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设计别话(五十三):我的2020年考研经验总结

2020-01-11 16:52 作者:三炮叁  | 我要投稿

【壹】

这几天一直都是阴雨连绵,室友也陆续回家,寝室守夜人的交接棒落到了我的手上。其它学院低年级的学生也陆续考完,清早就听到走廊外边拖皮箱的声音。近一年未曾回家,也未曾与家人见面,竟不想家。

睡得也越晚了,即使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也想多磨一会儿,熬夜对我来说似乎习以为常。睡醒后洗漱一番,接着吃个早中饭,买上一桶泡面,这便是当日的晚餐。随后便去之前自习的专教,继续写我的文章,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待在寝室很冷,在教室里却可以白嫖空调和网。

早几天和室友去理了发,这是我自去年1月18号理完发以来的第二次理发,上一次即第一次是12月中旬。其实没理多少,就是大概的梳理一下,把多余的毛发减掉,让自己看上去像模像样。但是我现在的长度回去后必定少不了一番说教,尽管我一再坚持自己的想法。

从河南郑州浪了一圈回来之后我一直在调整的自己的状态,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回想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自律,而看看现在,胖了不说,做事也越发没了耐性。虽然整个心态不是颓废的,但是离我心中理想的状态差了太多。

上一话写了过去整个一年我的考研备考经历,这话想聊聊我的考研感悟和经验总结,也是为其他即将走这条路的人提供前车之鉴。我把它总结为了五大点,分别是:

一、下定决心,明确目的。

二、尽早准备,合理规划。

三、有舍有得,稳中求进。

四、调整心态,从容备考。

五、学会分享,善于合作。

同上一话一样,我接下来便会详细展开每一点。这五点看上去和其他经验贴大同小异,但它们都是我切身的经历,而且我的观点不会像其它经验贴说的那样,把考研看成一件要死要活或很痛苦的事情,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口号,也没有誓不成功永不罢休的豪言壮语,更多的是理性和条理性。

该醒醒了成年人,既然你选择了考研这条路,那么它就是你人生中一个环节,而不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困难挫折是少不了的,没必要过分的夸大,也没必要过分悲观。

人生长路漫漫,我们大多数只不过是最普通不过的一名,生活之中有几个是很容易的?比你条件好的人不少,比你苦和卑微的人更不在少数,你每天啥事都不用担心,只要担心学习,却因为一点挫折在这哭爹喊娘,让那些生活在底层如蝼蚁般生存的人作何感想?

话不多说,道理想必都懂,直接进入主题。

【贰】

第一点,下定决心,明确目的。

有句话是这么说,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到底选不选择考研的这条路上很多人犹豫不决,一般我们很多人考研是在考前一年左右开始准备的,那个时候你面临多种选择。可以选择考研,也可以选择实习,条件较好的还可以选择出国留学等。但这个社会的舆论总是往某个方面倾斜,考研就是其中一方面。

作出选择是艰难的,尤其是在这种人生转折点之处。这个时候你就得权衡对比了,需要你广泛地搜集和了解各个方面的信息,然后进行自我判断和筛选。

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老师,可以是本科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可以是亲人好友,也可以是研究生在读或已毕业的师兄师姐,可以是网络各大信息平台等等。

但无论怎样,这个做出选择的人永远是你自己,永远不要让别人给你做选择,到时候假如没有如愿以偿,那就有点追悔莫及,也别怨天尤人了。

我认为是否选择考研和考研的目的是相辅相成的。

有的人考研是为了提升学历,将来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

有的人则是盲目跟风,看别人在考而自己却不知道干什么,所以也选择了考研;

有的人是得到了家里人的指点,或者说家里有亲戚从事专业方面的人员,考研之后可以更好的促进家族的团结和繁荣壮大;

有的人是想通过备考学习知识,以弥补本科没有用功的遗憾;

有的人则是逃避毕业就业的压力,想考取研究生后继续待在学校的象牙塔里面苟且;

有的人是发自内心想钻研学问,不问世事,潜心学术;

有的人是想换一个专业,为以后的职业规划作出选择;

有的人仅仅是想混个文凭,考什么专业的什么学校不要紧,只要能够考上,即使是和自己本专业八竿子打不着的那种;

有的人是想通过研究生这个平台结识更优秀的人,让自己融入某个圈子;

有的人是对某学校的某位名师特别崇拜,甘愿做他的弟子,希望未来可以得到他的指点;

