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戴锦华:《小丑》是美国人民无声的嘶喊【未完戴叙-41】

2023-11-10 19:41 作者:小z要推荐一百堂讲座  | 我要投稿

【本文有视频逐字稿+戴锦华谈到小丑的一个访谈,感恩戴老师开讲】


02:45

这一定是戴氏长难句中名列前茅的几句(狗头🐶)】我是不是已经不大能不再能够去触碰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引起全球共振的一个看似非主流的,看似非主流的这样的一个,至少是一个另类角色的形象,一个被压抑者的形象,一个最终崩发了的被压抑者的形象?

戴锦华严肃发问:如果真要做一种学院式的解读的话,我要问:《小丑》是社会封印破裂而释放出的鬼魂呢,还是DC、漫威宇宙试图完成的、对邪祟的镇压,已然宣告失败了呢?


00:07

【前言】就像影片中小丑的行为引发了片中的那个社会的巨大呼应一样,这部影片这部在我看来

饱满的表达同时是一种巨大的失语的影片,在世界范围之内引发了共振。所以我们可以说这这一定是今日世界的一幅景象,它是一种最为赤裸,对于今日世界的表述,一个最为极端的个案。但他是一声尖叫,也是一声嘶喊。可是我们又无法去捕捉它的内容。或者说它的内容完全的丧失了,有机去叙述的可能性及其合法性。所以导演不说。主演不说。他们未必不知道。他们只是不想说。或者不能说,或者说不出。


01:18

正片

今天呢,我们就正式进入到我们的所谓历史与人民的记忆啊,这样的一个话题当中去,然后事实上今天这一讲,或者说我们这一讲的。第一个部分啊,我们这个所课程的第一部分是。人民啊,


01:35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人民这个概念,但是我还是准备返回去。啊,返回到我们绪论的部分,也就是当下今天啊,为什么这个问题是重要的呃,那么我还是回到九十二届奥斯卡。我还是回到这个呃入围影片热映影片奖项来,作为一个也许大家比较容易有切身感受的呃。这样的一个介入点哈,那我就打算是呃,这次我们想提一下小丑。


02:07

提一下小丑这部片子呃,小丑的那个全球热映哈和年终的我的国际旅行当中,在世界的每一个城市哈,都会看到海报啊,都会看到海报,都会看到这个各种各样的热议,各种各样的讨论。

【戴锦华:我经由商业电影去作为一种观察,公众心理,观察主流人群的社会心理的窗口,

而我经由艺术电影去看人们对于,变革社会的可能性的思考

我自己是这样的一个侧重,而我说艺术电影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他一定是带有某种前卫性实验性啊,或者不好听,我自己不喜欢的精英性的这样的东西,它才能够成为艺术电影,而商业电影之所以能获得商业性,他一定是通俗的,大众的代表主流的价值和观点

小z感慨:商业电影必然会接触到大多数人们的问题,所以看问题是很准的,但是不要相信他那个大团圆结局,那是一个虚假的幻想。比如《芭比》反映的问题真实存在,但这个电影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好莱坞电影为了票房也会有尊重平民英雄,证明了平民占据大多数的问题,但事实未必富豪尊重平民。

所以末日科幻电影的大火也是看到地球被人类破坏问题】



呃,而我看的是比较晚了哈,我这次仍然是把它作为入围片才看,然后整个观影的整个过程当中我都有一种强烈的身心的不适感,


02:37


然后在这种不适感是如此强烈的时候,我就不断的自问哈,我说我是不是太老了?我是不是已经开始变得极为保守了啊?我是不是已经不大能不再能够去触碰在今天这样的一个引起全球共振的一个看似非主流的,看似非主流的这样的一个,至少是一个另类角色的形象,一个被压抑者的形象,一个最终崩发了的被压抑者的形象?【哈哈哈哈哈哈,戴氏长难句来了,这一段估计需要亲自听一下,看文字可能看不懂】


