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的成长之路——马琳
马琳 2017年3月17日 问:吴指导您好,琳酱有三次落泪让我记忆犹新,第一是北京奥运夺冠后掩面嚎泣,第二是莫斯科世乒赛拿了两分后接受采访时无语凝噎,第三是伦敦奥运会期间和您打牌被您骂哭了。请问马琳在您眼中是否是一个情感丰富,爱哭的人呢?能否分享一些马琳令您感动的故事? 答:马琳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他对蔡局,对我,对刘指导,对乒乓球队永远都是抱着一颗感恩的心。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你记忆中马琳的第一次哭是在北京奥运会夺冠后跑上看台和我拥抱,我们俩是抱头痛哭,这时语言是苍白的,我们在一起经过的艰难岁月是任何语言无法表达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唯有泪水才能冲刷掉痛苦经历留下的痕迹。 第二次是莫斯科决赛拿两分获得团体冠军后采访时的流泪。那时,改无机胶水后马琳的特点全没了,连球板都不会粘,技术水平受到非常大的影响。莫斯科决赛时使用的板都是陈玘帮他粘的。直通莫斯科他是通过生死战最后一个打出来的。在生死战之前,马琳告诉我,如果他今天输给王励勤了,他会要求刘指导带他去莫斯科,给其他人当陪练。真是让我感动,在生死关头他想到是为这个团队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当在决赛中成为夺冠的最大功臣时,泪水冲掉了所有对他的质疑。 第三次是否落泪我真不知道,但我知道是我过分了,马琳没有错。事后我主动发短信给马琳,我说我错怪他了,对不起。马琳马上回信,师傅,没事。 马琳还有一次鲜为人知的落泪,是在萨格勒布世乒赛男单决赛上,他在大比分 3 :1 领先、第五局 7:1 领先的情况下被王励勤逆转。比赛结束后我们全体教练员、运动员在一起聚会,蔡局、刘指导和王励勤、马琳、王皓一同举杯畅饮,为北京奥运会共勉。当聚会结束后回到房间,马琳已经酩酊大醉,一阵阵撕心裂肺的惨叫传遍了走廊。当我第二天听说后,我的心在颤抖。运动员为祖国的荣誉所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痛苦是我们一般人想象不到的。这个话题很沉重,泪崩。 2017年3月18日 问:吴爸爸,看了王皓的故事,我也想了解一下关于马琳的有趣故事。马琳对于小枣的要求会严格吗?咋感觉小枣眼神怕怕的,谢谢! 答:哈哈,全完了,都要求讲故事。在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几乎每天都陪着运动员一块吃饭,第一天吃完饭后去拿冷饮,看见冰柜里有火炬冰淇淋,我心想这挺好,说了一句:圣火不灭。没想到这一吃就收不了场了,马琳每次吃完饭都会给我一支火炬冰淇淋,一顿也不落下。到半决赛打完,由于是马琳和王励勤比赛,我就一直在门外等马琳出来。等马琳新闻采访结束后出来已经很晚了,我陪他去奥运村食堂,当吃完饭后去拿火炬冰淇淋的时候一看没有了,食堂里吃饭的人少了很多,供应的食品也少了很多。结果马琳跑遍了绝大部分食堂的冰柜没有,我说算了吧别吃了。马琳说不行,一定要找到。结果马琳去找志愿者问什么地方能有火炬冰淇淋。志愿者马上就去找,结果在很远的一个角落的冰柜里终于找到了。吃完安心回房间。说实话,我是偶尔吃冰淇淋,但要我每顿饭后都吃,实在是受不了。可是为了圣火不灭这句话,只能陪他们坚持到最后一天。我也看到了马琳对奥运冠军的渴望,为了心中的圣火不灭,努力做任何一点小事给自己带来积极的暗示,绝不轻易放弃。这也许是马琳成功的秘诀。 对于马琳,我一直认为他会是一个很好的教练,最后能站在奥运冠军领奖台上是他对于乒乓球理解最好的证明。他回到广东后,负责协助国家队教练对刘诗雯的训练,在苏州世锦赛对李晓霞的比赛中,刘诗雯采取了男子比赛的意识,坚决侧身正手进攻打乱对方的节奏,不和你打相持,第一次在大赛中突破李晓霞。我一看完全是马琳的意识,看出了马琳对刘诗雯技术的影响。马琳为了刘诗雯付出很多,只要刘诗雯说需要马主任,马琳随时到。刘诗雯在国外比赛时,马琳全是自己花钱去陪她,从心理、技术、比赛经验全方位指导。陪着刘诗雯度过每一次挫折,陪她哭,陪她笑,陪她度过每一次训练课。这是对乒乓球的热爱和执着,也是作为一个教练员的基本素质。现在刘诗雯已建立了对马主任完全的信任,所以她看马琳的眼神总是怕怕的。 2017年3月28日 问:吴指导,您好!我们在比赛的时候大多都是看到队员沉着冷静的一面。您知道马琳,王皓这些身经百战的世界冠军在比赛的时候有没有出现心理崩溃的情况,您又是如何劝导他们的? 