有的人想一改从前自己慵懒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想通过考研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

有的人是为了追求一份理想的爱情,希望在另一个环境中相识更加优秀的人;

有的人是为了结高中未能考取985/211名校的情结,填补以前留下的遗憾,还可以光耀门楣;

有的人则是向往某个地方的生活,想以后留在这个心仪的城市;

目的多种多样,也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只有好与更好。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奔着以后就业找工作去的,但也不乏有人是为了追求知识的真谛。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做出的选择和目的也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关键是你得有目的,你考研没有目的就好比如一台没得感情的学习机器,这样的学习是不足以支持你走向更远的未来的。

我觉得还是得比较现实点,我这个人最大的毛病就是偏理想化了,做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甚至有时候会一厢情愿和偏执地去做某些事情,为此我不得不付出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有时候结果却事与愿违。

关于这一点,我自己有仔细考虑过,我最初的考研动机就是想学习,那种发自内心最纯真的学习,所有一切功名利禄都抛之脑后,可能跟我这个人理想化的性格有关。但是随着复习的深入,我也逐渐变得现实,我想考个985或211,我也想以后找一份好工作,我想遇见一份最诚挚的爱情,我想......总之我有了目的,它一直支撑我走道最后。

在前期我问过不少周围的同学关于考研的目的或者为什么选择考研,有很多居然答不上来,他们对于未来依旧很迷茫,那么的不知所措。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些则是看别人考了自己也跟着考,家里人说考也就考。我相信读到这篇文章的你是否也是如此呢?

所以说做好选择,下定决心,明确目的是考研应该考虑的第一点。没有去做这些,以后的复习你可能会过得浑浑噩噩,不知所措。

话说回来,要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出稳妥的选择,那每个人岂不都会成为人中龙凤?奈何我们大多只不过是一名普通人,而那些厉害的人往往都是凤毛麟角。如果这些你都没有仔细想过的话,那就只能试错了,只有尝试了才知道合适不合适,而代价就是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叁】

第二点,尽早准备,合理规划。

俗话说不打不准备之仗,一旦你下定了决心要考,那就要尽快行动起来。有些经验分享帖或视频说“三个月考上XXXX大学”、“如何快速考上研究生”等等诸如此类,在这些大佬眼中,或许考研对于他们来说是件易事,但是这种消息一旦传播开来就会给不少备考生造成一种错觉。以为自己只要听信他们的方法,就好像得到了真传,也就和他们一样轻轻松松考上。

他们能够考上必定有他们的过人之处,但这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我觉得对于大多数人说还是从长计议比较好。那如果是那种考前半年或最后几个月才决定考研的呢?这种情况的人复习方法就另当别论,他们倒是可以去看看那些“速成”攻略。

我要阐述的是“持久战”,而不是“闪电战”,所以我为什么把第一点取名为“尽早准备”呢?原因就在于此。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暑假学快题期间,我们那一批当中就有比我们低一届的学弟学妹,甚至还有低两届的,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快题水平要在我们当中很多人之上,不得不说后生可畏。

还有一个例子,我报的这个考虫英语辅导课中,有一位叫王琢老师的经历也大体如此,在视频教学中他曾透露自己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研,一直备考了四年,最后一战上了清华的外交学院。

王琢本人

尽早准备的好处在于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允许你试错,没有人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磕磕绊绊。但是同时也得警惕,时间充裕并不代表你可以慵懒,以为反正有大把时间就把事情都留到最后处理,这样一来就失去了“尽早准备”的意义。

我自己就是吃了这样的亏,当时我天真的认为我的快题只要通过一个暑期培训就可以突飞猛进,但事实就是我不得不为自己这种天真的想法而导致的后果买单。还有我的英语,前面花了近五个月的时间在自己瞎摸索,虽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投入时间成本太大,效果也没有达到我期待中的样子。

除此之外还得合理规划,我本专业就是规划,同时我也是个爱给自己规划的人。规划的合理性在于它是量力而行,同时我认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不得不佩服那些雷打不动执行计划的人,但是那样的目标太理想化,绝大多数人是做不到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取舍呢?

