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反串在我眼里这么奇怪?||性别刻板印象

2018-08-02 00:28 作者:暗界之炛  | 我要投稿

抖音、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等平台上,男生扮女生、女生扮男生的视频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对此,评论区有不同的反应,有的表示“很喜欢”、“很可爱”、“很酷”等;而有的则表示出反感,如“男生怎么可以这么娘”、“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坦然地说“喜欢”,有些人则会难以接受反串呢?

这,或许与人们所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有关。

图片源于网络


一、性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群体成员的相对固定的认识或观念,而性别刻板印象则是人们对男性或女性在行为、人格特征等方面的期望、要求和笼统的看法(如男性应该是坚强的,女性应当是温柔的)。

性别刻板印象存在于许多方面,如职业、学科、情绪识别、人格特征。

姜晓琳等人的研究发现,在大学生中,对于男性适合从事什么样职业的刻板印象(即职业性别刻板印象)会更强烈一些,例如,即使是对一个学习优异的护理学专业男生,人们也依然觉得其前途堪忧。这种现象可能与社会对男性的要求比较严格有关:相比于女孩的跨性别行为(如女孩子玩大卡车),人们对于男性跨性别行为(如男孩子玩洋娃娃)有更低的容忍度,人们可能更容易接受女孩子玩卡车,但却很难接受男孩子玩洋娃娃。社会对于男女跨性别行为的不同容忍度会让男性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压力,并将社会对跨性别行为的态度内化为自己的态度。

关于学科的性别刻板印象,常见的如“男性-理工科”、“女性-文科”这类性别与学科的联结。

除了常见的职业、学科性别刻板印象外,情绪也具有性别刻板印象。有调查发现,在19种情绪中有14种情绪存在着性别刻板印象,其中,人们认为男性会比女性更多地感受和表达出愤怒、自豪,而女性比男性更多地感受和表达敬畏、难堪、害怕、悲伤、高兴。在同样的无表情照片中,个体更容易将男性面孔和生气的表情相匹配,将女性面孔与高兴相匹配。这种情绪性别刻板印象的差异,或许和社会对性别角色的不同观点有关。在社会中,男性是典型的资源提供者,往往被认为是独立有自信的,于是,在性别刻板印象中,男性的情绪更倾向于具有“支配性”的;而女性在社会中的角色往往是照顾者的形象,往往被认为是具有亲和力的,于是,在情绪性别刻板印象中,就会更倾向于“温情”。另外,在情绪性别刻板印象中,女性的刻板印象程度会更高些,也就是说,相比于男性,女性更明显地表现出对“男性-愤怒”、“女性-高兴”情绪匹配的坚信。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女性持有更显著的情绪性别刻板印象可以帮助女性在环境中识别威胁信息(如男性的生气),帮助女性在体力较小的状况下更好地生存。也就是说,女性对具有危险性的男性表情的识别,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

关于人格特征,人们对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是不一样的,通常人们会认为男性更优秀、更能干,女性情感更细腻。

而在反串中,那些能够接受的个体,往往是持有较弱的性别刻板印象者,他们对男性或是女性应当做什么事没有非常明确、严苛的期望,所以,当面对女装大佬或伪男时,他们显现出更高程度的接纳。

图片源于网络


二、反性别刻板印象

反性别刻板印象是指男性或女性在性别角色行为方面表现出的与人们的性别刻板印象不相符,如男性变得很有服从型、很感性,女性很有权力欲、有较高的社会成就,则是反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反串也同样反性别刻板印象)。

当出现反性别刻板印象时,个体会出现三种常见的处理方式:一是尽量减少与反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接触,只关注那些符合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二是多去接触反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但是想办法去揭穿它、寻找别的理由解释它以保护原有的性别刻板印象(同化);三是调整自己的认识,将反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也纳入自己的认知可接受范围内(顺应)。

实际上,这三种应对反性别刻板印象行为的方式反映了两种认知理论。

一是图式过滤器理论:性别刻板印象会成为一种过滤器,使得与性别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如男性成为医生,女性成为幼儿园老师)更容易进入人的脑海里,而那些与性别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则更可能会被挡在门外,被人忽视或遗忘。图式过滤器理论对应的是应对方式一。

二是联想网络模型理论:持有性别刻板印象的个体,会更关注那些与刻板印象不一致的信息,因为那些信息与原有观念是具有冲突的。有实验发现,性别刻板印象促进了个体对那些与性别刻板印象不一致行为的加工,也就是说,那些反串行为会促进个体去思考相关的性别刻板印象。联想网络模型理论对应的是应对方式二和应对方式三。

此外,还有学者表明,在遇到反性别刻板印象时,人们不同的解释(归因)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我们将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解释为由个人的不稳定而导致的(当时有特殊的动机,如正在玩大冒险)或是由外部因素导致的(如就业形势严峻男性不得不从事幼教),那么我们原有的刻板印象就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但如果我们将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归因为个人的稳定特质且该个人是该性别群体的典型代表(如一个爱好打篮球、身材健硕的男性喜欢扮女装),那么我们原有的性别刻板印象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

图片源于网络


三、影响

性别刻板印象作为一种刻板印象,能够简化我们的认知活动,提高信息加工的效率。例如,一个遭遇男生劈腿的女生,对持有某类特质(如说话不真诚)的男性有固定的认识(刻板印象),当遇到具有相似特征的男生时,不需要再与其交往一段时间就能够迅速判断其不是适合自己的人。

但是,持有强烈的性别刻板印象者,在遇到反性别刻板印象的现象时,常常会为了维护性别刻板印象而表现出更多的反对,这会导致一些个体的发展受阻或直接放弃该领域的前进机遇。如在公司当管理者的女性,即便业绩再高,也有可能会遇上隐形天花板(因为其女性身份而无法再往上走)。而如果个体承受不住外界的压力,就可能会放弃反性别刻板印象的行为,如放弃自己管理者的职位(如此一来,该个体增加了性别服从,维护了自尊)。

另外,人们对男性的性别刻板印象较为稳定,而对女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发生了一些异于传统认知的变化。通俗来讲,人们对于男性应当表现出何种模样还依旧很坚定,而对于女性的要求和期望则变得不那么严苛了,在男性变弱或变女性化时,人们会较难接受,而女性变强或变得男性化则较容易被大众接受。因而,出现女装大佬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表示反对;而出现伪男时,反对的声音就会比较少一些。

图片源于网络



为什么反串在我眼里这么奇怪?||性别刻板印象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