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青一1,行为改变原理,晨练重学~

2022-02-28 17:25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人的思维能力,和AI的数据搜集分析能力是不一样的

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据我看中国文学史上古时期的感觉,那时候人的思维是想象和具象的,而抽象能力,到了东周思维比较明显

之前看文学成就的框架分类,想象,感情,具体等属于分类,我想,还是有必要把这名词给认知化

联想经验记忆,有具体的形象,真实的再现客观形象

具象,是具体的形象,那么形象该查查了

人的相貌、事物的形状等,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态或姿态。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

那在文学里的形象,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人的相貌、事物的形状了吧,所以文学形象是一个文学描述的人或物

抽象

抽象是从众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而舍弃其非本质的特征的过程。

AI现在也能从信息中获得认知,并学习决策模式

但是AI要海量提取特征,然后识别时对比存储的特征,但在抽象迁移能力上,还不如人类的小孩

小孩看到小狗图片,可以自动界定小狗的边界,哪怕是一条露出来的尾巴,这是空间边界感

要将认知刻意迁移到另一个领域,用老认知解决新问题,需要把学的东西做减法,每次弄清楚一件事情,累积下来就能进入理解级

如果无法做到这个,就会被迫进入“终身学习”的状态

而通过刻意训练,抽象的空间边界感能迁移,成为人与人沟通的空间边界——分寸感,带团队的空间边界——管理幅度

我要承认当初的自己也是学的很牛逼的。。。

正确认知

绝对正确的认知是。。。。在遥远的未来的,我们现在只能追求,更正确的认知

把能力变成成果,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不过,还是先察觉下能力这种东西才行吧

譬如当初,我选择辞职,是感觉到了这样下去没什么收获,而不是教育行业政策之下,风向会变。。。。这我也不知道到底缺在哪里的。。。

通过一个人的行为,去思考他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能得出一个虚知,来设计合适的行动去看认知是否正确,确定了真知,才去做决策行动

从大段信息里提取出关键信息,这是个决定性瞬间的能力

好吧,我之前没能意识到一件事情,老板需要新的增长点,而且是长期稳妥的,问题可以提,可以试图解决,但是,跟着老板做他想做的增长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成不成,老板是行动派才能做成现在这样的,想要有更多的机会,就得有点负反馈的战略耐性,还有合适的试错方法

能够抓住重要信息——看一个人的选择脉络,然后做深一步的思考,这个东西其实挺大的,我现在真的不会,得各方面信息汇聚我才知道,比如,产业园为什么要再搞一个,还要3个?原来是补助的发放频率和到位度。。。。真心不知道该怎么去get,只能继续累积了

正确的理解信息——这真的需要能力,需要有自己的目标,需要有基础认知

理解别人是打发时间,还是对一项建议需要时间考虑

然后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来看这是个什么人。。。。其实主要还是要看结果,要不然很难分辨是过度解读,还是看潜力?潜力主要看软实力,硬实力目前水平,有没有规划

而引荐资源,沟通中定策略,如何引导沟通的方向,如何透露信息,这又是很大的学问

想要和对方拉上关系,要基于背景了解,否则当场试探,范围太大了,想想关键还是初始目标的确定,案例脉络太清晰了。。。应该说吴居蓝的段位太高了,什么叫步步为营,就是这了。。。

然后关于理解对方想要表达什么。。。这个我曾经开店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总是把天给聊si了。。。但是关于如何做成C端销售,还真的得按照阿里电销宝典那个来聊,而且是一个漏斗过程,所以,还是目标和正确的策略是关键,每个人都去这样聊,就没必要了

考虑人事时,考虑目前和后续,沟通要诀后面看其他晨练再说吧

行动的动力

兴趣,利益,正反馈

好奇心,持续性,热爱,坚韧,前面都是正反馈

所以好奇心和持续性之间,还缺了一个动力——利益或者掌声,短期利益是,长期利益,那就得认知水平了,开始的时候,还是需要短期动力的,而到热爱之间,也还是要一个动力,利益或者掌声,一样的

谈及好坏, 一定要结合程度,情绪是人类的特殊能力,让我们有了一个自我反馈系统,觉察和做迭代的指导之一

然后任何一样事物,哪怕是不好的,并不需要害怕,而是想办法利用它——当然,好工具太多了,没必要利用这种双刃剑也行,但是离不开的时候,比如对于游戏或者小说什么的,就是要好好的思考逃避背后的问题,去划分程度来慢慢达成目标,“顿悟”其实也是大量的累积下的产物

先解决情绪,再解决问题,。。。其实真的下定决心解决对方情绪也不难,难的是,有时候不想解决。。。

直觉是一种认知,认知获取方式,有细节型和感觉型,这个就是直觉了,直觉需要的是感觉的能力,非细节的整体感,两者各有优势

曾经纠结的“什么时候是好时机”,还是基于认知,首先有信息的情况下,做好整体计划,设置闹钟按点做就好了,手里一定有几个目标可以轮换投入,然后,没有信息的情况下, 要通过试探获得信息,非常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耐心,耐心这东西,主要还是来自于自我设定目标达成目标,自己行为改变最终达成目标的经历,然后才能更好的同理心去理解别人

不要把烫手山芋留在自己手里,信息共享不是甩锅,而是一种团队协作

有效决策

认知是饺子皮和馅儿,理解是把馅儿包进饺子皮?决策结果是出来小笼包?

