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风雅与苍茫
不知从何时起,我爱上了民国的文字、民国的风雅和民国的故事。民国文人的苍茫、民国传奇的打捞、民国才子佳人的风花雪月,字字珠玑,令人回味无穷。
先来谈谈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我曾看到这样一句话,听闻民国爱情十有九悲,或输给流言蜚语,或消失在枪林弹雨。前者如张爱玲和胡兰成,一个是有名的作家,一个是汪伪政府的官员。这样的身份冥冥之中早已注定了悲剧。 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父亲是清末重臣张佩纶,祖母李菊藕是赫赫有名的重臣李鸿章的女儿,张爱玲是当之无愧的名门之后。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张爱玲喜欢读书,1927年开始写作,在后来不断的学习中于1943年正式步入文坛。《沉香屑•第一炉香》让张爱玲成为当红女作家。这两年张爱玲发表多部著名小说,其中包括1944最为著名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美好的前半生在遇到胡兰成时戛然而止。胡兰成对张爱玲一见钟情,张爱玲也被胡兰成的才华所折服,忘记他已婚的身份,亦忘记他汪伪政权的身份。胡兰成年少成名,文采斐然,后又从政,身边自然不乏莺莺燕燕,胡兰成与张爱玲结婚后矛盾不断,之后便分开了,但女方深爱胡兰成,离婚后也总给他写信,信中的内容后世不得而知,但最后一封信是张与胡的诀别,想必这些信是一个追爱不成的悲剧。胡兰成与张爱玲因才华相知、相爱,却因性格分离,终究是被自己所误,被时代所误。晚年胡兰成离开大陆在台湾教书,半生浮沉,最后重新拿起书本,也算留的一分清净;张爱玲独自前往美国,开始第二段婚姻,在陌生的异国他乡重新开始。民国爱情或许是时代的滤镜也或许是才华的加持,总是令人格外动容。徐志摩与陆小曼(你是人间四月天);钱钟书与杨绛(我上清华,一为读书,二为钟书);周总理与邓颖超(闲人哪里知道忙人有多想闲人)……这些美丽的爱情伴随扣人心弦的文字传给后世。他们有人相伴一生,有人半路分离,但终究都成为我们心中的传奇。
民国始于1912年1月1日,结束于1949年9月30日。谁能想到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文化激荡,人才辈出,短短38年,有些东西开始了,就从未结束,而有些东西结束后就再也没能开始。民国是开始、民国是结束,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民国之殇。民国的风雅早已消散在历史的烟尘中,而民国的苍茫一部分留于书页,一部分成为了被时光掩埋的秘密,看不见、摸不着,却留一抹暗香,在心底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