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读书笔记

2021-09-27 22:09 作者:呆头弱鸡  | 我要投稿

这本书是日本推理小说家大泽在昌所开办的一些列“小说课堂”讲座内容汇集精选而成的。

内容确实不少。

大家看的话,就看一下我加粗的字体,挑感兴趣的看。

本人整理了几天。(一些个人举例,一些书中的案例,一些自己的话,一些书中原话)


PART 1 讲座

第一课 以写作为生意味着什么

得什么都会写,有活干,不会饿死。

成为作家四大要点:

1. 确保文字的正确性

2. 写完重读原稿(隔段时间,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比如:用词,语病,错字之类)

3. 坚持每日的练笔(养成良好习惯,每日完成固定篇幅)

4. 学会勇敢放弃(虽然写的不尽你意,但是还是要努力完本。放弃他,去写下一部作品)

作家的动机?你为什么想成为作家?

第二课 掌握第一人称的写法(建议跳过这个知识点,因为第三人称写作我都不太明白)

第一人称写作,是为了消除视角混乱。

“上帝视角”:个人解释,全知全视。

举例说明:1. 他从前是什么什么,之前经历了什么什么。

2. 于此同时另一处战场正发生在什么什么。

3. 主人公正不慌不忙的往家里走,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家里正发生在一件将要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重大事件。

(这本是日本作家写的,可能是日本第一人称小说比较多吧,国内的第一人称小说不多。)

简要区分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举例一(书中例子):

张三气的面红耳赤。(第三人称,张三)

张三看起来面红耳赤。(第一人称,看起来,“我”在场)

举例二:

张三5岁就偷偷摸摸。(第三人称)

听说张三5岁就偷偷摸摸。(“我”听说。第一人称的“我”怎么知道的这件事,信息的来源是什么)

错误案例1:

我又变得双颊绯红。(双颊绯红,应该的别人对我的感知,而不是自我感知)

改为,我又变得双颊滚烫。(感觉自己的脸变热了。)

错误案例2:

我言辞和睦的笑着对我的朋友爱德华说。

我笑着对爱德华说。(第一人称,就像是写日记一样,表情什么的尽可能的忽略,不要太刻意)

错误案例3:

我上幼儿园以后,就能下厨炒个三菜一汤了。

(就TM离谱。不符合人物年龄。)

素材:(养成良好习惯)

观察形形色色的人物,并且展开联想。(比如:地铁上一个大叔戴着帽子,帽子下面会是什么?小松鼠吗?还是稀疏的头发?还是藏了一把枪?大叔是穿着女性内衣的变态?)

从电影、书籍、小说、漫画、戏剧、音乐……

提取你想要的东西。(你觉得有趣的,你的发现,你的奇思妙想)

问答:

怎么写坏人:可以是慢慢变坏的,不得已而变坏的,或者他有他不得已的“正义”。(不要太单一,扁平化,因为人是很复杂的)

怎么写悲惨:主人公不觉得自己惨,但是所有人都觉得她惨。(身残志坚。就是不直接去写她的惨,而去写她是如何在垃圾桶找到食物,如何开心的分享给她弟弟的事。侧面的去写她的惨)

怎么取标题:你的核心卖点是什么?故事的根基是什么?是个怎么样的世界?(举例:炎炎消防队、鬼灭之刃、赌博默示录、超智游戏、进击的巨人)

第三课 如何塑造形象鲜明的角色

支撑情节的是角色。(什么样的角色会去做什么事)

要善于传达氛围(环境),不要依靠数字和固有名词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不要:某男,25岁,至今单身,不爱萝莉爱御姐。

要写一件事情安排这个人物的出场。(这个人物得重要,不重要安排个屁)

氛围(也就是环境)就是一种感觉、一件事、人物的第一印象。

比如你要安排一个很厉害的高手出场(杀手、特工),最简单就是一开是就是执行了一件什么很难的任务,他呢轻轻松松跑掉了,或者完成了,他转身,然后爆炸什么的。(现在很多动漫也是,一集一件事情带你认识一个人物)

人物的登场要有理由

大家是因为什么事而聚在一起,大家一致的方向是什么?(是去西天取经吗?)

