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触地时间怎麽练可以缩短?
触地时间大概算是接触跑步有些时间的人会时不时听到的名词,它代表支撑脚踩在地上的时间,与之相对的是腾空时间,二者组合起来就是一个步频裡的完整时间了。而人在腾空的时候是不需要用力的,也无力可用,因此想像起来,如果触地时间可以短,那麽腾空时间就会长,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加节省体力或者是用更快的速度跑起来了。
之前跑步的时候,对于跑姿与触地时间有一些感想,所以(2022.06)就做了久违的慢动作录影分析。然后再利用慢动作播放来计算触地时间与腾空时间的比较,将我个人的体感数据化,来进行分析。由于我的步频可以跑在很稳定的180,因此今天最主要的测试项目就是6:00配速与3:20配速的触地时间比较。透过在跑步机上跑时速10公里以及时速18公里来达成。
先讲结论,我个人的体感是,触地时间是速度的副产品,它不必作为一个单独拿出来练习的项目,在相同的步频之下,当跑步的速度可以跑快,触地时间就会自然地缩短。
以我今天的配速为例,在步频180条件下,6:00配速的触地/腾空时间比是6:4,而3:20配速的触地/腾空时间比是5:5,亦即6:00配速的触地/腾空时间是200ms/133ms,而3:20配速的触地/腾空时间是166ms/166ms。当速度变快了,在相同的步频条件下,能保持好跑姿的话,触地时间就从200ms「自然地」缩短到166ms,而腾空时间就自然拉长了。
结合这一阵子练习的体感,加上今天的验证,我的想法是,能精炼跑步发力,让力量可以更加集中并且顺畅的使用出来,就能加快落地脚作为支点撑地的过渡时间,也就能够进一步缩短触地时间了。这一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练习。
算一算跑步真的是花费少又方便的运动了,就算跑鞋不便宜,一双能跑个几百一千公里的话,换得的身体改善与训练效果,性价比还是很高的,想要尝试看看的朋友赶快加入吧!!
最后,各位朋友有没有兴趣猜猜,哪一张照片是6:00配速,哪一张照片是3:20配速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