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是怎样给人才“画像”的?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1、坚持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
2、用人单位通过个人述职、考核测评、民意调查等方式,全面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操守和从业行为。
3、建立职称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制度,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对于那些通过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违纪违规行为取得的职称,一律予以撤销。
二、科学分类评价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素质
1、以职业属性和岗位需求为基础,针对性制定职称评价标准,实行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相结合,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
2、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不将论文作为评价应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条件;对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对实践性、操作性强,研究属性不明显的职称系列,可不作论文要求。
3、将专利成果、项目报告、工作总结、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等作为对论文要求的替代形式,推行代表作制度,重点考察研究成果和创作作品质量,淡化论文数量要求。
三、突出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业绩水平和实际贡献
1、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增加技术创新、专利、成果转化、技术推广、标准制定、决策咨询、公共服务等评价指标的权重,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
2、对于那些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可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
3、对于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放宽资历、年限等条件限制,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4、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侧重考察其实际工作业绩,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