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安三万里——来自盛唐的一束光

2023-07-09 11:24 作者:zcfoo7  | 我要投稿

原创 乘风十一画       十年磨一剑,追光的这部长安三万里,与其说是一部诗词启蒙的动画片,不如说是一部历史为裳、文化为骨的唐朝风光片。穿越千年,回梦盛世大唐,就像一束光照进了现实世界,满目皆是芬芳,心中无限神往。

一、追光十年——成长与蜕变

追光十年,从2014年的小夜游开篇,到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再到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终于跨越三万里,追到了盛唐的那束光——长安。十年足以让一个青涩的少年变得成熟,十年也让追光在国风动漫上不断蜕变。白蛇阿宣的刻骨铭心、杨戬沉香的相爱相杀、李白高适的家国情怀,在追光编织的国漫文化长河里,亲情、友情、爱情、家国情彼此交织、交相辉映。

    下个十年,曾经的少年也将迈入中年,希望追光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继续追寻光的方向,不断磨砺出充满美好和热爱的作品。除了盛唐的包罗万象,先秦的诸子百家、三国的群英荟萃、两宋的浮生梦华、大明的风华绝伦同样璀璨夺目;除了李白、杜甫、高适的诗情画意,孔子、韩非、诸葛亮、苏轼、岳飞、刘基、于谦等同样豪情万丈。

二、长安,长安,长治久安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往日长安的无上繁华,在历经战火纷争后已难觅踪迹,但人们却能在诗句中窥见一斑。

     长安,长安,长治久安。长安是帝都,是皇城,是天下文人的心之所向,是千百年来中国人伟大的精神图腾,寄托了人们对盛世繁荣的无限向往。儿时唐诗三百首的反复诵读,或许让人感觉拗口难懂,在单调乏味的抄写中,难以体会纸笔之外,诗人们此时此刻的人生境遇。值得庆幸的是,多亏了曾经的记忆诵读,时至今日,面对层林尽染的香山枫叶、飞泻而下的庐山瀑布和奔腾向东的滚滚长江,我们还能触景生情地背诵其中的很多名篇佳作。

     曾几何时,李白、高适、杜甫皆是怀着一颗游子的赤诚之心先后来到了长安。尽管他们的才华和思想超越了阶级和时代,但长安终究是权贵们的长安,是现实的长安,是无情的长安,要讲功名、论资历、看门第。这天下的捷径岂会为寒门所开!我命由我不由天,终究只是存于神话传说中的虚无。纵使李白这样冠绝千古的文坛旷世奇才、高适这样战功彪炳的开国名将之后,也无法逃脱命运的无情摆布。

     吾生虽须臾,长江竟无穷。再辉煌的王朝、再鼎盛的帝都、再显赫的贵族,都留不住时间,逃不过随风而逝的宿命。时过境迁,长安终究还是天下人的长安,是浪漫的长安,是深情的长安,曾经把持它的权贵已化作尘土、烟消云散,但李白们的名篇却流传千古,依旧为人们反复诵读。

三、诗仙、诗圣和常侍

     推开历史厚重的大门,大唐耀眼的光芒,从诗篇里照向了天地间。拂去时间的尘埃,存于记忆的千古名篇,在诗人们的人生大起大落中有了血肉、情感和灵魂。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满怀报国之心、建功之志,却苦于出身卑微、权贵当道,客居他乡,欲向当世权贵求仕而不能得,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欲问天地万物问道而不能终,是情非所以、惆怅无奈。如此境遇,岂不让人感同身受,思绪万千。

    

1.诗仙李白——跨越三千里银河,直冲九万里云霄

     李太白,是浪漫主义、放荡不羁、洒脱自然的化身。他就像黄河之水天上来,带着冠绝古今的万丈豪气,携着浩瀚无垠的诗意画意,跨越三千里银河,直冲九万里云霄。

     游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入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进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为官——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问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归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获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读着读着,盛世大唐的气象从李太白的诗篇里喷薄而出,有如清风拂面,又若琴音绕耳。

     李太白的一生,就像一盏烈酒,举杯一饮而尽,轰轰烈烈,荡气回肠。少年时的鲜衣怒马,纵情山水,商人的出身,入赘的过往,失意的仕途,让他在落魄中,选择寻道求仙,甚至误入永王叛军的歧途,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得遇肃宗大赦天下,也算千帆过尽的释然。

    

2.诗圣杜甫——遍历人间辛酸泪,一寸山河一寸情

     杜甫,是现实主义、人文情怀、忧国忧民的代表。杜甫从社会芸芸众生中而来,他鬼斧神工的作品,敢于揭露残酷的社会黑暗,饱含对大唐黎民苍生的深情表露,宣扬着对上流阶层奢靡的无情批判。

     登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秋风破茅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拜武侯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春夜降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的一生,就像一碗浓茶,端起徐徐品味,茶香四溢,芬芳愈浓。和李白生逢盛世的浪漫洒脱不同,早年家道的中落、安史之乱的爆发、颠沛流离的生活,让杜甫饱尝世间的冷暖饥饿,淬炼了他直面惨淡人生、痛斥权贵腐朽、体恤民间疾苦的个性与思想。

     3.常侍高适——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高适,是不甘命运、大器晚成、厚积薄发的象征。高适虽出身开国名将之后,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但他不甘命运的摆布,深藏心中的一团火,不断自我锤炼,静待绽放的时刻。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是剧中李白对青年高适侠客形象的刻画。

     思乡—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听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出塞——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赠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的一生,是无数平凡人的真实写照。不同于李白的浪漫洒脱、杜甫的现实深刻,高适饱经人生磨难,年过半百,方才入仕,蛰伏梁园,修身养性,韬光养晦,后来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世称 “高常侍”。功夫不负有心人,高适心中的万千锦绣终于迎来了脱口而出的那一日。

四、人无完人,剧无完剧

    人物刻画方面,除了李白、杜甫和高适,其他人物形象也跃然纸上,裴十二虽尽得裴家剑法真传,却身为女子不能报国;哥舒翰虽为番将,但被俘时依旧不忘大唐初心;程公公虽为宦官,但却心系天下。盛世大唐,人人心忧天下、人人热爱长安。

     意境营造方面,相遇——你我当此盛世,当为大鹏;相识——正值我大唐盛世,我要直抵长安,叩天子门;相忘——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去,我是世间人,我在世间盘桓。

     画面描绘上,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温柔乡里,有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漠北塞外,有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璀璨星河,有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畔,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潼关阵前,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白帝城下。

     古有佳人美若画,奈何娇容点微斑。为了形象复原,剧中三七开的仿唐俑人物建模或许与时下主流的审美大相径庭;为了故事性,李白高适杜甫的人物时间线也进行了加工修改;为了还原真实,李白的人物塑造显得洒脱不足、纵情有余。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李白,或许就是真实的李白,是文人逃避现实、纵情山水的时代局限。但瑕不掩瑜,长安三万里依旧称得上是近年来国漫的巅峰之作。

五、结语

     写在最后,在过去几百年的硝烟动荡里,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汉唐盛世的民族尊严,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实践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学习和借鉴西方发展的先进经验,去粗取精,并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我们也要从传统文化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精神力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有朝气、蓬勃向上的时代青年。

     追忆往昔,民族危难之际,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响彻中华大地;时至今日,西方制裁之时,愿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吾辈当共勉!诗在,书在,长安在!!!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个人感受和观点,如有不当,还望诸君海涵 。个人原创,欢迎各位关注,wx公众号 乘风十一画。

长安三万里——来自盛唐的一束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