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无损音质歌单|Chapter 5 · 怀念篇(下) · 月是故乡明

如果说怀念篇(上)追忆的是旧时光的感觉,是对朦胧往事的怀念,那么下篇则是对更具象的故乡、亲人的怀念。从李健自己的故乡唱到别人的故乡,从个人私有的的怀念唱到无数人共同的乡愁……希望这些歌曲能给漂泊在外的你带来舒缓思念的出口,能给在家安居的你更多幸福满足的感觉~
1.《故乡》
《故乡》是李健为日本电影《小偷家族》献唱的推广曲。
在李健看来,《小偷家族》是一部润物细无声的电影,看后一直萦绕心头,念念不忘。它回归了电影最初的模式,能够反映日常生活,在平静之下掩藏着一种残酷,但这种残酷又有爱来支撑,不是来自于家庭的爱也不是来自于所谓社会的爱,是一种来自人性的爱。当一个电影能够上升到人性层面,一定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
之于对电影的感触与喜爱,李健应邀为《小偷家族》制作、演唱推广曲《故乡》。《故乡》的曲来自冈野贞一谱写的经典日本民谣,词则由台湾音乐人雷光夏创作。拿到歌曲小样之初,李健略感为难,因为曲已足够经典,再添加任何新的东西都容易有违和感。于是他在编曲上力求简约、节制又恰到好处,主要以钢琴和吉他表达情感,又以编配和人声处理出不同的层次。歌曲开篇简单的吉他切入,似一个普通人在房间里拿一把普通的琴随意弹奏,之后有钢琴和四重奏的介入,回归同期录音的效果。录唱时李健用了两支麦克风,第一支是在Michael Jackson录音棚拿到、在上一个时代里都鲜有人敢用的动圈话筒,让人声还原老唱机的感觉,温暖、略显粗糙间更具有人性化。歌曲中加入合唱,与弦乐呼应,让整首歌在听觉上能有远近,有全景有近景,兼顾电影配乐、歌曲双重身份。重新制作的《故乡》凝结了编曲、乐手们的奇思妙想,大家在制作、录唱时纷纷被打动,投入了很多个体情感。令一首原本简单的作品丰富、古朴又不失精致。
2.《故乡山川》
《故乡山川》是李健花费两年时间创作的歌曲。李健在美国的时候碰见了一些大学同学,发觉他们的状态不复以往,并且他们很惦记家乡,从而产生了创作该曲的想法。后来,李健在北京友谊宾馆里游泳,晒太阳时拿本子写出了这首曲子。
在器乐上,李健最早想用尺八,但是找不到会吹的人,而他又不想用假的合声器演奏,所以想找类似的乐器,恰巧当时他给许巍做演唱会嘉宾,觉得演唱会吹萧的演奏者很棒,于是邀请她到录音棚里试了好几种乐器,最后选择了南萧。
3.《松花江》
《松花江》是李健作为一个哈尔滨人,看到家乡的松花江频频被污染,失去原有的清澈,失去儿时美好的记忆,而发自内心的,对破坏自然的无情控诉。也体现了李健作为一名人文歌手对社会的关爱。
4.《三月的一整月》(live)
李健将日本作曲家武满彻五十年前所作的一段旋律《三月のうた》填词,以一段北方往事的抒怀告别《歌手2017》的舞台。
北方不只有热闹的人情,喧腾的皮下,还有倒春寒难熬、人作鸟兽散、闲言碎语躲不开……不同于常见于北方的喜气温暖的欢颂歌曲,这首歌给我的感觉,如同掀开衣服才看得到的破烂冻疮,不抓会痒、一抓就破、破了化脓、痛痒难耐,只有默默无声,屏息忍耐……只有在那个时代的北方生活长大的人,才能道出这样的况味来。
5.《大海啊故乡》
像是,临近傍晚,坐在柔软的沙滩上,听着海浪一下又一下轻轻拍打在岸上。身体舒缓下来,心里传来轻盈的歌声……
6.《山歌好比春江水 》
李健受“三村工程”村教公益行动之邀,在广西百色靖西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户外音乐课。他特别改编了广西民歌《山歌好比春江水》,教当地的孩子们一起合唱。唯美的歌词勾勒出远方游子回到家乡的美好景象,悠扬婉转的声音娓娓道来,诉说着浓浓的
乡情,深沉宽厚,沁动人心,李健赋予了这首家喻户晓的民歌新的寓意。
李健向来以做自己喜欢的音乐,唱自己想说的故事为原则,一如在“村教”公益活动中,他与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与求学经历,家乡文化看似不着痕迹,实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方方面面,他希望通过音乐,让孩子们认识到:世界宽广,亦要立足故乡。“留下或者离开,都是一种选择”,想念家乡,却不鼓励仅仅固守本地,要勇敢探索外面的世界,培养广阔视野,才能更理解家乡的美丽,思考她的现状,甚至审视她的不足,进而期许家乡更美好的未来。
