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乐子人,或金广发的忧郁

2022-05-14 14:30 作者:虚研社长Official  | 我要投稿


发在 B 站,只有一个原因:希望金广发团队能看到~哈哈。


(标题戏仿了那篇著名的《虚拟主播,或“月之美兔”的忧郁》,但并不打算用类似的学术叙事解释年轻人文化。)

我经常想:为什么我会一直看金广发?

我最早被同事推荐到他的视频时,同事说,他演的是一个神经病。

但连续看了一年多金广发的短视频,至少对我来说,他演的并不是神经病,而是一个经常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在所有事上强词夺理、胡搅蛮缠、你说前门楼子他说胯骨轴子的市侩形象。

我似乎无数次听过类似的邻居吵架。当然,说是无数,但也未必很多次,因为我曾住过的大杂院不过十来户人家,他们必须分分合合维持一种平衡状态,并不可能高频吵架。但偶尔吵起来,大家会陷入从指责、讲道理,变成某一方金广发式的不知所云,也会变成金广发的搭档/对手,杨峰的「瞧你丫内德行」「你丫是不是找抽啊」这种重复性的情绪输出。

但我看金广发,并不是出于乡愁。

我只是觉得好玩。

但这种好玩,跟我曾经熟悉的场景的叠影,让我产生了某种认识,或者某种自省:

我为什么觉得一个人在视频里蛮不讲理,甚至经常伤害其他人的利益,是一件好玩的事呢?

当然,首先这是视频。我们知道视频是假的。金广发和他的演员金炎并非神形合一(真正的金广发是不可能喜欢 Beyond 的)。在了解无人利益受损时旁观别人胡搅蛮缠,确实很有趣。

但第二层似乎更有趣一些,虽然我们知道他是在演戏,但我们同时知道,他在演一个「故意」伤害别人的人。

在我们看的主流电影、电视、动画里,主角通常是正面形象,是英雄。即使好莱坞拍《小丑》,也会着力于他们为何走到这一步。而库布里克拍《发条橙》,虽然主角只是一味行凶作恶,但电影基调所指向的也是人性本如此。

金广发与此不同:他在毫无由来的持续的伤害别人。这些伤害并不具有悲剧色彩,相反,每一次都是喜剧。金广发也无意对人性进行否定,他只是呈现了一种,世上常见的、「程度轻微地但同时似乎永远停不下来的」对别人展开伤害的那一类人。

在传统媒体时代,这样的人不仅不会成为主角,更不会成为明星。但在短视频时代,这件事成真了。

但真正有趣的是这系列视频的第三层意味:一个程度轻微但停不下来的伤害者是主角,他给观众创造着每日更新的快乐——这不是什么只有影像中才存在的奇谈,这就是现实。

随着社交媒体的发达,各类内容的指数型增长,读者和观众的时间却不会成倍增长。有限的精力不由自主地会被强刺激吸引走。

想一想,许多年前,人们的快乐还是单一源头的,比如一部电视剧可以支撑一家人一个月的快乐,晚上看两集,白天可以有足够多时间与身边的人展开讨论,或者自己展开想象。但社交媒体发展十余年后,如果你可以持续性的每天从各种新闻里获得刺激和快乐,那晚上的某一集电视剧就显得相当无趣了。

一开始只是吃瓜。就是谁发生了新闻、八卦,就去哪里看。这近乎本能。毕竟没有任何一个明星产出八卦的速度和质量,比得过一群明星此起彼伏的八卦。

但时间更久后,这件事的质变是:真实的八卦毕竟是供不应求的,而且大多数「雨我无瓜」,于是人们走向了新的层次:制造热闹、参与热闹,以及,通过对某些对立者的轻微伤害,放大快乐。

以我熟悉的 NBA 为例,以前我们只是看比赛,关注胜负与比赛中的精彩瞬间。随着信息的增加,我们更像在看一场持续了 75 年的大型真人秀,观众们开始放下比赛,更多关注球星的动向。而在最近几年,球迷们更喜欢的是基于每一场比赛的胜负与球星发挥,来展开对发挥不好的明星的猛烈攻击——当然他们伤害不到球员,所有的言论伤害的是球星的粉丝群。所以很多人说虎扑变成了一个「回合制游戏」,一场比赛,甚至一节比赛之后,积怨已久的球迷们可以以此为由头,相互攻击、嘲讽、拱火、起外号、造梗了。

参与这一「程度轻微地但同时似乎永远停不下来的」伤害性行为,甚至旁观这一伤害性行为,乐趣或许超过了看比赛本身。我们必须承认,对很多人来说,伤害他人是一种快乐——特别是在你不能通过创造、成就获得快乐时——但毕竟现实中伤害他人是违法的,所以,网络上、程度轻微的伤害他人,就成为了一种娱乐。

无人是孤岛。只要稍微有一些名气的球星,都可以因为某一场比赛的发挥而变成球迷们的棋子,展开一轮新的攻防战。甚至那些退役的、去世的球星也无法幸免。

在这样的语境下,乔丹从老球迷口中的「乔帮主」,变成了年轻球迷笔下的「丹子」。而科比、詹姆斯们,则因为不同球迷不同立场,有着不同程度侮辱性的外号。并不熟悉篮球史、完全不在意是非对错,但能够在羞辱某些球员时舌灿烂花的自媒体人徐静雨,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央视和腾讯的篮球比赛解说员,绝非偶然。

我们时代的某一种变化是:从娱乐,变成了找乐子。

所以很多年轻人今天愿意把自己标榜为「乐子人」,因为这是永远不会受伤的一个立场。

细想一下,「乐子人」这种行为并非新生事物。十多年前百度贴吧已经流行「爆吧」行为,狮子吧和老虎吧、唐朝吧和宋朝吧都可以引战、互黑。而罗永浩做锤子手机时对从苹果三星到小米魅族们的缺乏论证论述的嘲讽,以及如影随形的对他进行嘲讽的人们,也可以视为某种乐子人。

无关是非,只图有趣,「程度轻微地但同时似乎永远停不下来的」的伤害性行为,这大概会成为未来很多领域的常态。

我不无伤感的意识到,金广发的存在仿佛对这一状态的隐喻。而这又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娱乐生活的一种隐喻。

无从得知这是否是创作者的有意为之,但结果是金广发非常好的代表了时代精神。

所以,金广发的「钝角」成为了一个年轻人反复使用的热梗:毕竟大多数人无法像他一样在任何情境下都胡搅蛮缠的那么有趣,那在不知说什么的时候,你至少可以用「钝角」这样一个完全无厘头的词,无缝嵌入到所有的你不想认真讨论的对话里去,当作结论。

不要较真的讨论,也是一种时代精神。

乐子人,或金广发的忧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