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学不会背叛

2020-10-20 20:13 作者:KILLERJACK4  | 我要投稿

  关于这个标题,我想了很多,原来想写“书”,“小说”,但总觉得不太贴切。想写“故事”,又觉得这个定义太过宽泛。于是最后还是决定使用“文学”这个词:文学这个词,官方定义是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在内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如果想要用这个名词,总该有个定义,我给我文中提到的“文学”的定义是:一个或有情节,或有隐喻的,作者并没明确说明是非虚构创作或新闻报道的文字团。

  假若我这个定义可以被人接受,那“文学”就可以与“观点”,“诗歌”这二者相互比较了。“观点”,在我的定义中,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有明确立场和明确目的的试图影响现实世界的评论。而“诗歌”,指的是含有意象,或许含有一定故事的,完全抒发个人感受的现代诗,用粗暴的方式可以理解为“一切看不懂的诗歌”。我的定义可能很粗糙,但我没有想要说服什么人,也没有期望影响现实世界。


  “文学”中的故事,是一种介于虚幻和完全事实的存在。在“观点”中,貌似往往引用的是现实发生的事件,但其实只是一种基于某一立场的对于现实的“看法”而已,因为“观点”是要影响现实世界的,创作者必须假定自己所描述的“都是现实”,而“诗歌”中很少有故事,即使有故事也是波澜不惊的,或者碎片化的,或许是废了抒发一瞬间的情感,或许是为了唤起观看者长期的情感。而“文学”中的故事,是基于现实的,但又并不是现实,因为她有“文学”的头衔,所以读者大多会区分情节与文学。文学中的故事可以是现实的,文学中可以塑造汉武大帝,可以塑造亚历山大,可以写得荡气回肠,也可以写得温情脉脉,虽然文字中用的形象是现实的,但文字中描绘的所有故事,都不是“现实”,即使她和现实真的非常相像,她也只是“某种视角下的片段”,人们在看文学的时候容易意识到这件事,可在接受“观点”的时候却往往辨认不出;同时文学也可以很虚构,确实一种基于现实的虚构,比如《银河帝国》讲的都是未来太空世界的故事,但是其中的人物,故事的脉络都与现实世界中罗马帝国的兴衰有着不言的默契感,诸如《百年孤独》的拉美文学,经常描绘一些巫术,一些奇异的现象,一眼就能看出这是虚构的,但照样还是有很多读者喜欢:因为故事中描绘的现实部分的人与事,是她们能够感受到的,而虚幻的部分,或许是在读前就能感受到,或许在读后慢慢有这种感觉。而在“观点”中,一切虚构都被描绘成现实,在诗歌里,现实则是虚构捏造成的。

  文学对于读者也是温情的。假若一个人不同意“观点”,那他得罪的就不是观点本身,而是背后支持这个观点的人群,以及基于这个立场试图改变这个世界的“系统性暴力”,最后的结果,要么他成为“观点”的一部分,要么就在这个世界被改变前先被踹进土里。诗歌倒是有温情的,但这种温情要么是太大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雨露均沾的薄薄的温暖,要么就是如同太空里恒星那样的,只照着以诗人为中心的少数几个人的,离远了就是彻骨的寒冷,离近了就被炙烤到睁不开眼睛。文学的温情,在于她的所有情感都是来自于“故事”,一种明确有现实也有虚构的故事,而且这种“温情”不会随着人改变而随意改变。比如《1984》,在作者评论之外,这就是一个并不存在现实的虚构世界的故事,作者的想法和政治观点都是隐藏在角色对话与背景描写的,你要是被一腔热血驱动,觉得这是“反乌托邦”的神创之屋,书也不会自己化成利剑捅穿你所不满意的这个世界,你要是对于其中细腻的,个体的欲望所感动,但故事的结局依然是冰冷残酷的。这似乎没有什么温情,不是吗?并不是,文学的温情是基于虚构的世界中的,在这个世界里,你愤怒也好,感动也罢,虚构的故事依然在不断向前推进,她不会改变世界,也不会直接地试图将你卷入其中。

  最后终于要说,文学为什么不会背叛你了。背叛这个词的定义,用最广泛能理解的话说,就是对自己做出的承诺的一种不实现,不兑现的表现。“观点”从来只是做承诺,而不兑现,或者不可能兑现,因为“观点”塑造的世界在于扭曲事实,将这种虚构置于现实世界,而且试图凌驾于现实世界,“观点”的背叛,是在于现实世界不可能随着每一个人的幻想而改变。“诗歌”的背叛,在于这个承诺是诗人自己做给自己的,而且很难看清的,她的背叛是在于,“承诺”是基于诗人想象中的,一个与现实几乎没有瓜葛的小黑屋里的,如果我们感觉受到了“背叛”,那是因为这种承诺从最开始就是一厢情愿,在现实世界站不住脚跟的。文学不会背叛,是因为文学塑造的世界,是与现实有重合,但也有虚构的,一座借着文字就可以通往的平行世界,文学创作者的“承诺”,大多不是出自于处于现实的他们的嘴或者手,而是处在另一个世界的,一个看上去现实,但并不是现实的“人物”。文学不会背叛你,是因为她给了你选择:你可以选择相信那个世界是真实的世界,然后飞蛾扑火地失败;也可以认清现实中存在“虚构”并承认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然后在做出妥协上展现与他人不一样的选择。文学的不背叛,并不那么温情,如果“观点”是父母,“诗歌”是你多愁善感的朋友,那文学,大概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天命”了。

  你可能会觉得这些文字逻辑混乱,论证乏力。我知这些是事实,但依然选择写下来,这些写下的文字,就是另一个世界。至于这个世界到底和我的现实,你们的现实有没有重合,有多少重合,都只能由我们自己选择。对于文学本身,可能没有对错,一块石头,一阵风,到底是对是错呢?

2020.10.20



文学不会背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