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突然改口: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

文/行走斯图卡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坚定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他的观点非常明确:乌克兰应该成为沟通俄罗斯与欧洲的桥梁,而不是成为西方“反俄”的桥头堡。如今,基辛格改变了这个看法。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基辛格在瑞士达沃斯经济论坛的视频会议上称,“俄乌冲突局势改变了他的观点,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最合适的结果”;西方媒体纷纷报道了此事,并且作为“应该继续支持乌克兰”的重要论据。
基辛格的最新观点确实与他此前的看法完全相反,他对此的解释是“此前担心由此会引发战争,现在战争已经爆发,之前的观点就毫无意义”;他认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乌克兰应该加入北约”。
但是众所周知,成为北约成员国是有条件的,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与邻国存在边境冲突”,乌克兰显然不符合这样的条件。自冲突爆发以来,泽连斯基多次签署“加入北约申请书”,但都被外界认为是政治作秀,而且每一次都被北约国家实际拒绝;现在基辛格又提出这个观点,具体应该如何实现?
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描述了可能结束俄乌冲突的计划,那就是“就地停火”;一个月前,他对媒体表达过类似看法,认为俄乌双方沿着接触线就地停火是目前可能的可行性方案,但他也承认这是“军事行动的合理结果,而不是和平谈判的结果”。
对基辛格的看法,西方媒体并不认同,认为眼下俄罗斯与乌克兰都不热衷于进行和平谈判;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接受乌东四州属于俄罗斯、乌克兰则要求俄罗斯交出四州和克里米亚,这样的分歧让和平谈判没有任何基础。
基辛格改弦更张,证明他看问题依旧是“西方优先、美国优先”,只不过是比其他人更加理性一些罢了;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基辛格首先就是美国人、美国的前国务卿,其次才是地缘政治大师。他之前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不是因为热爱和平,而是认为战争的代价太大;现在他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也不是为乌克兰着想、为乌克兰寻求安全保障,而是继续榨取乌克兰的剩余价值:眼下乌克兰已经被打成一片废墟,短期内俄乌之间已经没有和解的可能,那就继续怂恿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人”,为西方和美国争取最大化的利益。
基辛格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一方面是“俄菜”的表现,俄军没有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乌克兰,陷入了旷日持久的“21世纪堑壕战”,并且西方能够提供军火、持续放俄罗斯血;另一方面是乌克兰失去了利用价值:丢失了克里米亚后,乌克兰地理位置的战略意义已经被狠狠砍了一刀,原本欧洲规模数一数二的机械化部队也已经不复存在、庞大的军工潜能和主要矿产资源都没了,唯一的价值只剩下提供人命去挥霍。
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形势愈发紧急,丢失苏勒达尔的后果正在体现:俄军前方记者报道称,这几天乌军溃败和投降的现象越来越多;乌军士气正在不断下滑,影响正在向基辅扩散。 泽连斯基的办公室顾问阿列斯托维奇只是说漏嘴,声称“乌克兰防空部队拦截俄军导弹失误、导致住宅楼被炸”,不得不宣布辞职。
基辛格的观点再一次证明,不管西方如何粉饰,他们的对外政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输出地缘冲突、战争、动乱和人道主义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