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华民族的尊严—海圻号巡洋舰

2020-08-09 10:16 作者:白露贰番艦  | 我要投稿

     甲午战争失败后,在张之洞、刘坤一等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清朝开始了缓慢而艰难的重建海军之路。清政府先后从英德等国买回43艘军舰,但因囊中羞涩,只有从英国订造的海圻号巡洋舰够大够先进。这艘号称天字一号艨艟的军舰上有两门8英寸炮,是当时中国海军的“镇海之宝”。尽管兵微将寡,但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却迫不及待地拿海军作为外交使节,发挥移动国土的作用。这一时期大致从甲午战争前定购,战后交货的飞鹰、 飞霆两艘驱逐舰到清朝时定货,民国交货的应瑞、肇和两艘练习巡洋舰结束。大致购舰四十余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英国阿姆斯特朗建造的海天和海圻两艘姊妹舰。1896年11月11日,海圻号在阿姆斯特朗公司开工,1898年1月24日海圻号下水,1899年5月10日竣工服役,1898年完工并于1899年夏抵华。

海圻号

     海天、海圻二舰回国时赶上了意大利强租三门湾事件,意大利向清政府提出要租借三门湾的要求。清政府为之一惊,权衡双方实力后,认为意大利只是二等海军强国。且山长水远,又没有得到别的国家帮助,自持还是有能力与其抗衡,于是断然拒绝。同时谕两江总督刘坤一,命他做好准备。又起用叶祖珪、萨镇冰等前海军将领,做好备战准备。在意大利方面刚派出三艘军舰,到中国沿海游弋。事件进入一触即发的临战状态。五月三十日,清政府命令北洋所有兵轮出海,常川巡哨。第二天,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三门湾的要求。但清政府仍不敢松懈,命沿海地区加强防范。十一月二十日,清政府命令叶祖珪率北洋诸舰南下,取得了中国近代史上难得的一次外交胜利。事实证明海军在国防上的重要性,国内反对海军建设的声音顿时小了许多。海军当时有五艘海字号新舰,除了海天和海圻外,还有德制2950吨级的海容、海筹、海琛三舰。这五艘海字舰。

海天号

     除了海天早沉外,其余四舰成为民国海军在抗战前的中坚,最后都同时自沉于江阴。

萨镇冰

     1899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各国调集三十余艘军舰云集大沽口外。北洋海军一心想置身事外,叶祖珪甚至声称,如果战事爆发,将把在天津修理的数艘驱逐舰调往山东归队。但还没有来得及行动,战事已开。结果停在大沽口的四艘驱逐舰为联军所夺。6月21日,慈禧下令对各国开战。但北洋海军却避身事外,主力开往上海。参加所谓“东南互保”运动,实质上是避战不出。仅留“海圻”舰于山东,曾将蓬莱一带教士侨民保护上舰。后来美国战列舰“俄勒冈”号在庙岛附近触礁,“海圻”舰将其营救出险。不久海圻舰也南下加入“东南互保”行列。

     1910年英王爱德华七世逝世,其子乔治五世继承王位,定于1911年6月22日举行加冕庆典,并邀请包括中国在内的18国200余艘军舰参加庆祝仪式。于是清政府决定派专使亲王载振前往祝贺,并下令海军部加派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率领海圻巡洋舰前往,顺访美利坚诸国。其规格之高,兴办之隆,在清朝260多年外交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例。

     1911年4月21日,海圻号载着300多名中国海军精英,从上海起航,经台湾海峡、南中国海驶出国门,穿过印度洋、红海、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

     在这连跨三大洋的逾万海里漫漫长航中,海圻舰先后顺访新加坡、科伦坡、亚丁、塞得港和直布罗陀五大海港,作一至三天短暂停靠补给。进入大西洋后,海圻舰沿大洋东岸北上,进入英吉利海峡,首先驶入普利茅斯港。在此,海圻舰停泊两周,至6月20日,终于驶抵朴次茅斯军港,系泊于港外斯匹赫德锚地,静候多国海军编队海上大校阅。

     从上海到朴次茅斯,航程10470海里,历时近两个月。由于沿途所经港口全为英属,所有进出港手续、系留泊位、补购物品以及官兵登岸洽谈公务与游览,概由英国海军预先安排妥当,所以尽管一路进出港口频繁,涉外事务复杂,倒也轻松顺畅。

