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考研成功的人,总在6点起床?
01 昨晚你是几点入睡的?
对于目前正在备研的同学们而言,早晨时分是抓紧时间复习计划的开始。想要保证一整天复习状态充分发挥,关键在于前一天日晚上的是否有充足的睡眠,不知道大家最近的作息安排得怎么样?是几点步入休息的呢?
来自国外的权威调查指出,经过近一两年的统计,我国的平均入睡时间点为夜晚11点32分。
但是相信有一些的同学,其实已经过了这条入睡时间平均线

有的人说夜深人静之时,没人打扰复习效果尤佳?其实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以及作息规律,建立起良好的早睡早起习惯,才是可以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所在。
02 早起的同学更容易考上研
“早睡早起身体好“的观点,目前已经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
但是,从考研复习的角度来看,保持睡眠充沛、天天早起所带来的益处却远远不止如此。
首先,早起有助于培养个人意志力。
举例百事可乐的CEO斯蒂夫·雷尼蒙德每天坚持早上5点起床,然后就开始运动在跑步机上跑四英里(约6.4公里),这个习惯足足保持了几十年。
据采访他说:我从不会选入住没有跑步机的酒店。有人不禁疑问他究竟如何是做到的这么的自律?
其实答案就在:一个人在一天24小时内的意志力是有限额的,越用愈越少。在清晨的时候,我们享受了一整夜的好觉,意志力非常地充沛,更容易应对那些消耗脑筋精力的事情。
想要把艰苦的考研复习流程,变成一种自然习惯,在开始的阶段,需要消耗的精力意志力是非常多的。
但如果我们充分利用好早上的充沛精力,点点滴滴地积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如同会条件反射,不用耗太多意志力也可以进行。
对于习惯于早起跑步的人来说,锻炼的不再是对生活的一种选择,而是生活的一种习惯。
对于现在备考的学子来说,每天清晨坚持早起,并全身心地投入到考研复习之中,更有助于意志力和习惯。

其次,坚持早起有助于我们对时间的管理。
大家是否经常觉得,自己平时的复习时间不够用,之前安排好的计划没办法一一完成,从而会产生一次次不安焦虑情绪?
从本质上来看,这种情况的发生,归根于没有学会好好地管理时间。
面对要复习的资料太多,时间又太少的困境,我们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在计划安排后的挫败感:计划几次失败后,很容易产生疲倦,总是怀疑自己,有的甚至出现中途而弃的想法。
因此,我们首先要先建立自己的自信,要相信自己安排好时间和计划握在手中。而晨早起的作用就在于此。

很多同学总是喜欢赖床,有时候睡过了时间后,让自己陷入了愧疚的情绪之中,一整天都心神不安,而且还陷入这个纠结中,生怕因此耽误的时间拖累复习进度。
因此相较之下,早起也就意味着争取到了为复习而准备的更多时间。
当我们每天坚持早起,自然而然对时间进行了掌握从而建立起自信——即使面对再困难,再繁琐的知识,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

03 如何可以做到早起呢?
早起的关键在于早睡。根据一份报告显示:在接受大数据调查的十个城市当中,其居民日常睡眠平均时长为7.1个小时,近5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有睡眠问题。
而其中多梦、持续性浅睡眠成为困扰睡眠的主要因素。
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大多数95后的人群,在睡觉之前都花费大量的时间玩手机,平均时间均在80分钟。

大多数的晚睡的习惯者,大多数不是因为过多的工作和学习,而被动式熬夜,反而往是因为无法摆脱晚睡的习惯。
习惯熬夜的人可以发现:当从你往前倒推8个小时,算出来的结果这个时间点往往都不会是一个太过于早的进入睡眠时间。
同时,有数据表明:电子设备显示屏幕发射的光亮,能够抑制褪黑素的生成,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睡眠状态。
因此,通常在睡觉前一个小时内避免使用手机。
晚睡这种状态是可以调节,早起的决心也同样可以培养。每一天的闹钟比前一天提前2分钟,循序渐进。一个星期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比上一个星期早起了将近15分钟。
一旦坚持下来,身体就会开始适应这样的习惯,之后,对于保持早起这件事情,你的意志力远比以前更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