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R6后,我选择了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
姗姗来迟的器材大升级。
前段时间我出掉了手头上用了7年的佳能5D3以及EF卡口系统的三支镜头,投奔RF卡口系统的怀抱。
升级理由其实挺简单的,周边亲戚朋友、熟知的摄影摄像工作者,很多都是索尼大法用户,一直口水索尼的对焦和视频能力,只是佳能的85 1.2是我这类器材党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R6来了,带着拍B-ROLL完全可用的4K 60帧 C-Logo规格。不过欣喜之余也有点担忧未来素材存储的问题,毕竟日常拍摄,照片+视频,工作+生活,已经干掉了我一块1T的移动硬盘。而虽然有在使用NAS,但NAS只适合做备份。
工作所用的RF系统,旅游作用的M43系统,以及8K全景运动相机,大疆运动相机,这些设备所拍摄的素材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存储压力。
机械硬盘肯定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毕竟我已经是两块移动固态硬盘(SSD)的忠实用户了,这次升级R6,还是需要一块SSD。
My Passport随行SSD版,是西数推出产品后,与天问一号IP联名款。
我觉得还是挺契合的,毕竟这款SSD主打的速度、材质都是比较贴近天问一号的。
作为一个一直关注天问一号的科幻航天迷,还是要支持一波。
外观设计

My Passport随行SSD版的包装选用了橘、白搭配的配色,很亮眼、吸睛。这款产品共有3个存储规格,分别是500G,1TB和2TB。从个人使用感来说,我还是建议选择高容量。

除了存储容量,包装封面右上角还标注了基本性能——读写速度高达1050MB每秒

产品还随机配备了一根USB-C to USB-C以及USB-A转接头,使用者可以按需选择,还是挺人性化的。

看到它的第一眼,感觉蛮小巧的,官方尺寸是长100mm,宽55mm,厚度9mm,产品上手有金属质感。


全身上下只有一个Type-C接口,这是符合大趋势的未来接口,在主流存储大提速的今天,Type-C代表了极速。

一体化成型,边角圆润自然,做工不错,,配合深空灰配色,有一种来自未来世界的科幻质感。
我手里的这款深空灰,后续应该有星火红、宇宙蓝、繁星金三款配色上市。
多样的颜色选择,想要个性化的消费者倒是不用犯愁了。

个人觉得这个纹路是My Passport随行SSD版外观上最大的亮点,抚摸久了容易“上瘾”,左上角是西数的logo。

说小巧,有多小巧呢,对一手握在掌心里可能没概念,毕竟每个人手有大有小。

和碳纤维卡包、AirPods以及5号电池对比来看,大概就有一个概念了,碳纤维卡包比信用卡大一圈,Airpods是最小巧的无线耳机系统,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比碳纤维卡包小两圈,大概是两个半Airpods收纳充电盒的大小。

这个体积可以轻松揣进牛仔裤的口袋里,还有很多盈余。

也可以轻松丢在日常EDC的小包里,不会增加多少负担。

重量方面,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重量只有54g,不说是轻若无物,也可以说没什么负担了。

考虑到仪器的误差,9mm的厚度让这块SSD日常塞在口袋里也是轻轻松松。
虽然并不是三防设计,但是这块SSD也是可以承受1.98米左右高度的跌落的,防护性比传统机械硬盘强很多。
性能速度测试
我自己平时修图主力机器Macbook Pro,游戏主力机器Win,前者雷电三接口不用说了,后者也具备Type-C接口,规格也是可以满足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的读写速度的。
先来看看Macbook Pro的测试成绩。

主力测试软件AJA System Test lite,以及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写入速度928MB每秒,读取速度938MB每秒,两条读写曲线都表现的很平稳,没有波折现象,说明缓存没有缩水。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测试数据要更优秀一些,写入924MB每秒,读取899MB每秒。
最近我为我的游戏主力机器更换了一个机箱,换了机箱的主机拔插Type-C口更方便了。

这个USB 3.1 GEN2规格的Type-c接口,一开始我用Type-C延长线测试,发现数据很奇怪,速度曲折波动,后来直接接到主板背后原初的Type-C接口,数据终于稳定了。


TxBENCH测试成绩接近CrystalDisk Mark,在随机4K成绩中有一些差异。

AS SSD Benchmark测试中顺序读取为944MB每秒,写入为869MB每秒。

ATTO 磁盘基准测试中数值有些许提升,最后稳定的写入为886MB每秒,读取为972MB每秒。

从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向win主机拷贝多个视频电影文件,峰值基本可以达到844MB每秒,速度也比较稳定。

写入数值会慢一些,基本上也有600MB每秒,考虑到细碎电影info等小文件,这个数值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自带Win和MAC的 WD Discovery工具引导文件。

主要功能为加密,不过目前还没有中文版的,可能后续会更新吧。
使用场景

在我这里,主要是作为照片和视频的存储设备,可以直接连接电脑剪辑使用。
苹果用户都知道,FCPX的剪辑项目文件的体积有多夸张,512G的固态高配Macbook Pro支持不起来三个项目文件,所以很多时候是直接将素材和项目文件全部丢在外接移动硬盘上使用。

用Macbook Pro剪辑的时候,C口用的真的很方便,拓展坞没带也可以直接用C口的SSD连接。

我目前虽然已经更换了R6,但是还没开始专业的LOG拍摄之路,这几天出去用R6拍摄了点素材,但是并非专业格式,因为H265的编码,导R6开启了clog后,无论多强悍的主机,包括AMD的线程撕裂者,都无法流畅地回放素材,所以我只开启了普通的模式。


这次没有在FCPX里转代理了,直接在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里建立了资源库,素材包含了4K 50帧以及1080P 100帧这两类素材。

在时间线上同时混剪4k 50帧和1080P 120帧,仅仅做坡道变速,适当规格的增稳和裁切,预览还是很顺畅的。
这个测试环节比较考验外接硬盘的稳定性和速度,而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完全没有问题,表现很优异。
总结

主流几大固态存储品牌中,西数的表现一直比较亮眼,品种和系列众多。
西数My Passport随行SSD版,足够轻便,小巧,负担也不重,金属和塑料材质制成的外壳感觉散热也会很好。
在人人都是Vlogger的时代,这样一个设备可以成为主流的日常存储设备,也能发挥专业用途。
好了,差不多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