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作为故事的旁观者

2022-03-17 11:57 作者:呆毛lili  | 我要投稿

前不久,用了短短几天的时间,看完了这部经典的校园番剧。完结撒花的那一刻,意犹未尽,仿佛找回了补番的乐趣,有万千感慨欲从心底迸发出来,但又好像被时间的锁链紧紧拴住,消磨掉了精神,给情绪降温。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不再是故事的参与者,而是成为了旁观者,角色们的喜怒哀乐也不再重现于我的身上,我也有意的去摆脱他们的情感,不敢有太多的喜怒哀乐。可能是害怕自己的多愁善感成为生活中的一点障碍吧。

然而曾经的我对这种共情却充满了认同与渴望,甚至就是以此为目的的。但时间与现实还是有力地告诉我,我在看的是故事,我是旁观者。一开始是抽离感的失落,然后是排斥,最后是无感。正如街边下棋的大爷一样,旁观者的指指点点终是忌讳,但旁观者的心痒难耐终让旁观成为煎熬。

我对番剧的情感变得没那么浓厚了,从中获得的快乐不在了。是因为我长大了吗?是因为幻想真的成为了幻想吗?似乎从某一天开始,我看的动漫越来越少了,了解的新闻,读的书便多了,这时的我重新看回这部说是似曾相识的番剧,又很是陌生的东西,又多了不一样的感受。

回想起看春物时候的我,正值高中,跟着弹幕与评论的指指点点,我也加入了这场“党争”大戏,为喜欢角色的失落而失落,为剧情的跌宕而忐忑,我把春物评为我最喜欢的校园番,喜欢大老师的“自爆”,把大老师说过的话奉为圭臬,自我肯定达到了一种“高度”。可能那就是所谓的中二病时期?回想当时,那种归属感和存在感就是我寻求快乐的意义。我是作为故事的参与者在评价和讨论以及思考。

但对于现如今改变了定位的我,也不再有那种天真的快乐和需求了,或者说再也找不回来了。

我终究只是故事的旁观者,不是参与者。角色也并非是我创造的,也不以我的意志而改变。角色的行为正组成了现在的他们,我理想中的他们是另一部作品的人物,而不是这部。

正如龙与虎op中的出场角色一样,这五个人便是拥有着相互之间纽带的主角团。他们不仅占据着故事的主题,同样,他们也有着非常强烈的纽带,独特的青春期链接。我并不能说他们是现实的写照,但他们确实是故事的真实部分,无论是充满活力的小实,还是学生会的北村,作为模特演员的亚美,以及性格鲜明的龙与虎。他们多样的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碰撞,以及对于青春期懵懂的情感的探索与诠释,都是这部番剧弥足珍贵的宝物。这些想象力的产物成为了无数人快乐的源泉,也引发了大家关于这段交往的思考。

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作者笔下的只有一个。故事已经写好,只等待你我的发掘,而在我看来,过度的解读以及一厢情愿,都变得没什么意义。

过去的我,热衷于党争,活跃的评价作者对关系的处理,不吝啬的表达自己对角色的见解。但有些方面是这样,有些却不是。龙与虎中每个角色的行为与情感,都是他们自己的一部分,也都不遗余力地展示了出来,我们对角色强加的臆测和改变,都只是我们的一部分,不是角色的一部分。

“我为***感到可惜”、“我为***感到不值”、“为什么会***样”。一切的一切,都是我们主观的表达,看似是在输出自己的意见,其实只是强加自己的意愿。因为我们不认为这样的故事发展是角色的意愿,这样的故事情节是推进的必然,我们只认为这个是作者强行的,那个是作者强加的。否则,就不会有所谓“不值”、“我选**”的问题。看似观众在为角色考虑,实则只是在为自己考虑。嘴中的“不值”、“不配”,显得滑稽又有趣。有句古话流传至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虽说在某些情况下却是如此,但他永远无法成为我们从旁指指点点的论据,我们也没有必要为此而展开不必要的争吵。

北村拒绝了大河,可能不是看穿了什么,只是因为他在不断摸索中,了解了自己的心意,认清了自己的情感;小实没能回应龙儿的表白,可能不是明白龙儿的情感,只是没有勇气,没有手段,无法处理这些烦恼;亚美没有和龙儿在一起,可能不是看的太透而显得疏离,而是用看透来掩饰自己同样不能把话说出口。看似每个人都有许多优点,实则都只是作者笔下的孩子罢了。大家都在上学的时候扮演着大人的角色,却无法掩盖他们只是孩子的本质。笨拙青涩的少年少女,只有在真心相交的时候,才能理解他们之间那份感情是真是假,是酸是甜。

当然,旁观者虽说是旁观者,但同样也是局中人。象棋的下法一样,只是对手不同。龙儿的妈妈泰泰赚走了我的所有泪水。龙与虎、北村、小实和亚美的情感让我开心与欢笑,泰泰却让我真正思考。虽然陪酒爱撒娇的母亲形象显得那样不真实,但是她身上的影子却鲜活的像一个生命。泰泰对龙儿的爱与关心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无限的感动。我同样可以思考,在我的生活中的真实应该是怎样的?

动画给予我的绝不是现实,也不是虚拟,是我从人生中获得的感悟与思考,我看着故事发生,结束,我的故事却还在继续,思考也从未停止,延续的是这份不断丰富的回忆与快乐。

作为故事的旁观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