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部分将领小传(1)马克斯·鲍尔

2023-04-23 20:40 作者:盖昭襄王  | 我要投稿

投稿作者:玺珺,本文全长约2700字。

第二次写文章,希望大家支持,未经作者允许,严禁转载

笔者上次介绍了法肯豪森,这次决定多介绍几位将领。在1928至1938年,总共有135名德国军事顾问在南京国民政府中任职(不包括文职顾问和一些省级军事技术顾问)。除了担任过总顾问的马克斯·鲍尔、赫尔曼·克里拜尔、格奥尔格·韦策尔、汉斯·冯·塞克特和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外,对于其他顾问,我们的认知十分模糊,甚至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他们的人生经历是怎么样的。但迷雾终会散去,这些人的事迹不会被忘记。今天,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些曾在中华大地上留下过足迹的人吧!

目录

一:马克斯·鲍尔

二:赫尔曼·克里拜尔

三:格奥尔格·韦策尔

四:瓦尔特·卢赫特(鲁赫特)

五:库尔特·施佩曼(史培曼)

六:阿尔弗雷德·施特雷修斯(施太秋)

七:威廉·洛伦茨(洛伦兹)

八:写在最后

一.马克斯·鲍尔

鲍尔全名为马克斯·赫尔曼·鲍尔。1869年1月31日出生于德国中部的奎德林堡,父亲为当地市议员。鲍尔最初在柏林学习医学,最后“弃医从武”,在1888年10月12日以军官候补生身份加入驻扎在斯维内明德的第1波美拉尼亚第2“冯·辛德辛”步炮团【即Fußartillerie-Regiment von Hindersin(1. Pommersches)Nr. 2,意思是在波美拉尼亚组建的第1个步炮团,在帝国中排序为第2步炮团】,1889年就读于汉诺威军校,并在1890年1月16日晋升为少尉。1893年1月1日调到第2西普鲁士第17步炮团,后又调回了第2步炮团。1898年1月27日晋升为中尉,同一天被调到驻梅茨的莱茵第8步炮团。1899年1月1日,鲍尔被调到柏林的炮兵试验委员会(Artillerieprüfungskommission,即APK)工作。1902年9月开始在威斯特法伦第7步炮团担任炮兵连长,并在在1904年9月15日晋升为上尉。1904年—1905年,鲍尔以观察员的身份旁观了日俄战争,目睹了日军28厘米臼炮的巨大威力,这无疑对鲍尔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开始不断关注研究重型火炮。1907年10月,鲍尔进入德国总参谋部工作,此时的他作为炮兵专家,凭借总参谋部良好的资源开始接触德国社会各界人士。他与德国工业界等保持紧密联系,自己也不断参与重型火炮的开发与试验。1908年,鲍尔遇见了他一生的贵人——埃里希·鲁登道夫,此时的鲁登道夫为总参谋部第2处处长,鲍尔被调到他的手下工作 ,两人很快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前者评价后者为“军队中最聪明的军官”。鲁登道夫对于扩充军备和参与政治很感兴趣,鲍尔自然也不例外。1911年3月20日,鲍尔被晋升为少校,第二年,鲍尔被调至第39步兵师担任首席参谋军官。值得注意的是,鲍尔没有参加过战争学院的培训就进入了总参谋部工作,这种例子很罕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他作为炮兵专家自身素质过硬。

1914年,一战爆发。鲍尔被任命为德国总参谋部作战处第2科科长(负责重炮、要塞和弹药事务),而鲍尔参与研发的像“大贝莎”420毫米重炮等武器在战场上表现出色,帮助德军攻克协约国坚固的要塞。因为参与研发重炮,鲍尔被授予柏林大学荣誉博士学位,1916年12月19日获得蓝色马克斯勋章,1918年3月28日又获得橡叶饰蓝色马克斯勋章,并在1916年3月22日晋升为中校,1918年8月18日晋升为上校。事实证明,经过技术、科学训练的专业人员能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鲍尔通过与德国军工行业合作还开发其他武器,像火焰喷射器,鲍尔还敏锐地意识到坦克这一新式武器的重要性。但令人震惊的是,鲍尔与化学家哈伯合作,将毒气运用于战场之上,这简直就是一场灾难!鲍尔成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人之一,毒气将在未来造成了成千上万无辜人的死亡!

