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手作·木作.第一季 全5集 高清自录

2023-06-07 02:22 作者:六月忘了看太阳  | 我要投稿

1

从生活必须到精神创造,全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像中国人这样,从一而终地使用木头,把智慧与性格融进木作中。

从人类历史上被发现的第一个榫卯木件,到木头文明的东方世界,木作的创造者木匠,用千年时间,搬移变换着自然的赋予。

【榫卯智慧】

连接木头的榫卯,是韵。门窗格子,是用小木条以榫卯结构相连,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式审美情趣,“一根藤”的门窗格子,线条流畅如自然天成,无头无尾,勾覆交连,回转穿插。

连接两个事物,不需要绳子钉子这些辅助的外物,我们的祖先选择了在木材本身上做文章,家居门窗,亭台庙宇,由木匠鼻祖鲁班至营造宫廷建筑的“样式雷”家族,古往今来,榫卯勾连的这方世界,就是我们平和朴素又暗含智慧的世界。

近乎痴狂的木工梦想。

世间最完美的合作就是榫与卯,其中蕴含不把事做绝,不把路堵死的做人哲学,起承转折都是活扣,拆卸组装不伤器物。


榫卯的应用,在家具中呈现了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审美观,在建筑上,侧重结构稳定,7032个燕尾榫,60个直榫,12个螺纹圆柱销,最小榫卯仅1.5毫米。所有零件不编号,可互换拼装,构成了这个微缩奇观。

上海青浦木雕微缩模型王震华

2

沙窝木碗:套旋技术,木头被最大程度地运用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很重,人们把家视为休养生息的立命之所,社会有千万个小家组成,有家在,就总有关于木头的记忆。在中国的汉自立,独树成木,双木成林,三木成森,五木即成森林。古人从森林中伐木,使之变成材,而后又造成房屋、家具和生活用品。我们仿佛就生活在一个木的乡土环境里,和谐千年,平心静气。

3

构木为巢——土家吊脚楼

藻井:戏台的扩音器

泥土、石头、数目,在可用的建造材料中,中国人选择了用木头搭建房屋。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什么能比木头更符合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温润挺拔,柔韧可塑,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4

以木相传

木板年画

龙舟

节日是中国人对传统的选择和认可,当我们置身于节日的氛围中,我们很难忘记自己从何而来。而这些与节日共生的朴素木作,寄托了我们的情思,又完成了我们对传统的延续。每一次和他们的相遇,不是回望,而是传递。

5

古木新生

工业时代,新兴材料与木头抗争,机械与锛凿斧钺竞赛,告诉发展的社会,日新月异的审美,让木头文明逐渐隐匿消沉。古老的木头如何赢得人们的博爱,它将以何种姿态回归新的生活,接续上千年的传承。

牵连

不费一钉一锤,仅仅依靠结构的力量,就组装出一件牢固的木作。

木头曾经启发了中国历史上种种奇妙,如今它永恒的生命力,让新时代的人们,再度为木倾心。

弹幕视频网站博主冰块西瓜张鑫

从生存居所到生活之用,从文化载体到哲学灵感,木头有过无比辉煌的过往。如何延续辉煌,这个时代的木作探索者通过实践寻找着答案,在杭州,郑爸爸开设了木作学习班,为纪录片粉丝提供基础教学;在哈尔滨,张鑫回到教室,学习专业的现代化木工知识,更多年轻人能够通过网络重新爱上木作,更多人参与其中,木就有鲜活的生命。




























中国手作·木作.第一季 全5集 高清自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