     在史无前例的万里远航中,统领程璧光做出惊人举动:他在后甲板集合全舰水兵,发表训令:“长发污衣藏垢,既不卫生,又有碍动作,尤以误害海军军人为甚,故实无保留之价值。”他下令本舰士兵一律剪掉拖在脑后的发辫,以符合世界潮流,此举获得士兵的一致拥护,但也有一些老兵舍不得长长的发辫,便用红布包裹,寄回家乡。

乔治五世加冕阅舰式上的海圻号

     在亚丁港,中英军舰先是互敬礼炮21响,旋即英舰又向程统领致放礼炮15响。按礼仪,海圻舰应立即如数鸣炮答礼。但这时程统领却谕令炮手:中止鸣炮。全舰官兵吓出一身冷汗,常言道,外交无小事,这可不是耍横的时候啊!

     英国海军官兵也被这有来无回的炮声震懵了:中国海军难道连起码的海军礼仪都还没有学懂?不一会儿,英国海军联络官便驱近海圻舰探问缘由。程统领令翻译官传话:叫英国人看清楚我舰桅杆上的将军旗是什么衔级再行礼,不要乱放炮!英国人这才恍然大悟:海圻舰挂的是少将旗,而英方行的是中将礼——多放了两炮。英国海军立即发出国际灯光信号,向程璧光道歉,并重新按少将格鸣放礼炮13响。程璧光这才准允回敬礼炮13响。此事不仅没有酿成外交风波,过后英国海军官兵还纷纷称赞中国海军的程将军有君子之风。

     6月20日,海圻号驶抵英国朴茨茅斯军港。候阅期间,英国皇家海军为增进各国海军交流,在6月22日举行万国海军田径运动会,不晓得田径为何物的海圻号水兵也派出数十名体格健壮者组队参赛。在这场有数万市民观战的比赛中,海圻号代表队虽与奖牌无缘,但无一人犯规,无一人中途退场,尤其是在200米跨栏比赛中,信号兵孟广吉在连跨两栏后被绊倒,仆地裂肤,流血满胫,仍奋勇到达终点,在场观者掌声如潮。为此海圻号代表队获得大会主席的表扬。

程璧光与纽约市长检阅海圻号水兵

     6月24日上午11时许,乔治五世国王偕玛丽王后在海军大臣丘吉尔的陪同下检阅各国舰队,中国专使载振和程璧光应邀陪英王乘坐同一艘游艇观舰。当英王乘艇接近检阅区时,80艘各型战舰分8行威武阵列,全部旗帜高悬,舰上官兵昂首在甲板列队。隆重壮观的观舰式持续了1小时20分钟,回港途中,乔治五世接见了中国海军统领程璧光,并向其颁赠“加冕银牌”。观舰式结束后,海圻号也趁机回了趟娘家——位于纽卡斯尔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维修。

英王乔治五世加冕阅舰式

     由于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周游世界、途经厦门时备受中国海军优待,美国海军部多次邀请中国海军回访,于是海圻号在英国完成大修后,便向美国东海岸进发。经过两周连续航行,8月10日,海圻号抵达纽约。中国军舰首次访美,在全美上下引起强烈反响。已故美国总统格兰特之子、纽约区陆军最高司令官小格兰特将军派夫人陪同海圻号官兵拜谒格兰特总统陵墓。还有一些美国商人出于个人目的,也向程璧光大献殷勤。美国铁路公司总干事以游览尼亚加拉大瀑布为幌子,将中国客人拉到伯利恒钢厂参观。纽约造船厂老板罗伊泽认定程璧光必将成为未来中国海军的掌门人,便送给程璧光一只名贵的波斯猫,称这只猫能在关键时刻帮程璧光做出正确的抉择,而目的是想讨好程璧光,争夺中国军舰订单。

访问纽约的海圻号

     中国军舰首次出访美国本土,在全美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已故美国总统格兰特之子、驻纽约区陆军最高司令官小格兰特将军热情接见了程璧光统领一行,并派夫人陪同海圻舰官兵拜谒了格兰特总统墓,参观了格兰特纪念馆。美国海军纽约造船厂厂长罗伊泽将军也热情邀请程统领前往该厂参观访问。为能邀请程统领到访,美国铁路公司总干事甚至以邀观尼亚加拉大瀑布为诱,于返程途中将客人拉到伯利恒钢厂参观。

