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3.16 李贽

2023-03-25 15:21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6、李贽(公元1527—1602年)


  明朝的著名法家。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福建晋江人。他毕生反对封建道统,对假道学作了坚决的贬斥和揭露,因而被封建统治者诬为“异端”、“妖人”,以“毁圣叛道”、“感乱人心”的罪名,将他拘捕入狱。他因看不到出路,最后自杀于狱中。

  李贽对反动的孔学进行了猛烈的攻击。他根本不承认儒家经典“六经”是什么绝对真理,反对以孔孟为偶像,以儒家典籍为圣经。他说《论语》、《孟子》不过是孔门弟子的随笔记录,“有头无尾,得后遗前”,杂乱无章,并非“万世之至论”,因而决不可“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1]。他针对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谬论,辛辣地嘲笑说:难道孔子以前的人,一天到晚都是点着蜡烛走路的吗?[2]他还讽刺当时的“尊孔”思潮,是“一犬吠影,众犬吠声”。

  李贽对历史上的法家作了高度的赞扬。他说“申、韩之书,益人意智,可观诵之!”[3]称商鞅、吴起等是“成大功者”,推崇秦始皇为“千古一帝”,歌颂秦始皇统一中国是“掀翻一个世界”[4],认为桑弘羊是治理国家有才干的人。他高度评价柳宗元的《封建论》,说这篇文章“卓且绝矣”,非常卓越。

  李贽深刻地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本质。宋、明封建统治者以道学为孔孟之道的真传,强迫人民信奉。李贽却认为道学家“皆口谈道德,而心存高官,志在富贵”,是一批“阳为道学,阴为富贵”[5]的伪君子。李贽称他们是讲“假言”,做“假事”的“假人”,“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还反对道学家重男轻女,强调妇女的智慧并不亚于男子,“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6]李贽批判了道学家鼓吹的“天理”,认为世界由物质性的“阴阳二气”所构成,阴阳二气产生天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否认在物质之上还有什么“天理”。他以“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人心”,揭露道学家所谓“存天理,去人欲”的说教的虚伪性。他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道学家离开人们的实际生活抽象地谈封建道德。在认识上,他比较重视感性经验。

  李贽思想中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他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是正确的,但他否认是非有客观的标准,主张以自己的是非为是非,这是错误的。他又说“人必有私”,把自私自利看作是普遍的人性,这也是错误的。另外,他对儒家的批判并不彻底,还说过一些推崇孟轲的话。他的著作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四书评》、《史纲评要》等,明清两代都被列为禁书。


注:

[1] 《李氏藏书·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2] 《焚书·赞刘谐》。

[3] 《焚书·孔明为后主写申韩管子六韬》。

[4] 《史纲评要·后秦记》。

[5] 《续藏书·三教归儒说》。

[6]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哲学小辞典·儒法斗争史部分》3.3.16 李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