03:09


呃,基于我这样的一个观影体验,所以我就很认真的呃,看了两遍啊,就是很自虐的看了两遍。啊一遍已经就够受了哈,但是我看了两遍,而这个呃看了两遍之后,我就大赶快的跑到网上去哈,还要启动这个VPN。去搜索哈检索中英文的相关的资料,然后评价反馈导演创作谈


03:39


然后在。做了颇下了一些功夫之后,我想我得出了我的思考,未必是结论,未必有真理性的价值呃,这种结论至少解开了我自己的心结啊,是不是能够跟大家有共鸣,或者解开大家的心结?就是我们一会儿可以在讨论的时候来互动哈。


04:05


那么我首先这个解释的第一步是我意识到呃,小在小丑这个故事当中呃。表达是丰满的,如果他的表达不是丰满的,不是饱满的那个主演,华津菲尼克斯也不会得到。最佳男主角了啊,就是说这个角色的创造,包括演员的演技。


05:01


其实每一次当一个演员扮演的角色,在一部影片当中凸显出来的时候,他其实是整部影片共同的塑造。

就是电影表演是一个可质询的表演艺术啊。舞台表演就难于被质询了,因为他跟观众面对面,脸对脸,血肉之躯对血肉之躯。啊,他的这个表演是直接的,被在场观众所目击的,而电影中的表演是所有电影语言共同构造的结果。

当然有演技的因素,但他只是这个形象塑造的诸多因素之一,好不扯太多的电影性的话题,我们回到这个刚才我们的讨论当中来,


05:47


我说它是饱满的。但是我的强烈的不适感是来自于。在这饱满的表达当中,我体认到了一种暗哑。


呃,或者我们用一个很书面的语言说其实没那么书面就是失语。我在整个观影过程当中,感到的是在这个丰满的表达当中无处不在的失语。呃,我在此后的呃重复观片和这个资料搜索当中,某种意义上印证了我的这种感受。


06:28


因为我发现很少有一部影片,导演几乎没有在任何场合阐释这部影片的意义。他只是说他多么的想拍这部影片,他多么急切的想拍这部影片,他是怎样说说服了这个。制片人,投资商,电影公司。拍摄一部来自于DC宇宙,但是与DC宇宙这个动漫世界无关的电影。而对这影片自身,几乎我没有找到任何一种导演对他的阐释。主演同样拒绝阐释阐释角色。甚至主演这位呃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得得主,在很多地方说我根本不理解这个人物。我完全不了解他呃,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喜欢他,好奇怪哈。这个是在啊,我的经验惯例当中非常奇特的一种状态,


07:33


而只有一次呃,华津菲尼克斯。对他的决策做了阐释。完全是负面的,他说这个人物是一个自恋狂。这个人物是一个幻想狂,一个妄想狂。他说他极端不切实际的想得到社会的拥抱和承认。

然后当记者问他说:社会没有给他一点点善意,社会没有给他一点点关注,这难道不是?形成它的这样的一种疯狂的原因吗?

主演回答说:我不认为社会给予他某些善意,他就能变得更好。


08:14


这个第一层次我发现导演和主演呃,他们共同创造了这部电影,他们共同塑造了这个人物。这个人物在全世界引起了这样的一种观影狂潮和拥抱。但是。他们好像。不能或者拒绝。对他们所创造的这部作品和这个人物给出回答。


08:44


当然可能是不能,可能是拒绝。

而后我在进入到影片当中,我我在看影评,我在看这个mdb是这个。也是网友,自己就是所有的观影者,自己可以上去一些影评的啊,我们不我不说专业影评网站。我说imdb,我说豆瓣。然后我看到人们对这个角色的各种各样的讨论当中,


