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4Blood 公开B测PVE模式简评

注:本人没有参与Back4Blood(以下简称B4B)前期测试,并且由于没有找到人彻底通关所以部分评测可能不够客观,欢迎指出不足和反驳。(价格问题因为也涉及到游戏没有完全放出游戏全部因此不在评测内)

首先要声明的是,个人认为评测应当分为2部分,一部分是单单看游戏本身,一部分是和同类游戏对比
第一部分:游戏本身
作为一款娱乐向FPS,B4B本身有不少特色,但是因为是公开B测,所以可能并未完全放出。
玩法概括:4人组队沿地图线性前进,完成多个小关的主线任务直到章节通关。游戏中有多张卡牌作为加成道具,通关小关后获得物资来开补给线逐渐获得更多卡牌搭建卡组(B测开放内容)如此反复。

优点:
个人感觉射击手感不错
1.有机瞄(似乎是目前FPS必备特色了)而且机枪在掩体附近会放下脚架准一点。
2.不错的画质、音效、优化;很棒的恐怖氛围
3.多样的武器,并且有配件,支持三连发模式与自动模式互换
4.更接近玩家行为的AI队友(受击会回头、会子弹误伤玩家、直到等怪清的差不多了再救人)
5.大量的关卡内场景交互、怪物[食人魔]与地图固定路线用的墙体进行的交互都很棒
缺点:
本游戏已有的缺点几乎与优点相对
1.机瞄具有比腰射更准的精度,但是轻机枪RPK(以下简称LMG)在此情况下就较为尴尬,因为中距离需要腰射与机瞄互换,一般机瞄会上个高倍镜,中远距离一旦移动中腰射子弹会像CSGO一样毫无弹道规律的乱飞几发(完全是乱飞,往屏幕左上右下左下右上反正打不到准星瞄准的人就对了,目测偏离准星1~1.5CM了都),甚至效果不如霰弹,十分难受(你是虚幻引擎,不是起源也不是CS!)。
2.前文提到的武器配件系统我们会在后面私货部分讲解;尽管游戏支持三连发模式与自动模式切换,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当子弹伤害足够一发爆头时,使用三连发模式会浪费子弹,但是自动模式可以通过单点鼠标模式成为半自动模式,因此需要在2个模式间切换。这时候问题来了:本游戏射击模式切换不是通过按键,而是在设置界面选择全自动模式,点击开的选项,切换十分繁琐,似乎是在隐藏。这个问题与缺点1结合就发生了好玩的事情:我随机匹配玩的第二局中因为LMG与步枪子弹通用,我捡子弹速度比他快,消耗子弹速度太快,导致他没有办法玩下去,最后退出了游戏。
3.更接近玩家模式的AI的确增加了游戏氛围和代入感,但是也增大了游戏难度。AI受击回头意味着火力中断,子弹误伤玩家意味着在更高难度下AI的枪线反而会限制玩家的走位。
4.关卡设计上似乎存在问题:缺点2那局,那哥们儿退了以后再也没进过队友(可能是B测人少吧)第一章有张图是上渡轮炸渡轮,怪物和特感是无限刷新(这还是最低难度)。(甚至剧情都说了)本应该是2个人在后面架枪或使用加特林,所有电脑只会跟你直接一拥而上4个人抱成一团被无限刷新的怪包围团灭或者子弹耗尽慢性死亡。似乎是制作者故意希望你能有2~3个朋友能24小时都有时间陪你单刷这游戏。
5.糟糕的默认键位和交互。游戏的默认键位对于传统FPS玩家来说较为糟糕。G键不会直接投掷3号位的投掷武器,而是需要切出左键。Q键不能快速切枪而是标记,切枪默认按键是什么我已经忘了,需要自己调整。
6.需要全程联网,需要加速器(玩起来还是不错的,没有明显卡顿)。因此这款游戏不应是单机联机分类,而是多人网游分类。
以上是对于游戏本身评测的部分。

