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军工行业深度研究:军用连接器行业龙头受益市场空间扩容
报告出品方:国联证券
以下为报告原文节选
------
1 连接器产品种类丰富
1.1 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元件
连接器是一种借助电信号或光信号和机械力量的作用使电路或光通道通、断开或转换的功能元件,用作器件、组件、设备、系统之间的电信号或光信号连接,传输信号或电磁能量,并且保持系统与系统之间不发生信号失真和能量损失的变化。连接器是构成整机电路系统电气连接必需的基础元件。
按照传输的介质不同,连接器可以分为电、微波射频、光、流体连接器等。其中,电连接器用于器件、组件、设备、系统之间的电信号连接;微波射频连接器用于微波传输电路的连接;光连接器广泛应用于光纤传输线路、光纤配线架和光纤测试仪器、仪表;流体连接器保障液体冷却系统环路中各部件间的快速连接和断开。
连接器主要由接触件、绝缘体、外壳(视品种而定)以及附件四种基本元件构成。
接触件一般由阳性接触件和阴性接触件组成接触对,通过阴、阳接触件的插合完成电连接。绝缘体也常称为基座或安装板,它的作用是使接触件按所需要的位置和间距排列,并保证接触件之间和接触件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能。外壳是连接器的外罩,它为内装的绝缘安装板和插针提供机械保护,并提供插头和插座插合时的对准,进而将连接器固定到设备上。附件分结构附件和安装附件。
连接器的基本性能可分为三大类:即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和环境性能。机械性能主要包括插拔力和机械寿命;插拔力分为插入力和拔出力,机械寿命是一种耐久性指标。电气性能主要包括接触电阻、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由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在电气性能方面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电气指标,如串扰,传输延迟、时滞等。环境性能主要包括耐温、耐湿、耐盐雾、振动和冲击等。
1.2 产品性能影响因素复杂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中国开始出现连接器,主要生产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应用场景包括雷达设备、通讯等领域。20 世纪 80 年代,连接器逐渐应用于中国的黑白电视以及消费电子等领域。发展至今,行业形成了以立讯精密、中航光电等为龙头的行业格局,企业主要专注于商用以及军用领域的连接器产品的研发。
电连接器的影响因素复杂,围绕环境应力特别是综合环境应力引起的电连接器的失效问题一直研究的重点。在各种环境应力中,温度、湿度和振动三种环境应力引起的失效在所有失效因素中占主导,引起产品失效的占比分别为 40%、18%和 28%。环境应力对电连接器壳体产生腐蚀破坏的同时亦会对其内部结构例如接触体、绝缘材料等产生影响,使得电连接器的电气性能接触电阻和绝缘耐压退化,在复杂的环境应力作用下其环境适应性降低,最终造成了电连接器的失效。
根据失效机理的不同,可以将电连接器的失效模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电气失效、机械失效和环境失效。电气失效包括接触失效和绝缘失效两种形式。机械失效表现为弹性端子根部断裂,接触体与接触体之间的接触压力减小,接触体和接触体或壳体因为变形无法正常配合。环境失效是电连接器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工作环境中湿度、温度等原因引起电连接器的一些部位发生生锈或变形的情况。
总体上看,连接器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信息传输的高速化和数字化、多种类信号传输的集成化、产品的高密度/小型/低成本化、接触件端接方式表面贴装化、模块组合化、插拔便捷化等。新型复合材料在连接器加工的应用可以使连接器在重量更轻的同时强度更高,而且使连接器耐腐蚀、耐老化等耐恶劣工作环境的能力更强,性能更可靠。
光连接器逐步代替电连接器。随着信息化程度加深,各类设备对传输和处理数据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数据传输超过 10G,铜基系统的固有缺陷使高速传输电连接器发展受到限制,这使得光纤传输优势日益明显。此外,在军事上,现代军用飞机的机载电子设备不断增加,光纤质量轻、体积小,能够有效降低军机负载的线缆质量和体积、提高飞机作战性能。早在 2004 年,美国军方就已经开始实施将军用飞机、驱逐舰上的铜系统转换为光纤系统的计划。随着光纤应用的增加,作为光纤互连器件,光连接器有着替代电连接器的趋势。
2 连接器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2.1 连接器下游应用场景较为丰富
连接器制造位于产业链中游,应用范围广阔。连接器产业链上游为金属材料、电镀材料及塑胶材料等,按照成本占比排序,金属材料所占成本最大,塑胶材料次之,电镀材料较小。下游几乎涵盖电子工业全领域,分为军用、民用两个方面,军用连接器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等高技术领域,民用连接器主要应用于通讯、计算机、汽车、工业、家用电器等领域。