09:10


主要的倾向都是影片所给出的心理学的或者精神病学的。比如说有一个奇特的共识,大家认为这是一个人格分裂的人。在一个叫亚瑟的人身上,存在着一个叫小丑的角色。


09:29


然后但是对这样的一种。几乎没有人去讨论这个角色的。人格分裂的成因。也没有人去讨论所谓的人格分裂,在精神病学临床,在心理学,在临床精神病学当中的所谓主人格和次人格的关系。因为在我看起来这样的一种阐释,在影片的表述当中完全不能成立。

因为按照临床精神病学的规定,人格分裂不是以影片中所呈现的那样的一个状态而出现的。


10:10


那么好当人们说这是个分裂的人物的时候,

人们是倾向于把亚瑟解释为一个。呃,自闭的,内向的,压抑的,自卑的形象,而把小丑解释为一个自。自由的形象。说小丑是如此的奔放自由,以致人们在小丑身上看到了。自由的精神,所以人们爱小丑。哦,对不起,我就赶快的在第二遍看的时候看一看小丑的自由何在?我发现小丑的全部,如果小丑代表了自由的话。小丑的全部的自由的姿态就是行使暴力。我们用最哎这个客观的说法,它至少是小丑,只代表着以暴易暴。对吧,就是那个地铁上那三个所谓华尔街精英的肮脏无耻和暴力,然后他还之以暴力。


11:12


那么,(以暴易暴)这能不能解释他去刺杀脱口秀主持人呢?好,你可以说脱口脱口秀主持人以另外一种暴力失之于他。于是他还之以暴力。


11:30


那么我真的很较真的说,这就是自由吗?好像没有人试图讨论影片,整个呈现过程当中,他们他对于小丑的。对于亚瑟最终成了小丑。的这样的一个叙事表述当中所给出的全部阐释脉络呃历史成因社会成因好,我就很较真的做了一下这个梳理哈。


在影片当中,它非常突出的一个东西是小丑是一个无父的男孩。最古老的文学主题寻父。啊,他把talkshowhost呃德尼罗所扮演的这个角色啊,当做了他的精神之父。在他的白日梦当中,


12:19


他梦想talkshost把他请上台。talkshost拥抱他说,你就像我的儿子。我虽然拥有这么多的荣誉。但我可以全部放弃,如果换取的是你,

大家会记得这个白日梦当中的场景。对吧,一个理想之父,尔后也就是著名的蝙蝠侠他爸爸韦恩市长。啊,在他妈妈的叙述当中,在他的想象当中,那是他的生身之父。


13:10


所以它用种种办法接近他,希望得到他的承认。就直接的大声的呼唤他父亲说,你为什么不能承认我?

好,这是一个心理,这是一个脉络,一个所谓最惯常的社会学的表述叫做破碎的家庭。这个呃无父的男孩啊,然后呃渴望着权威的这个个人啊,等等等,我们可以做各种精神。分析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讨论,


但是此后我们看到似乎影片当中给出另外一个脉络。


13:55


形成了他的这样的人格,他的心理状态,他的痛苦,他的绝望的重要的原因是他有着一个妄想狂的。失恋狂的母亲。它是家暴的牺牲品。对吧,他的母亲就是因为施暴于他而被。关键精神病院。那么,我们可以说,

这是一个巨大的恋母故事和恋母故事的幻灭。对吧,因为开始我们一直看到了他和妈妈相依为命的生活,看到他对妈妈多么好,多么温柔。而后原来发现他的妈妈既不是他的生身之母,又是一个。施暴于他的这样的一个骗子。也是疯子。


14:42


但是好在我的社会立场,我的社会经验,我的社会观察当中,我首先看到的是贫穷。对吧,他和他母亲是社会的。底层。社会底层,然后他们过着极端贫穷的生活,尽管他们的那个贫穷,美国的贫穷哈,相对于第三世界的贫穷实在。太奢侈了哈,还有客厅啊,还有卧室啊,还有这个各种各样的现代生活的,这个基本的需求和保障啊。但是显然,它是美国的。底层他们是他是美国的穷人,他们不断遭到贫穷的威胁,而且和我们上节课所讨论到的很多影片一样


