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新实用主义(2-2-4-3)——理查德罗蒂:用真诚代替真理,用修辞代

2023-10-30 22:26 作者:瑞瓦肖的风  | 我要投稿

新实用主义(Neo-pragmatism),代表人物:理查德·罗蒂。


罗蒂不相信任何绝对真理(离开第一人称体验而存在的真理)也不相信绝对实在,他反实在论(反一些庸俗的反实在论),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二元对立,反绝对主义、反相对主义(相对主义在他看来就是绝对主义,二者都预设了上帝视角)。


罗蒂对二元对立的克服,是整体主义、历史主义、语境主义、语用主义的路径。反绝对主义但也不要走入某种相对主义,走向相对主义意味着预设上帝视角把所有的knowledge、words看成平等的,这也是错的,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罗蒂认为我们不可避免有一种种族中心主义,看似“公允”“平等”的视角都是被既定文化、种族生存模式/信仰、语用实践所预先决定的。所以,反种族中心主义不能滑向相对主义,而是要反反种族中心主义。罗蒂认为,要尽量维持一个宽容、自由的共同体,主体不能以跨主体间的方式去对实体性的事务加以强制,也即己之所欲,勿施于人;做到这一点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代表美国的自由主义、多元主义精神。


场域论(2):时间(历史主义、一切事物以解释学的方式被把握、语境主义,所有立场是可疑、可能的;先验主义的维度)vs空间(主体间性、伦理责任)

本体论(2):私人(野玫瑰,私人真理)vs公共(托洛茨基,公共真诚);二者都是主体化的,均依赖于主体的热忱、实践、抉择,在这意义上,罗蒂的本体论是此在性的、存在主义的,吸收了早期海氏(不涉及创伤性政治现实等)的精髓;罗蒂认为的实在性即共同体把同伴的苦乐看成很重要的不去遮盖现实然后真诚地面对,这时real就显现出来了(伦理性的现实)

认识论(4):不存在终极真理,一切都是文学修辞;“真”不过是种修辞,与其追求真,不如先追求真诚

目的论(3):离苦(大佛)vs返回绝对伦理(塔木德),由“己之所欲,勿施于人”调和;既不能在本体论上援引一套东西然后推出伦理学,也不能在伦理学上先设立一个绝对标准然后反推本体论;既不能从本体论→伦理学,也不能伦理学→本体论,而应该本体论归本体论(私人维度随便玩),伦理学归伦理学(不要强加伦理学的伦理学);尽可能扩大“我们”的范围


离苦vs就善,离苦是伦理驱动的去本体化,就善是伦理驱动的本体化,罗蒂认为二者都错,而要走向伦理驱动的去本体论化,也即伦理学去基础主义化;包容,返朴,真诚,共同体的伦理直觉/规范(整体主义、历史主义、语境主义的)。


罗蒂是把握美国思想等的很好的切口,可以去看他的书。


【主义主义】新实用主义(2-2-4-3)——理查德罗蒂:用真诚代替真理,用修辞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