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体】舰队国际战舰与小说原文的对比

我的三体章北海传现已完结,观看链接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media/md28223066/?from=search&seid=14115115660858138816
我三的战舰设定相当漂亮,但和小说原文中的描述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里仅找出差异之处,不评论好或者不够好。
小说原文对“自然选择”号的描述最为细致,在此不便大段摘录原文,仅将重要特征罗列如下:
圆盘形主舰体和圆柱体发动机;
外壁如同镜面般光滑;
进出舰艇无过渡舱;
舰内多采用球形舱室设计;
内部舱室几乎都一样,没有特定功能的专用舱室;
发动机启动时极其明亮,“如同太阳”,不适宜肉眼直视。
对于第一条,最容易直观理解的造型应该是星际迷航中最为典型的“盘子”星舰,当然,有鉴于《三体》此前从未正式发布过自然选择号的造型这一点,星际迷航的舰船造型也只是参考的一个方向:

我三的“自然选择”号在某种程度上沿用了这个设定,其舰体中部设置的环状结构应该就是从“圆盘形主舰体”中衍生出来的设计。

从我三动画中可以确认,在这个环状结构上布置有战舰的激光炮和电磁炮,射界相当广阔。


激光炮和电磁炮的造型均可在现实中已知的类似武器中找到相类似的产品,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小说的描写,恒星级战舰的伽马激光炮可以一次将一艘现代航空母舰大小的靶船蒸发一半,并同时让另一半呈液态飞散开来。初速每秒几十公里的电磁炮每一发的威力都相当于一颗重磅炸弹,在每秒钟上百发的射速下几分钟就可以字面意义上扫平一座山峰。


当然,在面对水滴的时候,这些以人类标准而言威力巨大的武器并没有什么卯月。

回到第二条上来,在小说中曾经在螳螂号捕捉水滴和人类对末日战役的想象中两处提到人类对对手持有反物质武器这一点始终怀有极深的忧虑,恒星级战舰对辐射的防护能力要求极高应该和这一假想不无关系,在太空中反物质武器的杀伤力主要通过光辐射体现,因此镜面外表应当是最理想的防护设计。我三中出现的所有战舰设计都放弃了镜面外表这一个特征,因此战舰的外观风格显得更加“现实”和“有质感”一些。
关于镜面舰体外表面的视觉效果,可以参照星战前传中纳布的皇家飞船:

此外,张亚平老师(微博名张亚平CornZhang)也曾经在微博上发布过一系列末日战役的分镜,其中的舰船设计也非常有意思:
https://www.weibo.com/1340014457/FzkzwgZHi?filter=hot&root_comment_id=0&type=comment#_rnd1584005046482

关于第三条,在我三动画中,章北海和东方延续乘坐的交通艇的确就这么从舰体外部进到了舰内。

第四第五条在我三中基本上完全还原,章北海就是在自己的球形舱室内利用舰长权限完成了前进四和次声波氢弹锁定的操作,没有专门的舰长席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三动画中,多艘其它战舰,包括“终极规律”号、“蓝色空间”号等仍然保留了较为传统的舰桥的设计,这可能是因为原著中一个存在但并未在我三中专门提及的设定:
在原著中,需要让增援未来特遣队担当执行舰长的舰船仅限于那些拥有集中式指挥系统的战舰(而不是所有舰长的权限都被冻结),这种战舰的最大特征是只要拥有对应的权限,在舰船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控制战舰,这样的一艘战舰中舰长的权限极大,因此需要执行舰长作为防火墙。
有鉴于除去“自然选择”号之外,其它战舰基本上就只出现了名字这一点,其它舰船的设定是比较自由的,因此存在舰桥也很合理。

关于聚变发动机的亮度问题,在这里应该也被弱化了,可以理解。
此外,聚变发动机如何指向前方减速在当前的战舰设定中好像还没有详细的说明。


除去以“自然选择”号为代表的带环状结构的战舰之外,我三的舰队国际还有另外两种战舰。
起先我本能地认为这三种战舰各自代表一个舰队,但是后来我发现黑暗战役里的两大主角:隶属于亚洲舰队的“蓝色空间”号和隶属于欧洲舰队的“终极规律”号是同一个设计,因此这三种舰船应该是三大舰队都有,但是各自分别是偏重不同功能的舰种。就目前来看,“自然选择”号这样的战舰是舰队中火力最强大的类型,将其视为主力舰或许是合适的。以此推论,设计上与“自然选择”号相似,但没有环状结构的“蓝色空间”和“终极规律”号所属的舰种也许是次一级的主力舰,类似巡洋舰之类的定位。
经评论区提醒,在舰队司令的屏幕和片尾处确认,舰队国际共存在三种类型的战舰缩写:IBB、IAC及CV。

以“自然选择”号为代表的战舰种类为IBB,推测为恒星级战列舰(Interstellar Battleship)。

以“蓝色空间”号和“终极规律”为代表的舰船种类为恒星级航空巡洋舰(Interstellar Aviation Cruiser即IAC)。


因为没有环状结构,这种战舰的武器就只是布置在舷侧了。


在黑暗战役中,“终极规律”号使用次声波氢弹攻击其它四艘战舰,发射流程和发射鱼雷颇有神似之处。


可以看出,发射管同样指向舷侧。

在我三动画中,至少在冷发射模式下,搭载着次声波氢弹的导弹在靠近目标之前一直是惯性漂流的状态,在最后阶段才会调整姿态并启动发动机。




在第九集中有两个小地方稍微可以吐槽一下:
1.“终极规律”号被击毁的时候,命中舰体的激光是分段的:


“终极规律”号上的逃兵三人组中,负责伪造出勤记录的那位老哥在舰船上操作的时候,显示的战舰是有环状结构的,但是“终极规律”号并没有这个环。

除去前述两种战舰之外,第三种战舰(确认采用这个设计的战舰是北美舰队所属的“企业”号,详见第九集片尾)的造型就比较,偏门一些?
从外形上很难看出它到底是偏重于哪种功能的战舰,但IBB与IAC已经确认的情况下,“企业”代表的舰船应当是CV即航空母舰无疑。
关于这种战舰的一个可以吐槽的地方是,它的舰首究竟是在哪个方向?
以同在阵列中的其它战舰的舰首指向作为参考,下面两张图里面肯定有一张图中这种战舰是屁股超前的hhhh:


战舰的武器布置:

黑暗战役之后的“蓝色空间”号,从其它舰船的残骸中收集了大量的备件和资源,为了搭载这些补给战舰的舰体表面被改造的面目全非。直到此时,“蓝色空间”号才真正成为了一艘“恒星级”的战舰。


最后插一个题外话:直至章北海登上自然选择号为止,手枪的建模都还是Minecraft的方块画风,但是在第九集的时候更换成了非常漂亮的激光手枪。


版权归小说作者及我的三体动画创作者所有,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