连接器产业链壁垒较多,可归纳为技术壁垒、人才壁垒、制造壁垒、市场准入壁垒和客户壁垒。
➢ 技术壁垒连接器制造经过模具设计、冲压、电镀、注塑、组装等流程,涉及到材料技术、结构设计、仿真技术、微波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模具技术、注塑工艺技术、冲压工艺技术等,同时制造过程必须具备机械及电子制造能力,需要多组件技术配合。对于技术团队来说,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且连接器的专利技术壁垒非常多,高端技术门槛较高。
➢ 人才壁垒连接器往往采用订制下单的方式,设计、试制、生产一体化,因此要求生产商具备较强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试制试验能力,对供应商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行业经验、测试标准提出了较高要求。研发设计技术人员需要具备完整的本专业知识和较宽的其它专业知识,并需要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同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岗位也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 制造壁垒连接器产品具有大批量生产的特点,高度自动化制造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实现规模化生产后,公司全产业链的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企业需要不断加大自动化设备研发投入,形成符合自身业务特点的专用定制化设备,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管理能力、质量控制能力,这些均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长期的管理经验、制造经验积累,从而形成制造壁垒。
➢ 市场准入壁垒由于连接器对产品的讯号、能量起到连接传播作用,对产品的整体性能影响重大,因此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对下游厂商至关重要。品牌厂商一般对供应商资质会有非常严格的审定程序,在审定过程中将对供应商的研发能力、生产流程、质量管理、服务弹性、供应能力以及经营状况等多个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供应商需要通过获得相关行业准入资质和认证,才能进入市场。
➢ 客户壁垒不同领域下游客户对于连接器的性能指标均有明确要求,对于连接器一般都有专门的技术、质量、商务管理团队。从初步接触到成为客户的正式供应商体系,会经历多方面的审核,进入供应商体系的时间比较长。供应商一旦进入客户供应链体系,用户通常不会轻易更换。因此形成了较强的客户壁垒。
2.2 行业逐渐呈现马太效应
2.2.1 连接器总体规模呈上升趋势
全球连接器市场总体保持增长趋势。2011-2021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由 489亿美元上升至 780 亿美元,10 年 CAGR 为 4.78%,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根据 Bishop &Associates 发布的数据,2023 年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900 亿美元。
中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连接器销售市场。2011-2021 年,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由 148 亿美元上升至 250 亿美元,10 年 CAGR 为 9.13%,增速快于全球增速。2021 年,中国连接器市场占全球 32.05%的份额,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连接器销售市场。
--- 报告摘录结束 更多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
报告合集专题一览 X 由【报告派】定期整理更新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报告派
科技 / 电子 / 半导体 /
人工智能 | Ai产业 | Ai芯片 | 智能家居 | 智能音箱 | 智能语音 | 智能家电 | 智能照明 | 智能马桶 | 智能终端 | 智能门锁 | 智能手机 | 可穿戴设备 |半导体 | 芯片产业 | 第三代半导体 | 蓝牙 | 晶圆 | 功率半导体 | 5G | GA射频 | IGBT | SIC GA | SIC GAN | 分立器件 | 化合物 | 晶圆 | 封装封测 | 显示器 | LED | OLED | LED封装 | LED芯片 | LED照明 | 柔性折叠屏 | 电子元器件 | 光电子 | 消费电子 | 电子FPC | 电路板 | 集成电路 | 元宇宙 | 区块链 | NFT数字藏品 | 虚拟货币 | 比特币 | 数字货币 | 资产管理 | 保险行业 | 保险科技 | 财产保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