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三语文一轮课本复习 · 文言文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2020-11-15 14:17 作者:真相大白的小白  | 我要投稿

1.下列各组加粗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令张良留谢 / 度我至军中公人 B.公为我献 / 愿伯具言臣不敢倍德也

C.不如善遇之 / 击沛于坐,杀之 D.谁为大王此计者 /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2.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童子何知 ②彼且奚适也 ③慈父见背 ④彼且恶乎待哉 ⑤急于星火

⑥此小大之辩也 ⑦访风景于崇阿 ⑧则告诉不许 ⑨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①②④⑨/③/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⑦/⑥/⑧ D.①②④⑨/⑤⑦/③/⑥⑧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如善遇之 击沛公于坐 B.具告事 待大王来

C.臣死不避 为之奈何 D.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今者有小人

4.下列关于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著作,旧说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爵位高于秦伯。

C.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也可用于称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如孔子。

D.子犯,是晋国大夫狐偃的字。古人尊对卑称字, 平辈之间常相互称名。

5.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察品类之盛 品类:品种、类别,指万物 B.向之所欲,俯仰之间 俯仰:一低头一抬头之间,形容时间极短

C.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形骸:身体 D.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温文尔雅

6.下列加粗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A.舞幽壑之潜蚊,孤舟之嫠妇 B.沛公百余骑 C.侣鱼虾而麋鹿 D.甚孤望

7.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铁骑突出刀枪鸣 B.门前冷落鞍马稀 C.暮去朝来颜色故 D.整顿衣裳起敛容

8.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天下平日久 承:连续 B.积年术徙 辄:总是

C.傍行八道,施关机 发:打开 D.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阴:暗中,暗地里

9.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杀人如不能 举:尽 B.令将军与臣有 郤:嫌怨

C.若皆且为所俘 属:类 D.常心身翼沛公 蔽:躲避

10.下列加粗词语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入之甚寒,问其深 ②火尚足以也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则其又加少矣 ⑤有泉出 ⑥则其好游者不能

A.①③/②⑥/④/⑤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②⑥/③/④⑤

11.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壑之潜蚊(使动用法) B.西望夏口,望武昌(名词作状语)

C.下江陵,顺流而也(名词用作动词) D.鱼虾而麋鹿(使动用法)

12.下列和例句中加粗词语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空以身草野

A.惠等哭,归营 B.反欲两主,观祸败 C.尽汉使路充国等 D.单手其节

13.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B.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C.信义安所见乎 D.与武决去

14.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皆为陛下所成就 C.且陛下春秋高 D.惶恐饮药而死

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词类活用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

A.臣请完璧归赵 B.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乃使其从者衣褐

16.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

A.秦贪,其强 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

C.相如度秦王虽斋,决约不偿城 D.廉颇闻之,肉袒

17.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B.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C.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D.窃计欲亡走燕。

18.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介词,比 B.剑阁峥嵘而崔嵬 而:表示并列关系

C.以手抚膺坐长叹 以:介词,用 D.所守或匪亲 或:副词,有时

1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 B.—夫当关 当:阻,拦

C.可以横绝峨眉巅 绝:断绝 D.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逆折:倒流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游三辅 / 尤致思天文阴阳历算 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 尝一龙机发地不觉动

C.衡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 精思傅会,十年成 D.饰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 乃作《思玄赋》宣寄情志

2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少善文 属:连缀 B.连公府不就 辟:召

C.衡乃班固《两都》作《二京赋》 拟:打算 D.为河间相 出:离开(朝廷)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匈奴祸,从我始矣 / 久,单于使陵至海上 B.君我降,与君为兄弟 / 欲此时降武

C.见犯死,重负国 / 使牧羝,羝乳得归 D.少父任,兄弟并为郎 /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相当

23.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其好游者不能也 穷:走到尽头 B.独其为犹可识,曰“花山” 文:文字

C.则或其欲出者 咎:罪过,过失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之 相:辅助,帮助

24.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群毕至 B.彭殇为妄作 C.少咸集 D.死生亦

25.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士也极,二三其德(无) B.既遂矣,至于暴矣(句首语气词)

C.淇则有岸,隰则有(通"畔",边,岸) D.尔卜尔筮,体无言(责备)

参考答案

1. C(均为介词,趁着。A 副词,于是,就;副词,才。B 代词,它们,指白璧和玉斗;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 介词,替;句末语气词,呢。)

2. C(①②③④⑨宾语前置句;⑤⑦介宾结构后置句;⑥判断句;⑧被动句)

3. A(两个“因”都是副词,“趁机”的意思。B 前者是介词“把”,后者是连词,表目的,“来”。C 前者是连词“尚且”,后者是副词“将要”。D 前者是动词“到”,后者是助词“的”。)

4. D(古人尊对卑称名,平辈之间常相互称字。)

5. D(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6. C

7. B(A.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来,冲出,超过一般地显露出来。C.古义:容颜。今义:色彩。D.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

8. C(发:拨动。)

9. D(蔽:掩护。)

10. A(①③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②⑥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④为动词用作名词,⑤为名词作状语。)

11. D(侣、友:意动用法。)

12. B(都是使动用法。A 名词作动词,C 无活用,D 意动用法。)

13. A(B“畔”通“叛”,C“见”通 “现”,D“决”同“诀”。)

14. D(A“丈人”古义是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是岳父。B“成就” 古义是栽培,提拔;今义是事业上的大成绩。C“春秋”古义是年龄;今义是季节,春季和秋季。)

15. C(本题考查词类活用。C “先”“后”与例句的“羞”都是意动用法。A 完:使动用法。B 廷:名词作状语。D 衣:名词作动词。)

16. B(与例句相同,辜负,对不起。A 倚仗。C 违背,背弃。D 背着。)

17. D(A.“不”通“否”;B. “缪”通“穆”; C. “孰,,通“熟”。)

18. D(或:连词,倘若。)

19. C(绝:飞越。)

20. B(均为连词,表转折,但。A 介词,在/介词,对。C 副词,就/副词,才。D 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

21. C(拟:模仿。)

22. C(均为副词,才。A 结构助词,的/助词,补足音节,无实义。B 介词,通过/介词,趁。D 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

23. C(咎:责怪。)

24. B(“齐”作动词。其他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25. D(咎,灾祸。)


高三语文一轮课本复习 · 文言文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