那种理想化的规划和执行力度太完美,不如我们现实点,根据自己的水平做一个大概的估判,然后再做出适合自己的规划或计划。在某个规划范围内定下的目标是你可以达到的,它可以稍微高出你的能力,但是绝对不能降低标准,那样只是在给自己找偷懒的借口。

如果要细分的话,规划可以分为远期规划、中期规划以及短期规划,从整体到具备,由远及近。

比如远期规划的期限是一年到两年,在这个规划期限里面你的目标就是考上研究生,还可以加几个附加条件,比如学会一项什么新的技能,或者找到女朋友之类的。

其次是中期规划,期限是半年左右,你的目标是每个科目的复习进度到什么程度,比如政治上完哪几本的网课,英语复习完哪些部分,专业是否看完所有书等。

最后就是短期规划,它可以是以月单位,也可以为周为单位。一个月之内看完哪一本书,一周看完多少个章节,一天看完多少页。它会越来越具体,切记不能贪多,你不能哪天精神突然亢奋了猛学一顿,哪天心情不好就不想看。这个时候就得学会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了,后面还会细说心态方面。

我在最开始也做了一个大概的规划,也就是上一话提到的把考研划分为了基础、提高、强化和冲刺四个阶段。当然我这些都是依据相关经验帖设定的,最后实际的实施效果我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调动,比较人性化。

规划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但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只要你是朝着那个大方向前进的就不会出多大的问题。

【肆】

第三点,有舍有得,稳中求进。

所谓有舍有得,就是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尽量用钱解决,为什么?且听我细细说来。

上一话中我提到我在六月底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购买一套考虫的英语考研全程班,它瞬间扫清了我在黑屋子里面自己瞎摸索的烦恼。今天有学弟向我询问这方面的经验,我给出的建议就是尽量选择报班,之前也有一想二战的朋友问过我,我也是这么回答的,因为报班真的可以省掉很多事情。

一开始我可能和大多数人一样,想找这种盗版的网课来听,想着能省点就省点,还在实习期间利用公司的打印机白嫖打印了一摞摞厚的资料,但是等我找到这些学习资源后却发现我又陷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选择困难症。

这么多网课该选择哪一家机构呢?或者说选择哪几个老师组合呢?那些经验贴中告诉你的选择方法就是每个科目选择哪个老师,或者说某个部分选择选择哪个老师,他们并没有说要不要选择一家靠谱的机构和一群靠谱的老师,大多数的建议是自行给自己配课。

我当时在看经验贴的时候,其中就有人提到要不要报班,回答是因人而异。但是我想问,你就真的对自己的执行力和自制力还有规划能力那么自信吗?如果一时语噎的话那就乖乖的报班吧,老老实实地跟着课程的进度走,按时完成作业,这样才能稳中求进嘛!

因为你自己搭配课复习的话,你可能会把某一项复习得很好,但是注定有一项或两项是处于弱势地位,而报班是一个系统的课程,它可以助你稳步全面地提升。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同学喜欢做阅读,它就使劲做阅读,六级的阅读接近满分,最后阅读考得也不赖;但是却忽视了作文,每次六级备考都拖到最后去搞,考研还花了大价钱去买所谓的模板,但到了最后连背的时间都没有,甚至背都不想背,作文就写不出来,所以每一次六级都没考过。

考研的时间是宝贵的,虽然我在前面提到从长计议,也有试错的机会,但是能够尽量少犯错就最好避免。

我总结的这些点其实是环环相扣的,可以说是递进的关系。从下定决心,到明确目的;再到尽早准备,合理规划;在接着是有舍有得,稳中求进。每一点都是踩着前面的影子前进,同时也是相互贯通的。

【伍】

第四点,调整心态,从容备考。

心态稳定是打赢这场考研攻坚战的关键,心态一旦崩了,可谓满盘皆输你还别说,我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如果要往深处挖开说,这注定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往事。

自始至终,我一直嘱咐自己:考研对我来说,它只是我人生中一个环节,它不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正是不断的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所以它支撑着我考完最后一场考试。

保持稳定心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远离负能量。大家想想,在一个群体中如果有一个持续散发消极情绪的负能量体,谁会一直愿意和它待在一起?但是这样的好事竟然被我遇到了,我真是个幸运儿,算我瞎了眼认错了人,也是自己交友不慎,给我好好上了一课。

一个三四月份就开始打退堂鼓的人,你说它会走到最后吗?我从一开始就在心里给这样的人下了定论,结果果不其然,考研中选择放弃的人往往就是这些人,它们注定要被淘汰。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我也不能妄自揣度别人,但是你去对比一下那些在社会中如蝼蚁般苟活的人,就知道你的境遇实在是太幸福了。

