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 2016年7月 VOGUE服饰与美容(241期):写歌的时候,他习惯关上世界所有的灯

华晨宇 暗之微光
在当下的华语乐坛,华晨宇是不可替代的存在。他音乐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毫不受限的创作风格,仿佛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撕开了一道口子。
他的创作姿态绝对独立而自由,同时又暗藏着深不可测的巨大潜能。
于是,当这个被人们亲昵地唤作「花花」的男孩子坚定地说,世上他最佩服的人是自已的时候,你就信了。

1、――我们生来就是叛逆早已拉响了警报,
气氛将被引爆,
都给我听好,
我无所畏惧让所有的对手都领教。
――《异类》
时间回到2013年,那个夏天的《快乐男声》舞台,几乎是属于华晨宇的。他坐在键盘前,一边弹着鬼魅的音符,一边紧闭着眼睛,投入地唱起我们听不懂的哼鸣时,你会觉得他周身好像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风暴或者漩涡,他在世界的另一端,与我们全无关系。
凭借着这般诡谲而自我的音乐创作,他一路披荆斩棘,最终站到了总冠军的位置。

时间过去三年了,他说起海选时险些被淘汰的桥段,眼角有天真的笑意。
――“海选的时候评委问我会不会写歌,我说会,他们要听一下,我就弹了一首。”
弹的,就是他早些时候创作的一首“不太开心”的曲子,弹完之后有两个评委都准备要淘汰他了,是尚雯婕留下了他。
听华晨宇的歌,需要你交出的不仅仅是耳朵,还有心。
在创作的最初,他并未想过后来会发生的这一切,他只为自己写歌。
6岁开始接触音乐,学习长笛演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华晨宇来说,都是“和语文数学一样的东西,就是功课。”
十几岁开始,他偶然写下第一个音符,才忽然发现,音乐可以帮他说出那些漫长岁月里无法倾诉出来的苦闷。
可以自由地表达自我,是华晨宇认为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一桩事。
――“我那个时候是本来就不开心的,有很多的东西都看着不舒服。通过写音乐的方式找到了一个可以发泄的突破口,比做任何事情都要舒服,发泄得很彻底。”
他写过很多很多歌,上百首,大多数都没有发表,甚至没有拿出来和任何人分享,有的干脆忘记了。他从来不写谱子,歌全都存在脑子里,“忘了也就忘了。”朋友问过它,不觉得可惜吗?
――“我写一个歌的时候是当下的状态,比如那个时候因为某一件事情不高兴,或者因灵感来了写了一首歌,但是写完之后也只是抒发当时的感受。我再过一段时间,甚至第二天一起来,再来唱这首歌可能就没感觉了。因为已经不再是我当时的状态了,所以我觉得没有了也并没有什么。不会可惜的,它是我拥有过的。”


2、――只有我,
守着安静的沙漠,等待着花开。
只有我,
看着别人的快乐,竟然会感慨。
就让我听着天大的道理,不愿意明白。
有什么,是应该,不应该。
――《烟火里的尘埃》
18岁,是华晨宇生活里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那之前,任何事情都会让他不开心,那之后,他选择让大脑自动屏蔽掉每一样事物中不好的部分,然后“整个世界都很阳光”。
宽敬的双人皮沙发,华晨宇只坐了一半,整个人身体前倾,是一个愿意敞开心扉肆意交流的姿态。
他特意在采访前礼貌询问:
――“我可以抽烟吗,你会介意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还会说:“你要来一根吗?我们就随意聊天,不要太严肃。”
然后是一个大大的笑,嘴角和眼角弯成好看的弧线,感染得周围人也不禁开怀许多。
18岁那一年,发生了什么?
――“就是忽然走过去了,睡了一觉就这样了,也没做梦,任何事情都没有。”
他一早就看到了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的现实,过去他执意选择看不好的那一面,所以感受到的尽是压抑和低迷,现在,他走到了这条线的另一边。
出道三年,他开开心心接应下所有发生在周遭的事情。有真人秀节目带他去周游世界,他就一幅野蛮生长的姿态上路,飞奔着扑向生命中第一次看海的沙滩,在古老欧洲的教堂里头看那些神圣的壁画。继续写歌,接受数不清的人对他的爱与关心。