每个人物都要有自己的“目的”(渴望、行动力)

就是这个人物他要干嘛。(你写这个人物,作为作家你是想表达什么?)

人物出现的地方要符合情景。举例:一个乞丐在高档会所。(他为什么在,你要说清楚。中彩票了,遇贵人了,乞丐是假身份?

要让角色的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要能代表角色性格的事件,一想到主角就能想到这件事最好。)

在细节上精雕细琢

他喜欢喝咖啡,什么样的咖啡,哪个产地的咖啡豆,什么工艺的,手磨的还是烘培,加不加方糖,加不加奶。

一成不变的主人公无法打动人心

主人公的个性特征。

主人公可以有很多好的品质,但是最重要的是什么!千万别忘记。(一说到他,就想起什么。举例:一说起雷峰,就想起他乐于助人的美好事迹。)

小说必须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让角色发生变化。(角色没什么变化,读者看什么?哪里来的代入感。怎么磕cp)

故事的发展与角色的变化

故事从哪里发展,所对应的主角心情也是不一样的。

主角刚刚失恋和主角刚刚表白暗恋多年的女主时的心情是不一样的。

刚刚失恋——相遇——相识——相恋——结局(结婚生两娃)

表白——相恋——结局(结婚生两娃)

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意外角色

读者一直以为是好人的角色,没想到是坏人,这就是一种意外。

或者反过来,一直以为是坏人,其实是好人。

举例:

《宝莲灯》里面的杨戬。

方法就是留扣,留下一些令人疑惑的点,为什么杨戬也能使用宝莲灯。(最后一解释,原来你也是好人)

举例:

坏人你一开始写,坏人救了好几个小孩子,并且说最近老是有小孩子失踪。最后一步一步的发现坏人就是他,他吃小孩,拿小孩入药治病什么的。

大白话解释:

就是我们对一个人物已经很了解了,他做了1234件事,我们已经相信他是好人了,这时候你要说他是坏人,就必须推翻掉之前的1234件事,就是得说1234件事是为什么什么什么,从而达到什么目的,看起来是做好事其实是为了达到他的目的。而不能写5直接推翻1234件事,怎么就突然就黑化了???凭什么啊???

不讲理。写小说还是得讲道理的。

多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多想象

看对方的视线落于何处

描写强烈的情感,愤怒、震惊、悲伤……

你想象中的人物表现出来的情感和现实中的一样吗?(你写的够真实吗?)

如车祸的丧子之痛……

现实与真实的区别

小说是虚构文学,历史小说也不全是历史,也有虚构的成分。

但是小说要有真实性。

超人也是有情感的,也是有弱点的(氪星石)。超人作为人还是有真实性的。

或者是当下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的真实性,那时候的出行是火车,没有高铁。通讯靠邮政送信……

(自己把握)

(简单的来说就是你的故事的虚构的,但是人物是真实的。)

对主人公穷追猛打使其不得不进行改变

为了避免主人公像一个木偶一样,要对主人公进行穷追猛打。使其不得不进行改变,避无可避。

主人公≠作者

如何行动?忍到什么程度?选择哪种方法?作者必须与主人分感同身受,一同思考,因为这关系到主人公的性格和角色刻画。

但是没必要“主人公=作者”。

不同的主人公遇到同样的事情,会做出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应对之法。(答案藏在过去,从小养成的性格,或者过去的某件事影响了他)

小说里的规则

小说的登场人物必须符合逻辑,而且其逻辑要求具备一贯(致)性。

举例:

主角讨厌喝酒,讨厌酒精的味道。然而这天他大口的喝着烈酒。你就要解释给读者听,他是失恋了,他是因为很重要的应酬,他是和岳父喝酒,他是参加某喝酒比赛……

忘了的话,就是丢设定了。总会有读者记得这个设定。

还有就是写都市修仙,末世什么的,是如何发生的,发生了什么导致了全民修仙,末世求生。

你一定要说清楚,有理有据,不然你的故事大背景都无法成立。(谁还看)

还有一点就是:任何人别打破构建好的规则。(力量体系啊什么的)

角色的意外性

比较难掌握的技巧。

举例:

硬汉刑警却帮一个摇滚歌手写歌词。(好像不搭嘎,没有联系,不应该这么做。)

作为作者则要想清楚这么做的理由,和必要性。(你为什么要这么写)

描写一些小角色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

举例:

全身邋遢的大叔坐在干净的图书馆,手上捧着一本崭新的书。(他为什么来这里?为什么不洗澡?他在看什么?)

