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下筷子文化

2022-06-12 14:08 作者:单弦震脉  | 我要投稿

如果让我对当下社会文化做一个侧写,那么我会把它概括为三条:

  1. 下筷子文化

  2. 小舅子文化

  3. 水变油文化

今天讲讲下筷子文化:


我祖母在世时,家里吃饭有一个规矩:

长者下筷子之后,其余人才能动筷子、开口说话。

所以我家每到饭点,全家落座之后,会有一到两分钟的寂静,因为我们要等祖母允许我们落筷。

我跟我弟弟都是那种无君无父的混球,每到这时候就会互相挤眉弄眼龇牙咧嘴,场面滑稽至极。

久而久之,我竟从“下筷子文化”的这种独有的寂静中品味出一种幽默。


后来步入社会,竟然发现很多事也需要“大人”先下这一筷子。

凡事一旦发生,我是不能自主的,我总是要等。

等批复、等表态、等咳嗽、等站队、等文件、等上面来人、等指示、等权责划分、等领导心情好、等气氛、等局势、等鲁莽不懂规矩的人挺身而出、等以后。。。总之就是等人家下筷子,尽快确定“行动安全”,然后我才能去干活。

人间的规矩太多了,等的时间一长,我就把自己逗笑了。

不得不感谢祖母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馈赠我一笔无价的人生智慧。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很多很多,多得就像海河底的麻袋。

每当类似的事情发生,我就会尽情地品味这静默的一分钟。


就拿“等咳嗽”这一条来讲:

很多事,大家没办法评论,一旦评论那就是“因涉及不适宜内容已被移除。请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社区规则》”。

像申城的事,大人一直不下筷子,一旦有人说话就“因。。。社区规则”,于是时间长了也就不了了之。

像这两天的事,大人下筷子了,领导他咳嗽了。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确认“允许评论”了,正义安全了。

所以所有人一拥而上拥抱正义,亲吻正义,主持正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前后反差令人瞠目。

像一些自媒体、明星、学者,是个有头有脸的都开始出来讲两句公道话、迎合舆论立人设。

每个人都在表态,他们用各种身份的表态、他们包藏着各种目的表态,他们用各种话术表态,他们用各种令人叫绝的文字表态,他们用登峰造极的专业知识淋漓尽致地表态,他们从各个角度表态,他们抓住每一个枝节表态,他们用各种体位表态,他们用各种媒介表态。


我反对他们吗?

亲爱的,请你回看最开始的那个故事,我反对大家吃饭讲话吗?不,我恰恰认为这很正当。

我只是对“下筷子”之前那阵诡异又心照不宣的静谧,每个人脸上噤若寒蝉等待家长“允许”的丑态感到莫名好笑,从中咂摸出了一种酸涩的味道。


我做个不负责任且恶意的猜想:

这个事情再往后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明星、专家、自媒体站出来站队、评论、表态、怒斥、控诉、呼吁。。。

最后事情会绕过受害者本身成为一种副本,成为各种各样的人结伙下副本刷经验、流量、威望的地方。

我甚至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一种令人作呕的视频封面:一个人戴着眼镜穿着衬衫的人故作讶异惊怪状,屏幕中央是红黄白夸张的大字。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希望流量不要把那个女孩甩得太远,以至于让她发现那些人并没有与她并肩同行。


总是有人给我们的悲伤和愤怒标价。

对此习惯之后,你就会理解我为什么自称“流量的情妇”。

然后你也会从“下筷子”前的寂静中,培养出无可奈何的幽默感。

下筷子文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