鲍尔与鲁登道夫关系很好,他对一战中曾担任德国总参谋长的冯·法金汉感到十分不满。作为鲁登道夫的忠实拥护者,鲍尔支持总体战争,并参与制订了《兴登堡计划》(即最大限度对食品和日用品进行限制,使平民生活军事化),支持无限制潜艇战。鲁登道夫担任第一军需总监后,让鲍尔负责全部的弹药和军械事宜,进一步扩大鲍尔的权力,鲍尔也成为他处理涉及到民政与军工事务的得力助手。1918年德国战败后,鲍尔离开军队。在为什么德国会战败的问题上,鲍尔与鲁登道夫一样认为“德国是被人从身后捅了一刀”(笔者忍不住吐槽一句,不愧是好朋友)。

作为XX扛戳握手人士,鲍尔参与了1920年的卡普苦跌他,苦跌他失败后流亡到奥地利和匈牙利,后来在CCCP,西班牙和阿根廷担任过军事顾问。直到1925年大赦后回国,回国的鲍尔处境相当尴尬,仍然在魏玛国防军中服役的老战友避免和他接触;魏玛共和国此时相对稳定,自己毫无影响力且已经成为“异类”,前途十分暗淡。但是,人生的机遇总是会有的……

早在1926年夏,常凯申就曾派人秘密赴德,想聘请德国人当军事顾问。1928年夏,常再次派人前去德国考察军事,并正式向德国提出聘请军事顾问。不过由于凡尔赛和约中规定“禁止德国国民在外国军队及训练单位担任顾问和教官的职务”,所以如果聘请鲁登道夫和马肯森这样威望极高资历极深的将领,必然会引起英法美等国的注意,最后鲁登道夫向国民党推荐了马克斯·鲍尔。1927年3月,朱家骅向鲍尔直接发出邀请,鲍尔随后写了“现代军事组织建议书”送往中国,常凯申看完后十分满意。1927年底,鲍尔来华见到了常凯申,两人相谈甚欢,鲍尔在中国呆了4个月,参观考察了南京、武汉等地,并在从次年3月返回德国。1928年6月,常凯申正式聘请鲍尔为总顾问,并让其组建顾问团,11月鲍尔带着顾问团(共25人)来华工作 。顾问团来华有双重使命,一是帮蒋介石打造军队,二是促进中德经济合作。鲍尔把工作重心放在后者,他认为“除非先建立一个国有化的工业体系,否则根本谈不上建立一支国有化的军队”,并指出中国必须先具有完整的军火工业、交通、电讯、邮政甚至市政卫生设施,缺乏任何一方,建设现代化军队均将受到阻碍。在鲍尔的顾问团中,有许多经济和技术专家,帮助中国搞工业经济建设。鲍尔和德国工业界联系紧密,关系甚好,在中德合作中自然会关注到德方利益,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把中国变成德国的市场。

作为军事顾问,自然也不能忽视军队建设。鲍尔建议常凯申先建立一支现代化的陆军及空军教导部队,教导部队装备有新式武器,接受德式训练,并逐渐向全军推广,使全军达到相同水平,最终建立一支新式的国防军。鲍尔还支持裁军整军,削弱地方军阀的军事实力,加强中央对军事的领导权,这无疑触碰了地方军阀的奶酪。1929年三月,“常”桂战争爆发后,鲍尔到达武汉前线协助指挥作战,在四月底不幸感染天花,最终于5月6日因医治无效在上海去世。去世之前鲍尔推荐克里拜尔中校担任代理总顾问。鲍尔先是被安葬在中国,最后遗体被送往德国,于1929年8月5日安葬在斯维内明德。就是他一开始当兵的地方。

(佩戴橡叶饰蓝色马克斯勋章的马克斯·鲍尔)

(摄于一战后期,第一排左一为瓦尔特·莫德尔,莫德尔左手边斜着身子拄拐者为马克斯·鲍尔,照片中还有大家的老熟人兴登堡和鲁登道夫)



德国驻华军事顾问团部分将领小传(1)马克斯·鲍尔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