在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中,爹娘健在,供你吃穿,你只需一心读书,其它的事都不用你操心,而你却还有异心?整天闷闷不乐板着一张苦脸哭唧唧,对得起父母吗?你是否还记得自己还是一个男的吗?当然我不该带有这种刻板印象去评判某件事,但现实就是如此,男人注定要承受许多别人不能承受的痛楚。

即使觉得自己亏欠父母,那就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啊!就这点心理承受还来考研?以后日子还这么长,社会中的苦可不比学校学习中的苦少呢。

越是看重某件事,往往最后就越办不成或得不到。索性豁达一点,也不要胡思乱想,这种考不考得上的想法不是你一开始该考虑的,你该考虑的是如何规划,如何付诸实践,如何一步一步实现你的目标。

我不会瞧不起这样的人,因为本不是一路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像这种口出狂言说自己随便复习就能上的人我还能说什么呢?除了沉默还是沉默。

每个人都会有阴暗消极的时候,但是为什么有的人招人喜欢,而有的人招人讨厌呢?这就得看你怎么学会隐藏自己的负能量,除非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一般不要轻易把自己阴暗的一面展示出来,更不能传播负能量。即使是非常好的朋友,也不要总是垂头丧气,人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要不念及朋友情分,他才不会分散自己精力出来安慰你。

学会及时调整心态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吧。

保持稳定心态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寻找合适的研友,一个好的积极自律的研友对你的考研复习肯定事半功倍。当然前天是你不能过于负能量,否则别人也不会那么愿意和你一起复习的,你们需要的是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知识,相互交流学习方法等,可以做的事情就多了去了。如果是情侣一起考研的话,能够做的事情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比如一起交流下......(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没有找到也没关系,在我看来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还可以更好的磨练你的意志力。你可以独来独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要为了等待和它人一起行走。唯一不好就是没人帮你占座和打饭,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万一你哪天有事去不了图书馆占座就很麻烦。

而我不但没有找到,还因为交友不慎使自己窝心了好一阵子,那种好心当做驴肝肺被倒打一耙的感觉是多么的钻心与痛楚。但有什么办法,自己交的友哭着也要陪到底,不过我发誓这样的事情和这样的庸人,以后绝不允许它再出现在我的人生中。

【陆】

第五点,学会分享,善于合作。

这是最后一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点。我在上一点就提到寻找合适研友,其实这一点是承接上一点,和研友交往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和合作的过程。

记得我在《设计别话(三十九):厉害的人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模式与普通人之间差别在哪?》中,写博弈论的时候就提到这样一张图,分别是价值、能力和支持三个要素的交集。其中价值是知彼,能力是知己,而支持则是合作,也就是说合作在一个人的人生中至关重要。

但是我却发现我周围有些许小伙伴不是那么愿意和别人交流和分享,甚至有些学习资源藏着掖着,就算我想和对方交换资源都不愿意。我想问一句,是不是输不起啊?更有甚者,人家好心分享给你,最后却好心当做驴肝肺,实在心寒。当然你自己独自享有的权利,但是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思考就会不同了,虽然我们同为竞争者,但是合作才是双赢啊!

比如那些很贵的网课,大家就可以一起拼课,平均下来就只要几十块甚至十几块钱,多好啊,这可以为我们这一群学生党省下一笔不少开支。

当时我在和其它兄弟院校的小伙伴交流的时候,就发现一个特别有意思和可借鉴的点,得知他们往届的师兄师姐会一起定期组织快题的评图,交流学习的心得,相互指出错误。我还听说,某个学校的毕业班考研,他们师兄师姐早已组建好了群,里面上传各种免费的学习资源,供后面需要的师弟师妹参考选用。

这才是最好的一种学习氛围,大家互帮互助,一起交流,一起交流,一起进步,一起高中。当然这是一种大家都向往的状态,但是每个人情况不同,所以有时候事情往往不能如愿。虽然注定有人要落榜,但是却收获了一份不错同学情谊。

我在考研的过程中也多亏了一些小伙伴的帮助,尤其是一名叫英姿的姑娘,她无私和我分享了许多课程,虽未曾谋面,但心存感激,假以时日,必定重谢。

至此我的考研经验总结就写完了,以上这些都只是个人一些不成熟的鄙见,希望大家斟酌。

2020.01.10 子时 收笔

 


设计别话(五十三):我的2020年考研经验总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