制造一种突兀感,或者某种强烈对比,快速的给读者一个这个角色的印象。

如何生动有趣地描写人物的过去和背景

不要用“某某年发生了某某事,因此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此害怕女人。”这种是上帝视角,作者献身说法了。

两种方法:

1. 用对话(某个善于观察爱插话的人)

“对了,你头上的伤疤是怎么回事?哈利波特。”

2. 对话到一定程度插入叙事部分,补充说明后,在回到对话。

“你前一阵子怎么没来上学。”

“说来话长,事情是这样的。”

……

回忆的场景,事件,人物,发生了什么故事。

……

大致的讲了一番后。

“原来如此,真实太精彩了。”

进入回忆场景的契机很重要(是什么联系了现在和过去?)

大家也看过很多。比如睹物思人,看某件爱人的东西,然后回忆。听见某句熟悉的话(过去的某个人也说过),然后回忆。熟悉的场景(再次来到某某地,记得上次来的时候……),熟悉的事件(被打,这是我被他打的第三十二次了,记得第一次的时候是……)

不要通过叙事描写性格

不要叙述,要展示。

不要直接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你要展示给我(读者)看他是什么样的人。

这个方法可以很好的解决,字数不够的问题。(哈哈,我开玩笑的。)

举例:

1.   他是一个没有骨气的人。(没有共情)

2.  “小王啊,帮我去楼下买包烟。”

“这……李总,我手上还有不少活……”

“快去!活!不能加班干吗?”

“行……我这就去。”(有共情,大家或多或少被上司刁难过)

不同人物看待世界的视角也是不一样的

写不同人物的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

有人觉得1万块钱的手表太贵,有人觉得1万块钱的手表压根拿不出手。

角色眼中的世界是因人而异的。

角色的构建

“特质”(特长)对角色很重要。

而相貌、穿着、言行举止我们再根据这一“特质”进行组合搭配。

“原以为毫无作用的特长却在出人意料的地方大放异彩”

个人理解就是先创造出这个角色的单一属性、特质、使命,叫什么都行。这个角色先抱有一种任务、一种使命、一种象征。

后面在将这个角色进行合理的复杂化。

举例:

我要创建一个角色,这个角色呢就是要在主角死的时候替主角挡枪的角色。从而帮助主角进行某种蜕变,变强。

那么这个角色我可以是主角十分深爱的女性,可能是在新婚前一天夜晚发生了这件事,(增加戏剧冲突),本来都救下了女性角色,女性角色在最后一刻帮男主挡枪(敌人偷袭)(可能是男主最后仁慈了,没下死手,导致了悲剧)

什么样的角色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场景、背景)挡枪是否能让主角蜕变

“达不到情感宣泄的效果”是为什么?(我个人认为很重要)

剧情的起伏,是人物的日常还是人物的大危机。(有起伏,舒缓,有紧张刺激)

故事的长度与情节的节奏有重要关系,两者之间的平衡很关键。

可以事先把事件罗列好,根据重要程度决定篇幅长度。(个人看法)

结局出人意料却被指责为投机取巧怎么办?

巧妙的同时,不能偷懒。(像天外来客,陨石,被自己帅死了是不行的)

想想读者看到最后,一路走来,不是等着被你喂s的。

主角解决事件(不能是其他人帮忙),不能是新学的武功秘籍。(举例:武状元苏乞儿、功夫。这本领是你本来就会的,你只是不会用)

也就是要有伏笔。(之前会的就是伏笔)

有伏笔才能进行反转。(之前都被打得不行了,怎么就打过了,奥,原来是悟出了,如来神掌)

越是大的反转,伏笔越是要多。

第四课 对话部分的秘密

“实际的对话”与“小说的对话”不同

要提炼,去除一些琐碎,没信息的对话。(个人看法,也未必)

