线反击的号角。登陆点附近最主要的城市叫Caen,我们翻译叫卡昂,以前管它叫凯恩。
——今年,英国要上映一部电影叫《伟大的逃兵》,根据一位二战老兵逃出疗养院,去卡昂参加诺曼底登陆70周年庆祝活动的真人真事改编,主演是已经90岁的传奇影星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
——现在,Harry Kane以大英帝星的身份,成为了德国足球巨无霸的头号球星。骄傲的英国媒体在报道里,将他签约那天称为“D-Day”。

即使抛开这些神神道道,单论足球这也足够令人激动。
特尔还太年轻需要练级,舒波莫廷作为免签之王已经远远超越了预期,但凯恩带来的将是完全不同的等级。
无论是在热刺还是英格兰,他的回撤组织都是进攻体系的核心部分,孙凯连线直接喂出了亚洲天花板级的前锋。同时,他又是英超做到顺足、逆足和头球都破门40+的第一人,而拜仁球迷最忘不了的就是全能中锋。
畅想一下,当格纳布里不用强行参与根本弄不明白的连续传切,彻底当个二前锋射门员;当萨内横着带球不用再绕开整个禁区,可以交给凯恩然后去跑最爱的纵深。
再做会梦,科曼下次传中的时候,禁区里有一个上赛季头球进的比拜仁全队都多的人。穆勒的身前,也有了一个既擅长跑位、又很会打掩护配合的大个……
斯特林都能在欧洲杯变身三狮大腿,谁能不对拜仁锋群多点信心?
何况,这还不是凯恩带来的全部。回想一下D-Day的喧闹吧,你其在比赛之外就连内讧都没有过这么热闹。

1.
回头想想,拜仁慕尼黑,好像从来都不止是慕尼黑的拜仁。
他们是巴伐利亚的一张名片,更是德国足球的一座灯塔。
日本哲学著作《银魂》曾经写到:无论你觉得追赶前面的背影多么艰难,都别忘了领路人才是最难的。因为他并不知道黑暗里的出口在哪,而身后所有人都会跟随你的方向。
拜仁就是这样。
他们找过瓜迪奥拉想要重塑足球哲学,也给过克林斯曼、纳格尔斯曼等新生流派最好的舞台。
他们比任何对手都更想撕碎50+1,结果连养狼计划都没有机会,投票结果一出鲁梅尼格就气得破口大骂。
他们是德甲当仁不让的霸主,经常也是这个联赛在欧冠的最后希望。他们吸引着德国足球最好的资源和球员,承担着挖掘机的吐槽,还有为国家队送人送战术、甚至送默契度的任务。
德拜这个词,是历史,是调侃,是压力,有的时候甚至可能是诅咒。
但拜仁没有选择,这就是领路人的责任。

新赛季的拜仁会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有着太多的不可预知。
你看德超杯输的那个0-3,再翻翻图赫尔带队以来惨淡的胜率,还有那些关于后腰的吵闹喧嚣,会觉得搞不好“凯恩定律”还会延续。
你看转会市场的进进出出,走掉的卢卡斯、马内和萨比策分别是打不了、打不好和打不上,来了金玟哉、莱默尔、格雷罗和凯恩,会觉得阵容肯定是补强了,说不定真能走到明年的温布利。
足球最好玩的,就是再多分析也预测不了比分,甚至猜不到下个月谁会爆发,明年的战术会不会大变样。
但我唯一清楚的是,拜仁会一直走在劈开黑暗的道路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