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Heyday(2)

2021-06-04 12:37 作者:江左土著  | 我要投稿

经济与帝国

现在让我们回到历史,本书的开篇是1851玩过了博览会,此次物质——科技成果的荟萃展出体现了英国的骄傲,尽管面临着来自欧洲大陆的竞争,但英国依然是工业革命的引领者,站在主要技术革新的前端。博览会同时也是帝国本土繁荣的标志,三年前欧陆刚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浪潮。英国在此次冲击中屹立不倒。更加凸现了帝国的优越感。

但在宏大的万国博览会的背后,却是英伦三岛本土令人忧心的沉重现实。先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了人口向工业城市的大量聚集。但这些新城市为这些新人口提供的机会是非常少的。于是,大量的贫民拥挤于狭窄的街道内,在血汗工厂中终日劳作。崭新的工业资本主义造就了一大批新兴的矿业、钢铁以及纺织业巨头。也赋予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灰暗、乏味与单调的基调。就在不久的几年前,爱尔兰大饥荒爆发,此次灾难中伦敦对于这个饱受歧视与排挤的天主教地区的漠视是惊人的。饥荒的直接结果就是爱尔兰人大量逃亡美国,另一方面也再次增强了该地区的离心力。

但更多的,这场灾难是英国数十年粮食贸易歧视性保护后果的一部分,1847年的饥荒则是“饥饿的四十年代”饱受粮食短缺之苦的英伦三岛的极端化景象。以《谷物法》与《航海法案》为代表的贸易保护体系保护了从出生岛成长期的英国产业与经济。也通过对分散于世界各处的殖民地贸易的专属配额,成为维护与广大殖民地关系上一支重要纽带。

《谷物法》于19世纪40年代被废除,彼时的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较为全面的工业化国家,占据着全球66%、70%的钢、50%的铁与50%的纺织品的生产。此时的英国,经济财富的数量占据了欧洲的70%。欧洲大陆此时占据财富数量的最多法国,也只有16%,更不用说欧洲以外的广大的农业地区了。此时的英国具备了盛极一时的经济优势。依靠其在生产——贸易领域的权力优势与在金融——货币领域的结算优势。英国进入了资源短缺主义经济霸权的强盛时代。


Heyday(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