符合角色的对话

代入角色,去感受角色,是否是角色应该说的话。

人物间做差别。

(比如说话的习惯,语气词,口吻,声调,或者说话喜欢自称自己 帅哥)

如何通过对话介绍人物

对话进行侧面描写。

有些信息我们不好直接写出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假借别人之口。

别人夸你漂亮,才是真的漂亮。

一个和主角竞争关系的人,她说:“哼,不就是胸前比我多了二两肉嘛,神气什么。长的好看了不起啊,我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是个肤浅的女人,”

“隐藏对话”的技巧

谈话的两人,有人藏有秘密。怎么处理?

1. 沉默。(不说话,走开,借故溜了)

2. 岔开话题。

3. 部分真相。(你又门找女人了?没有,我只是出门见了个男客户。(出轨了,但不是女人))

“隐藏对话”为何必不可少

成人世界,谎言本来就多。

有效的对话技巧

1. 变化的对话技巧(通过人物口吻的变化,揭示人物关系的变化。之前还同学相称,怎么一天没见两人,就宝宝宝贝,腻歪起来了???发生了什么?)

找到决定性的台词

这句话一看就是出自他的口中。

用对话制造反差,一个女人为什么如何彪悍口无遮拦,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这样?

角色塑造要依靠组合

简单举例

(也不是说两人组合要相差如此之大,可能只是某一点,某一特性是绝对相反的。)

一个爱说话,一个不爱说话,爱说话的人常常找不爱说话的人聊天,每次聊天就会强化两人的角色。(一个爱说话,一个不爱说话)

融入角色,推测角色

也不要过分依赖于对话

塑造人物的时候方法

可以想象该人物的私生活和人生,考虑具体细节,就能创造出具备真实感的对话和人物

第五课 如何设计情节

要清除自己想为读者提供怎样的乐趣

核心卖点是什么?都市狗血爱情,还是血雨腥风快意恩仇的江湖,还是杀人夺宝的修真世界……

确定关键点

起承转合(每个节点都安排上故事)

起承转合之间也可以在安排其他的事情,来达到平稳过度。

先安排些小高潮,在结大高潮。

确认路线

你的故事从哪里开始。

是从主角小时候是个弱鸡就开始写,还是从中间已经挺厉害的开始写,还是从他已经天下无敌了开始写。

故事从哪里开始

都行,你也可以写其他视角人物引出主角(个人不建议)

首尾有个呼应更好。

高潮戏的个人理解

你的故事中最精彩的一场戏,冲突最大的一场戏,情绪啊,场面啊,最大最顶的一场戏。(不能调和必须干起来的一场戏)

勇者和最终boss的决战,生死攸关的最后时刻,拆除爆炸的最后一秒,“真相只有一个”的时刻……

不要害怕脱轨

剧情写着写着写跑偏了,没事。看看大方向有没有偏就行。

人物越写多越多的时候(最好不要太多人物)

新的人物用来推动剧情。

可以对旧的人物进行处理。(比如:杀掉,或者分道扬镳)

在情节上做反转

故事太平,一眼看出结局,谁去看

第六课 小说需要的“刺”

虚构故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先构建大框架,在收集素材补充小的情节……

让你的故事有趣,有更多的受众。

找到你最擅长的地方,进行深耕(和坚持)。

写自己喜欢、自己认为有趣的故事。

转折过渡自然

就是处境 越来越坏。

转折发生的时,之前要做好铺垫。(之前的故事中包含了)

比如:夫妻两要打架

第一件事,妻子让刚刚回家的丈夫拖地,丈夫则在公司受了委屈(被上司骂了一通)

丈夫妥协了还是拖地了(有进行争辩)

第二件事,丈夫回家绕远路去买了妻子喜欢吃的草莓蛋糕,结婚100天纪念日,回来却发现妻子今日没有做他的晚饭。(丈夫一生气扔下蛋糕,扭头走了)

第三件事,丈夫回家看到了妻子和另一个男的举止暧昧(搽汗什么的),等那人走后,丈夫终于发作了

要做反转的话就是拿第一件事、第二件事、第三件事去做反转。

比如第一件事,是因为妻子扭伤了脚,但是不想让他发现。(故意气他或者不让他靠近她)

第二件事,没做晚饭是因为妻子打算和丈夫下馆子吃的(她腿受伤了嘛)

第三件事,妻子觉得自己做错了,又注意到丈夫太辛苦腰疼,让做木工表弟帮忙修一下他的工作椅子。因为亲戚的关系,可以不用付给对方钱,但是得表现的热情一些嘛。

好了就到这里了。

第四件事,打架。

第五件事,反转。

小说中的“刺”是指什么?

