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尝试从量化角度去进行番剧推荐

2022-11-14 22:56 作者:舒-v-心  | 我要投稿

笔者近期看了不少番剧,尤其是在bilibili搜索番剧的时候发现并不是评分越高的番剧就好看。细看参与打分的评论,有部分呈现两级分化的情况。笔者于是开始思考是否有一条相对普适且科学的番剧评价系统,能够尽可能减少因个人原因导致的对番剧评价的误差。

回想起高考语文的阅卷模式,老师们将总分拆成几个小点,然后每个小点达到某个标准就给某一等级,再通过每一等级的相加得出总分的机制。笔者认为这也可以应用在番剧上。

具体使用哪几个小点作为评价标准,在此作者尝试使用苏格拉底反诘法来作证自己的观点:应该使用(剧情,画面,人物,主旨,与番剧类型的契合程度,与观看者的契合程度)这六点进行评价。


原因:

A:我认为应该使用剧情,画面,人物,主旨,与番剧类型的契合程度,与观看者的契合程度这六点进行评价。

Q:使用剧情、画面及人物进行评价我能理解。为什么需要使用主旨作为评价标准呢?

A:一部番的主旨我认为是作者想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它可以是某种情感或某种思考。一部番缺少了主旨只能带来一时的快乐或悲伤。我问你,一部能给你带来启发,振奋精神的番是不是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比前者优秀?

Q:确实如此,那么与番剧类型的契合程度又如何解释呢?

A:这一栏指的是一部番是否始终记得它的初心。有的番剧明明前期一直做日常单元剧走小温暖路线,结果作者还强行加入了大世界观大格局。以至于什么都想要又什么都得不到。你觉得这样的番优秀吗?

Q:显然不优秀。既然你想要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那么观看者的契合程度不应该作为评价标准吧?

A:“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生活阅历不同,对于不同番剧的感触也不同,我们应当允许这个变量的存在,事实上这个评价标准本就不可能适合每个人,加入一个变量能让这个模板更科学。

在笔者做出表格之后,也与许多朋友交流了一些评价上的分歧,最终制成以下表格,希望能给迷茫不知道看什么番的朋友一些启示。

对于某一点的粗略评价标准,评价细化见excel表格
总分>=27笔者认为是神作行列,可以无脑补
24-27的作品都是优秀作品,某方面突出但或多或少都不完美,也是可以补的作品
20-24分的作品特点尤为突出,卖点相对集中,如果戳到了自己喜欢的点(有喜欢的角色)一类也可以看
小于20分的作品基本上都有上位的替代,或者有很大的硬伤,如果不是没番补不建议看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区多多交流讨论。excel表格也会放在评论区,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加权(对剧情容忍度较低的朋友可以给剧情多一些比重,默认平均比重),或者在额外评分一栏打出自己的分数。

尝试从量化角度去进行番剧推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