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弗居日记202376

2023-07-06 08:04 作者:后马弗居  | 我要投稿

北京这座城市有时间还是要多走走的,有太多的历史文化知识需要去发掘,这个城市蕴含了中国太多的精髓,我要去的地方非常多,目前列一下我即将要去的地方,周口店、甲骨文博物馆、史家胡同、纪晓岚故居、孔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在行走中看历史,在历史中悟人生。 昨天翻了一下《白痴》这本小说,其中有一句话我还是印象非常深刻的,这一句话并且是在开头写的:“有时候,别人失败后,许多人就会如此没有礼貌的在一旁讥讽。”只看了开头,我就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性的洞察力非常的敏锐,看懂了基本的、表面的人情的交往。我感觉自己还是应该多看一些经典小说的,可以让自己面对世故社会不再那么的白痴。 接着讲《托斯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这本书,每一个段落都非常震撼,其实和我的内心也是相契合的。他深入的探讨了痛苦和幸福的对立关系,他不再只追求幸福,他追求的是更深层次的美,美也并不是平静的,而是充满着对立和矛盾的。具体的阐述请看我摘录的几个段落。 “人有根深蒂固的对非理性、对疯狂的自由,对受苦受难的需求。人不是必然的趋向于益处。在自我意识中人常常是宁愿受苦的。他不与理智的生活秩序讲和。自由高于舒适。” “为什么你们如此坚定的、如此神圣的相信,只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对人是有益的?理性在利益问题上是不是搞错了?人喜欢的不只是一个幸福的生活,也许他同样喜欢苦难,甚至喜欢到疯狂的地步,我相信人从来也不拒绝真正的痛苦,也就是破坏和混乱。痛苦——这是意识产生的唯一缘由。” “托斯妥耶夫斯基是天才的现代幸福论的批判者,他揭示了幸福与自由、与个人价值的不协调性。自由是最高的幸福,人,只要还是人,就无法拒绝它。在人性的最高处是对立性、悖论性。在最深处,不是平静、不是统一、而是激烈的运动。人的内心在自己的本源上是对立的,而人的内心建立在、存在于无底深渊之上。” 他的这些言论对于我思考教育的起源问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为什么男性会在最开始的时候霸占教育?为什么会导致男性不让女性接受教育?女性在早期为什么会心甘情愿的不去接受教育?男性为什么最先去思考教育的问题? 就如作者说的,痛苦是产生意识的唯一缘由,最开始感受到痛苦的人应该是男性吧,因为在母系社会的长期统治下,虽然没有肉体上的痛苦,男性必然会感受到思想上的痛苦吧,这目前是我的猜测,希望在未来能够不断的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这让我想到了我看的纪录片——赛伦盖蒂的大象族群的故事,大象族群是一个母系社会,他们在组群里边儿都是女性大象,他们把儿子抚养成人以后,就会把儿子赶出象群,儿子必须要忍受孤单和漂泊的旅程,直到他遇到另一个象群,并且在大象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赢得另一个象群的认可,才会被另一个象群接纳。我还在继续看的过程当中,等慢慢的深入了解了大象的历史,我会再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认为痛苦一定是和教育相联系的。教育产生的根源应该是来源于痛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解决人们的痛苦。而不是为了人们的幸福。

弗居日记202376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