15:27


它涉及到一个非常真切的现实问题。就是不稳定的就业状态。随时可能被解雇,随时可能被这个随时可能丢掉工作而。即使能够岌岌可危的保住这个工作,遭到的不断的是辱骂,这个欺欺压,歧视。好,这也是影片当中的一个给出的一个亚瑟或者小丑的。成因或者阐释。


16:01


那么当然,我们同时看到的就是无所不在的社会暴力。不论是那个街头的不良少年,还是所谓的体面的华尔街精英。到处的暴力,到处的敌意,到处的冷漠,到处的忽视。而这种冷漠和忽视,在影片的发展过程当中,会进一步的去表述


16:30


我自己第一次看片的时候,就是极度不适的是两个时刻,

一个时刻是在。脱口秀的那个表演表演现场对吧?小丑登场以后,他就先亲吻了。不是礼貌的亲吻哈,而是侵犯性的狂吻了那个老妇人,而脱口秀现场的观众好开心。他们也并不想对那个此前体面的作为嘉宾被请来的女医生给给予任何一点同情


17:01


而第二个场景是。小丑被警察追捕,他在地铁当中抢夺了一个小丑的面具。而那个小丑试图回击他的时候,他被另外的小丑所暴打。好,我说影片中给了这么多关于小丑亚瑟,最终成了小丑的阐释,但你们注意到这些阐释彼此之间并没有能够有机的汇聚成某一种有效的关于现代世界的表述。甚至他们彼此之间是相互抵触的,是相互抹除的


17:45


而最强有力的表述给人们留下印象的表述,在无数多的影评当中都会提到的表述都是关于个人的。关于个体的,关于心理学的,关于成长时代的,创伤的,关于家庭。


18:04


如果这样的一种表述和解释是影片当中最能成立的表述的话,那我们就我又要较真的追问说那怎么解释小丑在地铁上枪击了华尔街精英们。就立刻使得小丑的面具风靡?

那么,为什么当小丑在电视机前直播了他的枪杀之后?就引发了这样的一场小丑面带小丑面具的人们的狂欢。这个我同意网友们的说法叫戾气冲天的民粹狂欢。啊,导演显然有意识的设计让他们开着急救车撞翻警车。



19:04


那么,这种认同是什么?是认同吗?是召唤吗?

如果是召唤的话,他召唤出了什么?

如果是认同的话,他认同了什什么?

如果他是认同的话,为什么同样带着小丑面具的人们他们戴着面具走到一起的时候,还会暴力相向?


这仍然是一个暴力现场。以至对这个影片的结尾呃,我有一种另外的一个层次的不适哈,就是我不知道是最终引发了这场暴动的小丑,被关进了精神病院他在精神病院里

还是这场暴动,就是小丑在精神病院中的幻想。

或者小丑被关进精神病院,是这个已经陷于失去的世界的幻想。

但不论怎样。我说在小丑当中。我们不能够否定的无法。避免去正视的那个事实是。


20:12


这部影片产生了

这部影片入围欧洲国际电影节了,

这部影片入围奥斯卡奖了,

这部影片在全球票房大满贯


20:23


就像影片中小丑的行为引发了。片中的那个社会的巨大呼应一样,这部影片这部在我看来饱满的表达,同时是一种巨大的失语的影片,在世界范围之内引发了共振。所以我们可以说这这一定是今日世界的一幅景象。

一副极端真实的景象。好,那么关于这辆的镜像,我今天必须搁置哈,因为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不是这儿,我只是从这个切入。带出我们前面所讲的今年奥斯卡的入围影片绝大多数都都是关于历史的,绝大多数都是关于20世纪历史的。可是每一个关于20世纪的历史的故事都是大场景,小景况对吧?它最后都是一个所谓要变成个人故事的叙事试点。