也曾有一度,他为置身于人群之中而感到恐惧。甚至在《快乐男声》比赛途中,他认真与导演说,自己要退赛。
――“我觉得很麻烦,那么多人主动来对我好,我会不舒服。会觉得,你为什么要对我这么好?你对我这么好我该怎么办?”
后来,他“仔细研究了大家的留言”。发现大家大多在和他说的话都是,你要吃好喝好休息好,这让他顿悟:
――“其实我是可以过我自己的,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care,我过得越像我自己,我越按照我自己的方式生活,他们就会越放心一些。”
他也一直抱持着某种决绝的姿态,随时可以回头,随时可以停下来。在这个纷乱的环境里,华晨宇始终清楚,真正给他带来愉悦的是音乐创作本身,而不是那些标签或名声带来的虚荣。
――“我一直都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有一天累了,不做了,就不当艺人了,就是随意的那种,很随意。”


3、――卡西莫多的礼物,享受孤独,
阳光从不光顾,月光为我伴舞,
――《卡西莫多的礼物》
写歌的时候,华晨宇通常习惯关上房间里所有的灯,即使是白天,拉上厚厚的遮光窗帘,也可以即刻创造一个彻底黑暗的世界。
――“伸手不见五指。”
黑暗能创造出什么?
――“当人的眼睛能看到东西的时候,是会有杂念的。你可以在家试一下,你睁开眼睛也什么都看不见的时候,会发现听觉变得很灵敏的,稍微有一点动静都能感觉很不舒服,就觉得好像什么都能听到。当我看不见任何东西,再来弹钢琴、写歌的时候,对音符的灵敏度是很强的,会更有感觉一些。”
他一脸认真地讲解着这一切,面目虔诚。
微光,是经常出现在华晨宇歌里面的一个词。
――“对,我非常非常喜欢,微光。”
他说起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中那个孤独的敲钟人,这是他喜欢的,有一点忧伤,和很多很多的沉默。
那是他在欧洲旅行时,在一座教堂里看到一幅古典油画后忽然产生的灵感,旋律当时就来了,他记下来,回国后写了《卡西莫多的礼物》。他眼睛看到的美的画面,变成歌,被我们听到。
――“这样的歌,就不再是写给我自己的,而是我写给这幅画的。”
舞台上的华晨宇像有一种天生的魔力,完完全全地沉浸其中,旁若无人地。
――“音乐一响我就进入到另一个世界了。我唱歌的时候脑袋是空白的,就我眼睛里面看不见任何人。音乐响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就屏蔽掉这个世界了,就是什么都没了。”
他两只手在半空中不停摆动,描述着那种“什么都没了”的状态。
可是从舞台上下来,离开了音乐的华晨宇,却会自动变成收敛而腼腆的样子。这也是他爱“微光”的原因。
――“我不是很喜欢时时刻刻跳出来去万丈光芒的照耀着每一个人。”
对于随时成为人群的焦点,他也至今没有完全适应。
在最新的演唱会海报上,造型师朋友给他提出了现在这个“逆流”的想法。黑白照片上,华晨宇一个人从人群里走出来,他在往前走,所有人则去向反方向,摩肩接踵似有撞击。