“刺”是指留在读者的心里的“刺”,刺痛到读者、感动到读者、惊叹到读者……能给读者留下心里激荡起涟漪的东西。

比如:《功夫》中哑女的眼泪、《泰坦尼克号》最后杰克和肉丝一个在水里一个在门板深情一吻、《迷雾》最后结局的绝望……

视角错误的注意

假设abcd分别在四个墙角看一个人,假设a看到是正面,b看到左侧面,c看到背面,d看到右侧面。

这时候你的描写在A的视角,A说:“那个人的屁股真大。”

这就是视角错误。A无法看到那人的屁股。

将主角逼上绝路

在逼作家自己解决这个绝路,让主角成功脱险(不是容易的事,但效果很好,自己也会惊呼没想到可以这样。)

为了理解视角相关的一个例子

书中讲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了避免视角混乱)。是这样的

5个人分别讲述了同一件事,每个人的讲述都有部分信息。

5个人的信息拼凑在一起就是整件事情的始末。(这样是好的)

第七课 锤炼文字和精心描写

让文字富有节奏

对于不理解文字节奏的人,可能不会换行。

句与句的衔接,段落与段落的衔接,要流畅。

举例:

风停了,雨停了,我又开始想你了。(这就很有节奏,有“了”结尾。)

在某些特定场景(动作、情爱)可以改变你的文风。(诙谐幽默、还是用词严谨……)

写出准确的文字

文字是传达信息的手段,准确,尤为重要。

避免写出“他看起来○○,是△△,其实是□□。”

防止逻辑错误,写完后要仔细检查。

准确的文字源自精准的措辞

举例,红色,朱,赤都有红的意思,你看用哪个比较好。

尽可能选择能够精准表达自己心中意象的词语。

举例:(这个案例不错)

要给读者留下“箱子里有某样贵重物品”的印象

1. 一个结实的黑檀箱,沉甸甸的,似乎是为了存放某样重要的物品而打制的。

2. 有一个箱子,里面放着宝石。

2会让读者莫名其妙,这个人怎么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箱子里放有宝石?(没铺垫箱子)

八分感性,两分理性

八分的感性随性书写,两分的冷静观察,判断自己的措辞是否准确的传达信息。

描写注意张驰缓急

在需要的地方进行详细描写。不需要的略写。(每一场戏的目的性)

就好像两人相亲,你描写这家咖啡店的历史。(这不走题了嘛,你到时写关于这两人事啊)

就随便要了一杯咖啡,你让服务员把菜单整个给你报一遍。(你的侧重点搞错了,不是咖啡,是相亲啊喂)

场景舞台好比是“容器”,相亲是“内容”。(个人认为重要)

描写要有浓淡之分,以突出场景中最重要的事物。(是这个咖啡馆、还是服务员、还是相亲的两人)(谁重要,就多写点)(在每个场景的时候)

用一句话表现人物

能做到的话,你的人物就成了。(他是个铁公鸡)

比喻要有品味

他长得像周杰伦。(这样的描写是不行的)

像是心脏用锁链缠绕,难以呼吸。(也不好,抽象)

用成语的时候要谨慎。(别用错了,什么人艰不拆……)

描写三要素(重要)

就是:场所(场景)、人物、氛围(环境)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或者就是文化的差异)

登场的人物在哪,是谁,是什么状态

这三个部分就是内容,是你要向读者说明的。

角色之前描写过了,就不要重复描写了。

场所描写的时候,温度、光线、湿度、气味容易被忽略。

最好是写之前确定下来,场景的颜色、亮度、温度、气味、天气等因素。

“场所”“人物”“氛围”描写的比例,要进行合理的分配。(谁重要就多写一点)

换行的技巧

一大段不换行的文字,会使人看起来累,费劲。(节奏变慢)

有些需要强调的句子,换行,可以更显眼。

场景切换的要点是什么?