而小丑的特殊之处是,

它是一个似乎极端的个案。

但它又是似乎是一个最为赤裸的,对于今日世界的表述。


21:42


它是一种最为赤裸,对于精神世界的表述,一个最为极端的个案。但他是一声尖叫,也是一声嘶喊。可是我们又无法去捕捉它的内容。或者说它的内容完全的丧失了,有机去叙述的可能性及其合法性。所以导演不说。主演不说。他们未必不知道。他们只是不想说。或者不能说,或者说不出。那么我说这样的一个困境,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我和刘老师选择这个课程哈。说我们尝试去重新扣访20世纪,因为在20世纪曾经被创造出了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曾经被实践了一些不同的可能性。毫无疑问,可能这些实践已经失败了。可能这些创造已经非法了,但是他们曾经在20世纪的历史当中存在着,而它并没有完全被葬埋在20世纪历史,因为它延伸到我们的今天。


补:戴锦华访谈中提到《小丑》的片段

海螺:《小丑》也是一部评价两极化的电影,它进入到欧洲电影节和奥斯卡的得奖序列里本身就令人惊讶,在您看来这部电影传达出了怎样的讯息?


戴锦华:如果非要找一种趋势的话,那就是去年《黑豹》入围了奥斯卡,说明好莱坞美学系统开始试图吸纳漫改电影、超级英雄了。但《小丑》只是从DC宇宙中借用的形象,导演反复申明本片同DC宇宙无关。但形象毕竟诞生于DC,看《小丑》也必然牵引着一个小小影片序列:《蝙蝠侠:黑暗骑士》和《V字仇杀队》。较之《黑暗骑士》,《小丑》的特点是蝙蝠侠——正义与救赎力量的缺席;较之《V字仇杀队》,你会发现蒸发的是苦难前史、敌人和社会动员的政治内涵。于是,无正义的邪恶世界与抽去政治意涵的社会动员,倒的确是今日世界绝望者的黑暗之镜。如此说来,我以为《小丑》的热映和入围都在情理之中了。


看《小丑》时我反复问自己:我真的已如此保守、“反动”了吗?自始至终,我在观影过程中始终感觉极度不适:影片中不时颇为有力、饱满的表达对我显现为意味深长的失语。


海螺:您说的失语指的是……


戴锦华:其一,在我读到的中英文访谈中,导演和主演都鲜见地拒绝阐释影片,比如主演华金·菲尼克斯会说“我始终没有真的理解这个人物”,或对他成功扮演的主角做完全负面的定位,称小丑这个人物是自恋狂或妄想狂,认为即使社会给予善意也不会让他变得更好。如果类似理解成立,那么小丑就只是个精神病个案,影片所展示的亚瑟最终成为小丑的过程:贫穷、家暴、无父与寻父、社会的忽略和恶意、无所不在的暴力、工作的极度不稳定状态、美国由来已久的枪支问题、上流社会/华尔街精英的无耻堕落便都不是问题。但如果这都不是普遍问题,便无法解释影片中小丑的个人暴行何以干柴烈火式地形成了动员性力量——满街小丑面具。但带着同一幅面具的人彼此暴力相向,显然这动员并未召唤出认同。我所谓的失语,正在于影片中个人的、心理的、社会的诸多面向并未得到有机的汇聚和整合。影片不断展开社会性与反社会性、否定性与认同性的表达彼此消解。国际电影节选它并不奇怪,《小丑》在某种意义上说显影了今天世界范围之内涌动的无名的仇恨,呐喊与行动的冲动背后是失语与无助。我不知道,影片的结尾是被关进精神病院后小丑幻想出一次戾气冲突的暴动,还是将小丑关进精神病院本身是一种失序社会的幻想。

如果真要做一种学院式的解读的话,我要问:《小丑》是社会封印破裂而释放出的鬼魂呢,还是DC、漫威宇宙试图完成的、对邪祟的镇压,已然宣告失败了呢?

【出自:戴锦华:奥斯卡为什么要下《寄生虫》这剂猛药? 】

戴锦华:《小丑》是美国人民无声的嘶喊【未完戴叙-4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