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了】青团的自我修养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已至,缅怀祖先,在这样的中国特色传统节日里,想必大家也会在缅怀完祖先之余,品味清明时节的传统美食。
说到关于清明的传统美食应该大部分人想到的是青团。作为提供全球特优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我们不仅要让大家能选购到心仪的农产品,还要让大家充分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那今天就扒一扒关于一颗青团的“自我修养”,让大家既能有所了解,还能在搜了宝APP买到原材料,在家DIY美味青团!
关于青团
关于青团,首先我们要先弄明白三个节日,从前往后依次是:上巳、寒食和清明。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有踏青和沐浴的习俗。中唐时期,上巳被叫寒食的节日所取代,顾名思义,节时吃冷食、禁烟火。清明原本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和寒食节就相差一天,逢天暖雨沛,宜春耕,后成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而青团和这三个节日都有关系。
青团最初出现在上巳节里,那时它还叫龙舌䉽。青汁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吃这个也是为了配合祛病消灾的节日氛围。到中唐以后,龙舌䉽索性“嫁入寒门”变成寒食饼。等到清明,寒食饼的作用是啥就不说了,懂的都懂。总之是铁打的青团,流水的节,毕竟我们天朝人民总是喜欢找各种理由吃吃吃。
青团原材料
了解前世今生,接下来到了最关键的一步——制作。青汁、糕团、馅料构成了一颗青团的三大元素。目前,青汁大部分以艾草取汁,一般选在明前摘取,洗净之后经过煮沸、加碱粉和过冷水,才能去掉艾草的苦涩。
糕团
米粉做面团,最关键是追求稍稍有硬度、不粘牙的口感。所以糯米加适量粳米是最合适最面团的原料。磨米浆前,需要根据米的品质来决定粳米和糯米所用比例。米在浸泡充分后用石磨推,让大米融成乳白色的粘浆,再加入青汁,熬成干糊后,移到干净的木盆内揉成韧性十足的团。
馅料
青团的灵魂在于馅料,不过这也是有咸甜党之分的。
给大家推荐两款经典甜党馅料:第一款需准备桂花、红豆、猪板油,这是最经典的搭配。先把红豆炒到绵密细腻的沙绪感,留皮可增香。江南人嗜甜,剔透玲珑的猪板油要能钻进豆泥和砂糖中,是表现甜味最好的载体。好的风味,若没有几粒酝酿已久的糖渍桂花用香气来调和,这馅也怕只会沦俗。第二款百果馅,用去核大红枣碾成枣泥,掺白糖和胡桃肉做成。
咸党的经典馅料是春笋豆干肉丁馅。咸口中春意的担当,非春笋莫属。将这三种食材分别切丁,入锅前直接下五花肉丁煸香,猪肉自带油脂,包裹着笋的水灵和豆干的鲜。一口下去,脆的糯的,咸的鲜的,统统都有。
清明时节,上搜了宝APP,动手DIY吧!传承中国文化,奉献特色美食,搜了宝APP你身边最懂特色农产品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