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于无声处,低吟浅唱

2020-08-15 19:11 作者:--Andre  | 我要投稿

          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荡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题记

    漫步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这其中最耀眼的当属诗词歌赋,每一篇诗词歌赋的背后都离不开诗人的精心雕琢,更离不开孕育诗人的社会土壤。那一篇篇优秀的诗词也将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一壶美酒变得更加醇美,等待读者去领悟背后的故事。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孟德在他的《短歌行》中这样写到。在那个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每位英雄都想要统一中原,赢得生前身后名,而此时最为缺少的,便是安邦定国的人才,曹孟德迫切希望可以的得到更多有利于魏国发展的人才,于是他感慨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公又是豁达的,他吟咏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又值得我们钦佩。

     思绪将我带到了晋朝,我的耳边不时传开了“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这不是五柳先生的《归去来兮辞》吗,世俗的利欲不适合渊明先生,于是他辞官返乡,于南山下种豆,采菊于东篱。超然物外,真正做到了逍遥,可谓是“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这种超然于物外的人生态度,向世人宣告着“浊世之中,我恬然自安”。

    “酒入愁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化作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秋雨这样评价李白,那是天赋异禀的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唯有蜀江的天地造化才会滋养出这样旷世绝尘的才俊;那是英气逼人、豪气冲天的李白,“十五好剑术,”仗剑行吟,长歌出关,唯有英雄辈出的年代才会造就如此的侠肝义胆;那又是隐居山林,酣饮纵酒的李白,“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唯有巴蜀的日月灵气才会孕育出这样的道骨仙风。然而,英雄也会有报国无门的时候,于是在大唐的青山绿水间,我们又看到了那个狂客李白,“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漂泊的灵魂,一生与酒相伴,酒入愁肠,奔涌而出的是千古不朽的诗篇。

     于无声处,低吟浅唱。吟出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唱响中华文化之自信,低吟诗歌之妙语,领悟文字背后的故事,不亦乐乎?

  


于无声处,低吟浅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