《山歌好比春江水》已有许多不同版本,李健以吉他配以童声合唱的编配,更多了一分温柔与悠扬,如同散文诗般舒缓却又有力。歌词中“终究念念不忘/这是我的家/流淌的山歌不再是童话/最远的游子最想回到家”。浓郁炽烈的思乡情用淡含蓄的方式表达,平和、内敛。简单却能直击人心。当旋律响起,熟悉而又不同,每一个人都可以轻轻哼唱,每一句歌词都勾勒出铭刻在游子心中的乡愁,每一个旋律都传达着人生归处的哲思。《山歌好比春江水》用持久而绵长的感染力,承载着游子对故土浓浓的思念,传达着文化探寻和家乡认同。
7.《似水流年》
李健创作随笔:“写这首歌的时候,我正在阅读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其实所有的悲喜只不过是那生命上河朵朵浪花,来不及停留,来不及叹息,它一如既往地缓缓向前。”
“爱是手中捧的红苹果……”词穷,他是怎么想到的!现在问我爱是什么,我也只能想到手捧红苹果,如此鲜红喜爱,小心翼翼呵护,小心翼翼想要献给某人,期盼的眼神,生动的心情……
8.《回到从前》
李健:“想忘记的,都是忘不了的;想回去的,都是回不去的。那比我年轻的父母,那无法再见的告别,还有,至今仍在重复的故事……”
9.《父亲写的散文诗》(live)
《父亲写的散文诗》 这首歌的原唱和作曲都是许飞,歌词则是青年诗人董玉方根据自己父亲的日记创作的,全曲看似平铺直叙,但在不动声色之间就能轻易引起共鸣。李健说自己曾在澳大利亚反复听了足足一个中午,听到热泪盈眶。“这首歌我有很多感同身受的地方,歌中唱到的那种买一个饼干都需要家长下很大决心的情况,虽然是比较心酸的一件事情,但其实是一代人共同的经验和回忆。尽管那个年代大家生活都比较拮据,但是它也有今天无法企及、已经丧失了的东西,那时候的人们虽然物质匮乏,但容易满足和感到幸福。”谈到这首歌为何能轻轻松松直击灵魂深处,李健也说出了自己的见解:“这首歌之所以催泪不是因为夸张的煽情,而是因为它本身的存在。它在那,自然而然就有股力量,时时刻刻如磁场般在影响、打动着你。李健在《歌手》舞台唱响这首歌曲,引发无数人的热泪与共鸣。
另外,在歌曲版权意识不是非常规范的环境中,李健主动联系原唱许飞付予了版权费。后来许飞在自己的一场直播中感谢遇到李健这位贵人,在他们最落魄无助的时候发掘了他们的音乐、认可了他们的才华。
10.《父亲》
李健在介绍这首歌时说,此曲就是写实的生活,记录了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心情日记,随着年龄的增长,繁忙的工作学习令很多人离开或不经常在父母的身边,那些因自尊心而无法说出口的对父亲的歉疚和感恩,透过这首歌自然的流露出来。
本视频中的《父亲》为2005年收录在《为你而来》中的版本,在2013拾光版中,李健新填入四句歌词:“我 终于明白/在你离去的多年以后/我 如此骄傲/当谈起你的时候”——从满心愧疚到终于可以抛下自责,为父亲感到自豪,这是一个男孩的成长。
11.《异乡人》
《异乡人》写给所有离乡背井的游子,希望每个北漂的人们,听到这歌都能得到安身立命的安慰 。该曲“2013拾光版”的编曲是李健的好友李爱。检查录制音轨的时候李健发现吉他伴奏中有难受的喘息声,原因是李爱当时已身患肺癌,录吉他的时候疼痛得呼吸不匀。李健说“当时只是知道他身体不好,并没想到有这么严重。其实后期技术上是可以把他录音弹奏时的喘息声音去掉,但我还是决定保留,作为一种对他的纪念。”后来李爱仙逝,故《异乡人》是李爱的告别之作,也是他在人世间留下的最后一笔财富。
2017年,李健为《异乡人》重新编写了歌词,李健表示相比于十年前的单纯感伤,这回的歌词多了些许无奈,“以前只是写‘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但是这次又加了不同的感受,‘故乡却已成他乡’,这句话预示着故乡的改变,有些改变甚至是面目全非的,有些时候故乡是回不去的。”相比于旋律的编排,李健称更希望通过文字来表达对世界的观点,以歌词来展现自己的视角。
本视频中的《异乡人》为2007年《想念你》专辑中收录的版本,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及命运赋予这首歌意义,2013和2017年的版本或具有更加浓郁悠远的味道,推荐听友对比咂味。
12.《月光》(live)
李健擅长在一首歌里多线性叙事,交叉着时间与地域。李健将《送别》曲完美融入这首思乡歌曲中。《送别》的原曲是《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巧妙呼应了《月光》中“离开太久的故乡和老去的爹娘”,与“把古老的歌谣轻声唱”线索对应,这三条线相互交叉,将歌曲情感延伸得更加深厚辽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