答:确实你们在比赛场和电视上看到的都是运动员为国争光、激动人心的场面,但在胜利的背后有多少失败的痛苦却鲜为人知。比赛的时候运动员都是不到最后一分球绝不放弃,不会轻易崩溃。但比赛失利的打击却容易造成心理的崩溃。 2004 年雅典奥运会是马琳运动生涯中的最好时期,身兼单、双打两项。可怎么也没有想到在 1/8 比赛中会输给瑞典老将瓦尔德内尔这对马琳是个非常致命的打击,人基本上处于崩溃状态,根本不知道怎样去面对以后三天的双打比赛,在这三天里我每时每刻都在陪着马琳和陈玘,一起出发去比赛馆训练比赛,一起回来吃饭回公寓。每天走的是同一条路,在同一个餐厅吃饭。我不断给马琳鼓气,单打输了回去好好总结,但目前必须把双打打好,是男子汉就别趴下。最后,是在陈玘的带动下,在1/4和 1/2 的比赛中发挥了应有的水平进入决赛,最后夺 得了冠军。虽然拿了双打冠军,但单打的失利就像一根刺扎在了心窝里,时时作痛,很长一段时间马琳都没能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在第二年的全运会上,马琳在团体赛上输给了八一队的李陟,团体被淘汰出局。单打在 1/2 比赛中又输给了王皓。大家的议论都集中在一个点上:马琳不行了。我当时心里也非常着急,但没有什么好办法。回到北京后我把马琳叫到家里来吃饭,问马琳:“你觉得参加北京奥运会有多大的几率?”马琳说:“50%。”“大错,你现在的状况连 20%都不到。在自己 的祖国参加一次奥运会是百年不遇的机遇,千万不能错过。必须拿出你拼命三郎的精神,忘掉过去,从现在一步一步做起还来得及。”这次谈话敲醒了马琳,使他又重新振作了起来,喊出了用生命去换奥运金牌的心声,最后如愿以偿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奥运会男单金牌。 王皓的经历比马琳更惨,北京奥运会决赛输给马琳使王皓掉进了万丈深渊,两次奥运会决赛的失利所带来的痛苦是任何外人都不能体会得到的。在 2009 年的横滨世乒赛前的封闭训练时,王皓根本找不到一点训练的快乐,破天荒地提出想自己回北京调整一周,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刘国梁教练和蔡局商量后,果断地同意了王皓的要求。当王皓调整回来,我们对他的要求仅是站在比赛场上,这就是胜利。王皓非常坚强,只要站在比赛场上就是一名战士。在我的心里,他拿冠军比马琳的大满贯都要重要,他只有拿了这个冠军才能勇敢地走到 2012 年。我每天跟着他,做他的场外指导,带着他熬过了前面几轮,进入了前八名。这时的王皓醒来了,靠着自己先进的技术体系,最终夺得了横滨世乒赛男单冠军。他在 夺冠后的那一声倒地怒吼,把憋在心里的痛苦一扫而空。看到这个情景我暗自为王皓高兴,付出终于有了回报。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机会是不能浪费的,失去了就永远没有机会了。 2017年4月3日 问:吴爸爸,刘国梁说马琳是最聪明的球手,陈玘调侃说马琳球路太恶心了和他打球都想吐,老瓦被问最惧怕的中国选手,也说是马琳。您能说说马琳打球风格吗?可不可以顺便附带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答:马琳的技术风格主要是前三板技术非常突出,正手的主动上手能力非常强。而且马琳在比赛时会一直不停地算计。只要你有漏洞,他就死死地抓住不故,直到把你打崩溃了为止。由于他的变化太多,有时会打出非常高级的球,让对方感到很尴尬,所以外国运动员很不愿意和马琳比赛,总感觉浑身不舒服,什么都没有发挥出来就输下来了。马琳是一个非常有天赋的运动员,他对旋转的理解超出了他同时代的运动员。由于是直板反胶单面打法,对球的细腻性要求非常高,每个球都需要算计。这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马琳比赛节奏慢的习惯,所以好多运动员很不适应马琳的比赛节奏。我记得有一次比赛,马琳对前南斯拉夫运动员普里莫拉茨,以往都是对方被马琳的节奏拖得很难受,最后输了比赛。这次碰上马琳,他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战术,比马琳的节奏还慢。结果马琳反而不适应了,被拖得心烦意乱而输掉了比赛。 马琳在运动员时期。由于打法的原因,跑动非常大,体力消耗也非常大,因此饭量也特别大。有一次到我们家吃烧烤,我们知道马琳能吃,所以准备了很多。至少有 30串超大羊肉串和特意在超市买的两盒鸡翅。还有点烤肠之类的东西。大家边喝啤酒、边烤边吃,不知不觉吃得干干净净。在旁边负责烧烤的师娘只尝了一串,等晓烤结束时就剩下一桌签子啦。这次让师娘深深感受到了被马琳大胃支配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