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真正厉害之处在哪?曹操如何做到渔翁得利?审配难道只会窝里斗?(一)
郭嘉给曹操出的众多主义当中,最神奇的就是预测了孙策的下场,如果不是史书当中白纸黑字的写着打死人,也不敢相信哪就在曹操和袁绍在官渡之战非常焦灼的时候,孙策就借助这样一个机会,在东吴一带是大四的开疆拓土,迅速获得了很大的地盘,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众谋士就特别担心,那这个时候孙策发兵往北方来打,我们怎么办?这就是腹背受敌,这也是心腹大患曹操也就开始犹豫了不行要不别跟袁绍打了,干脆我回去稳固一下后方找人抵挡一下孙策别让孙策攻上来,但这个时候郭嘉明确的告诉曹操,他说你千万别担心孙策,孙策这个人跟他父亲孙坚一样,一直是一种暴力的方式获得土地的,在杀人的时候毫不留情,你这样节约的态度肯定是没有好下场,弄不好就被别人给杀掉的,果不其然孙策在杀了许贡之后,他手下的门客这里用它打猎的时候偷偷的埋伏,然后一箭射中他的额头他重伤不治,回去不久之后就死去了,一代潜力股,小霸王孙策就此一命呜呼,这跟郭嘉预测的是神一般的相似
等到官渡之战结束之后,袁绍这边是大败而归,但是曹操也没敢乘胜追击,为什么自己实力也不够强,单纯收编袁绍这些残兵败将就已经废了他很大的周折了,他就打算回兵整顿一下,这时候荀攸就来提示的你千万不能退,一定要趁热打铁,袁绍虽然暂时在官渡败了,但是没有动根基他手下还有广袤的土地,还有大批的冰冰,你要是让他缓过劲儿来,人家再打过来,谁胜谁败还是不好说。官渡之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要想统一整个北方,我们还任重道远。于是曹操就下了决心,继续往北攻打,总算把袁绍的兵丁都撵到黄河以北,获得了黄河以南的广袤地区,自己的根基也算进一步稳固,但是你想再往前打也是非常的艰难,出乎曹操意料的是,袁绍在关键时刻去世了袁绍,这时候其实正当年只有58岁,死的时候是吐血而死,这点跟他兄弟袁术是一样的,看来可能某种家族的遗传病,在他们俩身上都得到应验了,袁绍是吐血而亡肯定是脏器受伤了,有可能是胃出血是这样一种情况,可见这场败仗给袁绍的身心带来重大的打击
历史书上把袁绍的优柔寡断说得有点过分了,但是一到关键时刻他确实掉链子,死之前也没有给自己家族。留下个明确的继承人到底选谁?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没想到自己去世这么快,还以为有点时间,但是自己没挺住,结果就留下一个烂摊子,其实事情也不复杂,跟历朝历代创业者死去的情形一样,有个可以正常继位的长子袁谭,还有一个特别受宠的弟弟叫袁绍,他们两个之间到底选谁就产生矛盾了,等到曹操攻克黎阳之后,众将官合著谋士都给他出主意,咱还得趁热打铁,继续往前攻
这时候郭嘉站出来说主公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再进攻了,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袁尚和袁谭两个人实力很强,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而且在几次战争当中曹操也没得什么便宜,经常被袁绍和袁谭打败,胜利也来得非常艰难,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继续攻打,兄弟俩一定是团结一心,我们借这个机会我们用来修整修整,以我对袁绍手下这些谋士的理解,你像郭图和兴平,螃蟹和审配之间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矛盾,我们暂时不打他,等他内乱到时候我们自然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当然我们暂时退兵他还会比较戒备,为了放松对方的警惕,我们可以放出风告诉队伍说,我们现在打算南下攻打刘表去了,这样一来兄弟俩才会继续闹矛盾的,曹操听了之后是非常赞同,马上按照郭嘉的建议,领兵南撤佯攻刘表,实际上是自己整顿队伍,当然放出风之后让袁尚和袁谭兄弟开始安心的窝里斗了
袁绍死了之后大臣们迅速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袁谭,一派支持袁尚,支持袁谭的是郭图和新平,支持袁尚、审配和庞记,这些军师之间就是勾心斗角,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在袁绍他不让手下人能合成一体,你的决策如果很清晰,就不会让这些大臣产生彼此之间这么大的问题,你像田丰那么优秀的一个人,旁几在旁边递小话,就说袁绍,回来之后,田丰是非常高兴,你看我不让你打它果然失败了,结果袁绍恼羞成怒,就把田丰给杀掉了,自己人窝里斗分成两派之后打得就更狠了,在刚开始的时候,袁潭实力比较弱,袁尚实力占优,所以袁潭名义上也是承认他弟弟这样一个地位的,但是元帅心里能放心?专门派庞际盯着哥哥,袁谭每天身边有个钦差大臣,谁受得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磅鸡给杀了,你杀了庞籍之后,这相当于跟袁绍翻脸了,打又打不过这时候怎么办?郭图这个源潭出主意不行,你投降曹操袁谭一听我的天哪,我去投降曹操这事儿合适?结果郭图就帮她分析了,没问题你想想你的位置夹在袁绍和曹操之间,曹操就想打败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