――“就感觉我像是喝醉酒的从人群中走出来,所有人在撞我。或者与其说所有人撞我,应该说我在撞所有人。”
他喜欢极了这个创意。
问他,为什么是你喝醉酒,而不是那些人喝醉酒,而你是醒着的?
――“你相信吗,一个人如果喝醉了,他可能不是在这个世界里的。换句话说,当一个人喝醉的时候,他可能跟其他人就不在同一个世界了。但反过来说,也许一个人喝醉之后,才是最真实的。”
华晨宇平时很少喝酒,也无需借助酒精寻找什么灵感。
――“对,我觉得我不需要去通过喝酒,或者是其他别的乱七八糟的方式来去麻痹自己,让自己去找灵感,去另外一个空间,我不需要。因为我可以很自然的让自己进入到另一个状态里面。”
但有时候回家,他会陪爸爸喝两杯。大人喝白酒,他也跟着喝。
――“喝两杯白酒就倒了,醉酒了就睡觉了。”他乖巧地挠挠头笑自己。
与家人的亲近,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一点点发生的。华晨宇此刻可以坦然地说出来
小时候不理解大人。
――“因为父母离异,再加上家人很忙,那个时候会觉得为什么没人管我、没有人照顾我,虽然身上有钱可以生活,但是对于情感方面的疏离是不理解的。”
讲起童年,他最先想起的一个画面是5岁还是6岁的时候,在家门口看到别的小孩子在玩悠悠球,也好想要一个。
――“当时就有一个小孩就跑来,得意地说,这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我心里就觉得,我也有妈妈啊。”
我当时很不开心,就去想去找她。因为那个时候我已经很久没见过她了,就一直走路去她工作的地方。那条从家到妈妈工作的地方的路,他现在想来大概有十公里左右那么远,他一个小小孩,走了多久也不知道,总之就是家人到处找不到他,他真的走到那里等到妈妈了,被“一顿暴打”。
那是华晨宇对孤独最初的认识,是一切好的和坏的开始,也是他创作的根源。
当然,他会说,现在没有什么是坏的,一切都好,想要开怀大笑的时候他不会遮掩,话语消失的时候,还有音乐。
其实真的不必再去追究他到底是天才还是疯子,就像我们质询太阳与月亮的交替存在到底在被什么神秘力量操控,也是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答案的。
唯一确凿的事情是,这世上有华晨宇,终究是好的。


Q/A
1、谈恋爱,会影响你写歌吗?
华晨宇:它会让我有灵感的,一定的。因为我记得我第一次谈恋爱的时候,我有写过很温暖的歌,但是被甩了之后,也写过失恋的歌曲,反正就是能够影响我生活的,也影响到了我写音乐的情绪。
2、外部世界相对来讲是冷酷的,你用“不抵抗”的方式去对抗,这个选择是怎么做出来的?
华晨宇:其实所有的东西都是根据你自己内心去走的,你的内心对任何一件事物是有一个选择的。
面对一件事情,你可以通过大脑去评判它,而行动上其实是不需要去怎么样的。就好比说,大家都在让我做一件我很不想做的事情,但是我又必须去做。我就会选择去做,但是敷衍。
3、可是,这不是虚伪吗?
华晨宇:这个不叫虚伪。因为当一件事情摆到你面前的时候,你不愿意做它,说明这件事情一定是你会觉得没把握的,你才会不想碰。
4、有什么事情是你现在绝对不会做的?
华晨宇:脱光了站在镜头面前我不行的。(笑)
5、现在还在世的人里面,你最佩服谁?
华晨宇:最佩服我自己。我最爱的人当然是我自己,就是我觉得我很自由,而且这个自由是自己给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给我的。
6、有人说你特别像“黑洞”艺人,你认同吗?
华晨宇:认同。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深到什么程度。

2014年(wb)
记者:华晨宇到底是好在哪里了?弱弱地问……
ET:其实不需要问别人的看法,你自己去听,去看,不要被我们的看法框死,也不要被黑他的人干扰。这也是华晨宇教给我们的音乐解读。
记者:我啊,一点偏见都没有呢,就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啊。那么多人都让我自己去看,去听,去感受,我觉得棒极了

2017年10月
昨晚华晨宇的演唱会上有两件事令人印象深刻,首先,是固定的全场合唱项目,去年的演唱会上唱的是《卡西莫多的礼物》,今年唱的是《国王与乞丐》,又一次地万人齐唱。
其次是,这回他堂堂一个歌手,竟然在演唱会现场和歌迷一起听Demo,开创了一次全场静止的「先河」。如此看来,华晨宇可说是年轻一代里,少有的,能够同时拥有动、静两种能力的存在。
今晚,《天籁之战2》将在东方卫视拉开帷幕,华晨宇与莫文蔚一道连任评委,将与费玉清、杨坤、张杰一道现身舞台。
记者 吕彦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