场景别切换的太过频繁,眼花缭乱的。(又不是影视作品)

大的故事篇章,比如回忆小时候的几件故事。就另开章节。

小的就空一行,“第二天清晨,咖啡馆……”、“事情忙好,几人来到咖啡馆。”

第八课 挑战长篇小说

设计图和比例分配

起承转合还是三幕式等(设计一下大概的脉络、结构、故事走向)

每个部分大概多少页。占全局的多少份额。

设计的时候不要太精细(毕竟真正下笔去写的时候,变化会很多的)

开篇场景要反复去写

开篇开得好,别人才愿意接着看。(毕竟大家都挺忙,快点告诉大家你是什么题材什么买点,爽点是什么)

让主人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篇来个冲突的事件,突出主角。尽量不要说明。(“什么,身穿牛仔衣裤的人是xx,他就是我们这个故事的主角”之类的不要说)

塑造多个“强”的角色

多弄几个厉害的角色(好看,相辅相成)

能让角色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台词

角色塑造好了,总归是有几句印象深刻的台词的。(《斗破苍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哪里是结尾

某个大事件处理完了呗。你感觉没什么好写的了,就可以结尾了。

中途解开谜题,防止后续乏力

谜题慢慢解开。(比如破案子,或者身世之谜,被害之谜,寻宝……)

解开旧谜,发现新谜。(保持读者的好奇心)

留一个谜(一开始留的谜),最后解开,最后boss,然后结尾(大团圆)。

解开第一个谜题,再制造新的谜题

解开一个,套一个。

或者就是一个大的谜题始终在那里,不断的推进,解开了一些其他的谜,其他的事件中包含了大的谜题的部分答案。

解开小的谜,是为了解开大的谜。

举例(其实很多都是这样的)

名侦探柯南吧,大的谜是查清楚让他变小的邪恶组织,让自己变回原样。

小的谜是每次案件中的凶手是谁。

而有的时候某些案件中,揭开了部分大的谜的部分答案。(大的谜,是大主线,都解开的话,就得结局了)

尝试解析自己喜欢的长篇小说

看一看、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

好在哪里?

结构什么?情节安排……

暂未出场的人物也在活动

虽然你没有写到他,但是角色还是活着的,活在你构建的小说世界里。

比如:

1. 某次主角逛街遇见与多年前没见的前女友。(前文没提到)

2. 搬家遇到了之前一直帮自己理发的小哥,听说他换工作了。(前文提到的)

推敲前让作品沉睡一段时间

改起来更容易一些,是因为忘了差不多了。(像是在看别人的作品)

描写困难时的秘籍(重要)

不知道怎么描写的时候想想这五个字。

“天、地、人、动、植”这个五个字是关键。

天:天气、季节(春天还是冬天)、时间(早晨还是傍晚)、温度(热还是冷)、湿度(干燥还是湿润)、光线、空气、风、声音、气味……

地:地理位置,地理文化、地理风俗……

人:各种人

动:动物。

可以描写动物侧面描写主角,比如主角说:“这个猫真可怜,无依无靠的。”(其实借猫,说自己)

植物:盆栽、树木、花卉、草。

不想码字怎么办

培养一个“持笔习惯”,必须要写作前的一个准备。让你的每次写作有仪式感。

选一种你自己会安心、舒服的仪式。

比如:先放空一段时间、写作前吃一颗糖、喝杯咖啡、整理桌面、放一些音乐……

第九课 描写强烈的情感(没干货)

编故事的技巧是教不了的

积累、创意、永远怀疑自己的作品(应该可以更好,追求更好)

第十课 出道后如何继续生存(略)

PART 2 学生作品讲评(略)

课题 A 写结局“反转”的故事(略)

课题 B 写“自己想写的世界”(略)

课题 C 写含有“蔷薇”和“旧建筑”的故事(略)

课题 D主题创作赛——描写“恐惧”的情绪 (略)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读书笔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