     海圻舰在美国纽约访问的一个星期,是在热烈欢快的友好气氛中度过的。中国驻美大使张萨棠为使海圻舰访美达到预期效果,在上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美华侨华人商会团体更是全力以赴,各种联欢会、招待会一个接着一个,让海圻舰官兵大有宾至如归之感。

     海圻号停泊纽约期间,恰逢拉美一些国家发生排华暴乱,海圻号奉命顺访古巴、墨西哥,以宣慰侨胞。8月中旬,海圻号驶抵古巴首都哈瓦那,立刻受到古巴华侨的热烈欢迎。更令官兵们感动的是,每当离舰登岸,一遇侨胞,无论男女老少,都竞相请至家中,盛情招待,临别还赠送各种纪念品。

程璧光

     海圻舰抵古巴第三天,古巴总统接见了程璧光和汤廷光管带。谈及华侨,总统表示:古巴军民决不会歧视华侨,因为古巴对西班牙战争期间,华侨曾与古巴军民共同战斗,为古巴的独立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历史事实,将为古巴人民所永志不忘。但据侨领反映,1847年首批华侨抵达古巴时,其境遇十分悲苦,形同猪狗。虽有改善,但仍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许多侨领与普通侨民一致认为,海圻舰的到访,为改善旅古侨民的处境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

     海圻号回国计划从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这样不仅能完成中国海军第一次环球航行,而且航程也比沿原航线回国整整缩短三分之一。但考虑到海圻号的储煤量有限,且单舰横跨太平洋存在一定风险,最终还是决定原路返航。

     1911年9月初,海圻号从哈瓦那解缆起航,当到达英国巴罗港时,全舰官兵得知一场开天辟地的辛亥革命在中华大地爆发,顿时群情激昂。

     时值9月下旬,国内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风起云涌,燎原全国。消息传来,群情激昂。

     海圻舰三副黄仲煊,1908年烟台海校第二届驾驶班毕业生,福建闽县人,中华民国首任海军部长兼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的胞侄。早在烟台海校学习期间,他就秘密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此刻,同盟会在国内发动辛亥革命,黄仲煊立即在舰上展开地下活动,争取海圻舰在海外易帜,扩大国际影响。他首先秘密串联三官厅同僚、巡查、总头、总炮手、见习生等20多人,然后分头到兵舱和二官厅展开发动和组织工作,获得广大官兵的积极响应。就在此时,又传来武昌起义胜利的喜讯。黄仲煊立即率骨干分子公开请求程璧光统领、汤廷光管带登舰一呼,出面领导全舰官兵参加革命大业。

     经过与驻英大使刘玉麟一番紧急磋商,程璧光、汤廷光同意领导全舰官兵加入革命阵营。程璧光为此专门集合全舰官兵甲板训话。他开门见山地说:各位近日所议,我已皆知。你们任何人如欲回国参加革命工作,请站到右舷,不赞成的站到左舷。待我唱出一二三末一字时,即请各位按自己的意愿,决定行动。言毕,程璧光略为停顿了一下,接着高声唱出一……二……三。霎时,但见站在甲板左舷的官兵全部移至右舷,而站在右舷的官兵则无一人走过左舷,就连访美时纽约海军造船厂厂长罗伊泽将军赠送给程统领的那只白色波斯猫也不例外。一时间全舰鼓声雷动,官兵们欢呼雀跃。

     1912年1月1日,是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海圻舰在巴罗港举行了隆重的易帜仪式。全舰官兵军容严整,列队后甲板;由40名水兵组成的仪仗队持枪站在最前列;雄壮的军乐声中,随着程璧光一声“换旗”令下,管带汤廷光将一面新制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双手捧给值更官,值更官在两名持枪护旗兵的护卫下,驱步舰尾旗竿下,首先降下黄色青龙旗,然后升起红黄蓝白黑五色旗。

     海圻舰滞留英格兰,一呆就是半年,直到1912年3月末,才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海圻舰由巴罗港南下,穿过爱尔兰海峡和圣乔治海峡,在位于威尔士西端的卡迪夫港补足煤水食粮,沿出国航线直布罗陀—塞得—亚丁—科伦坡—新加坡原路返回,于5月末驶抵上海杨树浦码头。1912年5月,升起新国旗的海圻号终于回到上海,完成了这次传奇航行。


中华民族的尊严—海圻号巡洋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