我觉得不太对,应该是这样,如果说饺子的发明过程,目标是今天要做顿饭,然而认知是食材只有面团,还有一点菜,理解是没有饭了,不想吃面条,决策是试着把面团变成其他形状,吧菜放进面里,而不是煮在一起,联想到馒头(古代馒头可以有馅儿),搞薄点儿的皮,这样好煮熟,行动就是弄饺子皮包了饺子,复盘就是吃了之后太好吃了,下次馅儿可以升级下,加点调料,或者食材升级下,面皮升级下。。。要追求色香味全线升级啊,所以包的形状和烹饪方式换一下

素材,原则,手段,行动,升级素材,扩充标准,提升手段。。。这就是迭代了

原则或标准不对,手段方法不一定错误,比如很多发明都是在意外下发明的,因为这里的原则和标准是针对初始目标的,原则和标准对这个初始目标不对,但对其他目标可能是对的,或者事情的结果因素有很多,其他因素导致了这个结果的产生,而不是目前思考的这条

譬如还是举例,我决定离职后两个月公司算是倒闭了,我的原因是觉得看不到什么成长性,这个不一定对,一定有人看到成长性,但是这决策还挺对。。。。也算是偶然了

决策是做什么和怎么做,这个做什么,不是具体的行动内容,重点在于这是一个小目标,可以说是把目标划分成了阶段性的小目标,然后行动是要达成这个小目标,不能陷入阶段行动

比如,想要达成见众生的升级,并不是一定要先升职,而是,拆解“众生”,去“见”,理解人性吧,我现在是这样去拆解这个目标的,其实只能笨功夫,然后摸索出方法和方向,这就是阶段性的小目标,不会死磕把什么关系搞好的

行动的动力之欲望和理想

关于欲望,让我想起了直销里的那些特级,真的,赚钱的欲望是非常大的动力

而理想,比较缥缈高尚。。。持续长度可能比较好,但短期力量不一定足,还很可能被一些人误用,其实是在给自己拖延,清心寡欲则容易停留在舒适区

抛开性格身体原因,比如我很喜欢的李商隐,自幼体弱,天生性格敏感,这种不考虑的话,我真的蛮欣赏高适,他也是唯一一个诗人做到封侯的,经历非常曲折,像王昌龄,才华跟坚韧是两码事

幸福公式,欲望>能力=痛苦,能力>欲望=幸福

设立适度的欲望,可以幸福,可以正反馈,更好的发挥能力,实现能力和物质的双重正向循环

判断是否有效行动,要看做出的行动,对决策要做的事情,有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行动的阻力

患得,其实是患不得,害怕得不到自己想要的

患失,害怕失去已经拥有的

畏难,想做,又不愿意面对过程中的困难

畏险,想做,又不愿意承担可能出现的不利结果

其实是害怕失败,害怕损失,不想面对困难,不想承担不好结果

再提炼,还是害怕失败嘛,失败的结果就是为什么害怕:有损失,有困难

解决不了的才叫困难,感觉超出能力范围,这个挑战的是精神层面,损失,是物质层面

精神压力和物质损失

那其实还有一个财务名词叫机会成本。。。如果不做,会面对什么样的损失

恐惧来自于未知,对于精神压力,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如果能列出来,或者自己过往有很多次突破的经验,就知道船到桥头自然直,会能睡好的,反而是一直怕就一世怕。。。

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领域

连续性,有始有终,把一件事坚持到最后

主动性,一件事没有人做,你来做,这是主动性,能力大到给公司解决问题的时候,就是责任感,能力越来越大,可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时候,这就进阶为使命感

。。等一下

我总结思考了下,这应该才是真正的态度阶梯:执行力(按要求做事)-主动性(别人没要求我来做)-责任感(别人做不到我来做,能力更大)-使命感(社会问题别人解决不了我来做,能力很大)

复盘的第一步,是抓住重点信息或认知,比如一些模型里面,就是最重要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不同,导致结果非常大程度的不同,而有些事情的不同,对结果影响不大,就不重要,可替代方案多,就不太重要

更本质或底层的思考,这些信息或认知为什么是重点,这些模型为什么选择这些认知,因为足够底层,现象背后的规律,问题的根源,和事物的定义,都要达到足够的本质深度,才能让结果复现率成功率更高

通过实际结果我们重新思考模型的要素,思考背后的本质,当然要重新做决策了

决策的时空观,决策的时间范围和空间范围,决定决策的水平,质地

感觉真的,我19年实在是很努力啊。。。^_^

over

回头看镇文^_^


青一1,行为改变原理,晨练重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