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对现在一些网络文化管理现象有感——缘什么空的前言

2019-09-02 19:30 作者:仗剑一生一世只爱你  | 我要投稿

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什么,或者是我们想尽力逃避着什么

也许我们都是些口是心非的家伙。

我们对别人的美好生妒忌之心,对虚幻的美好呲之以鼻。

相比而言我们更喜欢把自己固定在自己的舒适圈和习惯圈里,对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东西害怕的像被棍子打过的野狗。面对着别人的东西总是感觉像彼来俘我一样,颤抖,害怕,然后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

这是鲁迅先生用自己的经历换来的。

对我自己的工作而言,与其说是在把这种现实变成文字,倒不如说是。

对我们中国人的,转变。

作品的影响虽然广泛,但是这部作品的地位和内容一直为人所诟病。其地位有点像《金瓶梅》在中国的地位,大家都知道都耳熟能详,但是却都闭口不提。就像我们说起四大名著永远都是《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一样,恐怕只有在历史课本上才能见到兰陵笑笑生的大名吧。

话题回到题目,我们是不是忽视了什么?我们是不是想尽力逃避着什么?

恐怕忽视了什么各位读者应该很明了,在我国现代(我指的是2010年以后的艺术及文化作品)大部分艺术作品中,所有的“真实”情节都被抹杀的一干二净,当真是和谐。

没错,当真是和谐。

我们在有意的忽视着一些真实的东西,而把他们转变成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东西。

我们的血是绿的。

众所周知作品删几集是正常的。

看到一半屏幕突然放大是再好不过的(科方说你呢)。

用枪打完人以后人会招手,而不是倒地。

人的身体随便摸不会有任何动作和情绪出现。(三蹦子说你呢)

诸如此类我就不说了。诚然对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言这些和谐的确是有益的,但是过度的忘记和忽视真的不会让我们的下一代还记得什么吗?就像某个军事电视剧的台词,具体我记不清楚了。但是大意是“如果我们真军人都不如电视里的假军人,那还要真军人干什么?”

换而言之,再这样下去,会有多少孩子变得天真?变得无知?

只知道美好而不知道丑恶的人,是永远长不大的。

我们永远都不能接受别人的好东西,永远都不能接受优秀的外来思路。

我们吃过了1840年的亏了,吃过1900年的亏了,吃过1931年的亏了……

在今天中美贸易战,我们的国家几乎是抵着国力衰退的代价去抗击外人。我们不能像日本一样去签中国版的《广场协定》,那简直是丧权辱国的行径。

我们的国家在变强,但我们自己却又在毁灭自己。

中国人最喜欢的是什么?窝里斗。

中国人喜欢毁灭自己范围内所有的新鲜事物和外来事物,转而以老事物来代替。就算真的无法避开,也必须用老事物去解释一番才用。当真有点,

可笑。

现在是一个全球的时代,拥抱全球化是大势所趋,文化的融合也是时代浪潮。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博纳百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使外来的优秀技术和文化为我所用。而不是一味的抗拒和抵抗。

这是一场文化战争。这场战争的本质在我理解来就是人类文化融合的必然道路之一,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做的是让我们的文化产品更有竞争力和创造力,在世界民族之林更有一席之地,而这我们就要向人家学习。比如日本。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也是我写《缘之空》小说版的一个初衷,不得不承认日本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国家,他们会把别人的优秀物品改造而来为其所用。花道茶道和服乃至日语……都是学习的产物。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来学习,记住他们的短处去避免。在看到伤害过你的人时要向他学习,暂时忘记他对你做过的事。

因为,我们学习他们的最终目标是,打败他们!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日本朋友和我说过的一番话:

“我来学习中国的优秀文化,学习你们的先进知识,然后我的目标就是帮助我的国家变得更强”。

“然后打败你们。“

那一瞬间我遍体生寒。

现在的长辈们对日本的优秀文化不屑一顾,认为他打过我们我们就不用他们的东西。这种想法就和“老师因为我学习差打我所以他上课的时候我不听“是一样可笑的。这样只会让我们的文化永远慢人一步,拥有优秀的文化而入宝山空手归。

前者只是考试会得零蛋,后者则可能导致文化……

亡国!

学习日语不是为了变成日本人,而是为了学习他们的东西来改善自我。不要怕被全盘日化,只要你心里记住你永远是中国人,那什么都改变不了你那颗红心。

不要害怕这世界的邪恶,因为他会让你会更加热爱善良。

所以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放下成见,虚心向别人学习来改善自我,正视我们该正视的,铭记我们该铭记的。

要学会凝视深渊,因为这样才会知道光明的可贵。

我们不应该逃避什么,也不应该忽视什么。


对现在一些网络文化管理现象有感——缘什么空的前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