第二部分:对比评测
到了喜闻乐见的第二部分了,这里要提到的对比游戏是《彩虹六号:异种》和《求生之路1、2》(以下简称L4D)。《彩虹六号:异种》和《彩虹六号:围攻》(以下简称R6)作为偏向硬核且并未进行公开测试(异种)的游戏,因此对比不应完全作为对比标准,我只能根据之前参加《彩虹六号:围攻》奇美拉模式的经历和相关宣传片云一些评测,尽可能客观。配件系统将对比《APEX英雄》(以下简称APEX)的系统。
优点:
相比L4D,B4B通过虚幻引擎强大的性能和交互系统实现了游戏性上的提升,如果按L4D续作来看,游戏性的确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代入感也得到了增强。
相比R6,因为是一款娱乐向游戏,所以只要突突个爽就完事了,也不用做那么多装修,也不用那么急着补充子弹。《R6》有干员系统,但是却绑定了武器,只能在有限的武器里选择,尽管B4B也有人物系统,但是仅仅绑定了初始武器(这里其实我觉得还有别的可能,私货部分介绍)是可以在地图里换不同武器,不同组合,不同乐趣。同时,因为没有各种技能,所以上手难度不高。手感上,因为偏向爽游,所以枪打起来后坐力感觉不大,很舒服。并且,AI队友的存在也使游戏变得轻松一些不再孤单。游戏存在和《R6》、《战地V、I》一样的远距离伤害衰减机制,在考虑交战距离这个问题上也是不错的(没人会把远处的怪一次性打完了,除非是大哥)。
缺点:
相比L4D,B4B因为使用虚幻引擎,导致无法支持创意工坊,乐趣上少了一丝。尽管制作者添加了卡片和配件系统,带来的的确是耐玩性上的提升,但是不是乐趣上的耐玩性,是反复刷刷刷的耐玩性,为了新卡新属性新效果刷刷刷,到最后地图也会玩烂,新卡新属性的乐趣最终是无法比过新人物、新技能、新地图的。《R6》本体之所以每个赛季都有粘度,就是因为每个赛季都有新干员、新技能、新地图,带来了不同的组合。之所以被诟病,是因为PVP平衡的问题。《R6》和B4B的PVE模式当然就不会有这么多毛病,只要不让游戏难度陡然降低失去乐趣就不会出大问题。
配件系统与《APEX》相比就较为难受了。因为不是传统的大逃杀游戏,所以B4B并未设计背包系统,这就导致配件安装后想要更换必须到下一个有配件的地方替换,无法带走配件。并且,配件安装后我没有找到任何下配件的方法,这就意味着一旦上了配件,就无法在2把枪之间更换配件,一旦要更换枪械,旧的配件便随枪丢失,这是十分难受的。

以上便是评测的内容,我不愿意以简单的主观好或坏、推荐或不推荐来评测一个游戏,因此也不会打分,何况游戏处于B测还未完全放出内容。

以下是私货时间,想看客观评测的可以退了,大部分都是主观内容,已超出评测范围。这可不是夹带哈,明目张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在进入游戏的基地发现了几个问题:
1. 人物自带的武器的武器是白色品质的,而训练场捡到的同款武器是紫色的,过关时候的加特林是金色的。
2. 在训练场门口有个类似枪店的建筑,里面的人站在柜台后面正对玩家,但是却无法交互,其台词似乎是:【达斯提】弹道不稳的枪和安全屋装个纱门一样没用。似乎是存在武器属性矫正、强化、升阶系统。
3. 人物左下角存在金币系统,但是B测并未开放,一直是0。

4. 一半的人物是锁定的
由此我主观推测,游戏在日后存在和《全境封锁》等游戏类似的武器系统,武器存在几个等级,类似APEX和全境,最高等级是游戏中的可固定武器。目前放出的游戏是故意让玩家觉得接近L4D系列的传统玩法升级,吸取老玩家情怀,同时给人一种要肝但是肝度不高的错觉。这也是外网目前争论较大的点。除此之外武器系统上,目前很多角色绑定一把初始武器,但是游戏玩法中,大家会发现,武器很快就被丢弃或者换掉,尤其是自带近战武器的角色。因为我怀疑正式版玩家可以通过枪店更换初始武器,或是升级初始武器的品质。再者,游戏使用的是比较常用的虚幻引擎,因此也有可能后期会推出新的模式,类似《逃离塔科夫》或是《全境封锁》中的暗区,玩家需要单人或者组队各自为战,搜集武器或是金钱的同时对付其他幸存者和感染者然后成功撤退,将武器、金币带出。这样的话,游戏的寿命会使用不同于L4D的方法得到延长,但是其本质还同质化的刷刷刷。在终极版的奖励里也暗示了氪金点:
• 基础版游戏
• 提前4天抢先体验《喋血复仇》
• 年票:三个即将登场的可下载内容,包括全新剧情、可玩角色、特殊突变灾变者以及更多内容
• 4个角色的“战场硬派”皮肤包
• 额外的游戏内数码物品:稀有旗帜、徽章、喷雾及头衔
即头衔、徽章、旗帜、角色、枪皮、游戏币,更多内容里可能包含我所说的模式。
大家也不要忘了我说的,L4D是单机联机游戏,B4B是多人网游,因此游戏可能会通过出更强劲的技能来提升氪金欲望,并且可能存在和全境封锁2一样的怪物强度提升过高刮痧问题,整个游戏会完全按照网游的运营模式策划进行,刷到后期就会失去原本的乐趣。和R6封锁一样,B4B售价可都是298+,并且还有后续氪金内容。这可是一款在2019—2021年一款知名厂商3A单机的价格,你得不到3A单机游戏的固定体验(赛博朋克2077:我例外),而且游戏需要全程联网,一旦停服可就不能像L4D一样单机游玩了(不过我觉得大家都玩不到那时候就散了)所以购买的话还是建议大家三思而后行。
最后说一点小的问题,一个是换弹动画问题,毕竟是娱乐游戏,所以把这个问题放在上面评测里肯定不合适,这是鸡蛋里面挑骨头。那就是AA12这把枪,是具有开膛待击的功能的,因此弹鼓/匣未打完的情况下,无需拉动其上部拉机柄。这是个小错误。还有就是,游戏内的翻译有一部分是机翻,比如enter进入 回车 在不对的地方被翻译成了输入。第一章火车站那关字幕翻译存在大量机翻乱码错误。



玩过以后体验大致就是这样,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吧,我们有缘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